一种工作端可旋转的持针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9461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8 1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工作端可旋转的持针钳,包括:钳头、伸杆、转动部、伸缩机构和手柄,所述伸杆一端连接钳头,另一端连接转动部,所述伸缩机构与转动部转动连接,所述手柄通过所述伸缩机构连接所述钳头。所述钳头包括固定钳体和活动钳体,所述固定钳体与伸杆固定连接,所述活动钳体铰接于伸杆,所述活动钳体连接伸缩机构。所述伸杆为中空结构,所述伸缩机构穿过所述伸杆连接所述活动钳体。使用手柄通过伸缩机构控制钳头,操作便捷;通过转动部来旋转钳头,使医生不需要调整站位也能够完成不同角度缝合工作。度缝合工作。度缝合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作端可旋转的持针钳


[0001]本技术属于持针钳
,具体涉及一种工作端可旋转的持针钳。

技术介绍

[0002]持针钳即为持针器,为临床医学、外科手术学操作中的一种手术器械。
[0003]持针钳,主要用于夹持缝针缝合各种组织。有时也用于器械打结。用持针器的尖夹住缝针的中、后1/3交界处为宜,多数情况下夹持的针尖应向左,特殊情况可向右,缝线应重叠1/3,且将绕线重叠部分也放于针嘴内。以利于操作,若将针夹在持针器中间,则容易将针折断。常执持针钳方法有:
[0004]1.掌握法:也叫一把抓或满把握,即用手掌握拿持针钳。钳环紧贴大鱼际肌上,拇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分别压在钳柄上,后三指并拢起固定作用,食指压在持针钳前部近轴节处。利用拇指及大鱼肌和掌指关节活动推展,张开持针钳柄环上的齿扣,松开齿扣及控制持针钳的张口大小来持针。合拢时,拇指及大鱼际肌与其余掌指部分对握即将扣锁住。此法缝合稳健容易改变缝合针的方向,缝合顺利,操作方便。
[0005]2.指套法,为传统执法。用拇指、无名指套入钳环内,以手指活动力量来控制持针钳的开闭,并控制其张开与合扰时的动作范围。用中指套入钳环内的执钳法,因距支点远而稳定性差,故为是错误的执法。
[0006]3、掌指法:拇指套入钳环内,食指压在钳的前半部做支撑引导,余三指压钳环固定于掌中。拇指可以上下开闭活动,控制持针钳的张开与合拢。
[0007]持针器为临床常见器械,使用频率很高。但是,绝不推荐使用任何器械(即使该器械前端的结构与持针器相似)对其进行功能上的代替。除非情况万分紧急,可使用直血管钳进行相同操作,但须小心。因为可能出现夹持不牢固导致弯针滑脱或方向改变,以及损坏持针器及弯针的情况。从而伤及患者组织或术者手部。
[0008]现有技术的持针钳不具备旋转功能,狭小空间内的缝合是当前微创手术的难点,尤其不同部位,不同角度的缝合,现有器械为固定角度,手术中医生需要调整站位、更换器械方可进行对创口的缝合,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持针钳不具备旋转功能的不足,提供一种工作端可旋转的持针钳。
[0010]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作端可旋转的持针钳,包括:
[0011]钳头、伸杆、转动部、伸缩机构和用于控制伸缩机构的手柄,所述伸杆一端连接钳头,另一端连接转动部,所述伸缩机构与转动部转动连接,所述手柄通过所述伸缩机构连接所述钳头。
[0012]进一步地,
[0013]所述钳头包括固定钳体和活动钳体,所述固定钳体与伸杆固定连接,所述活动钳
体铰接于伸杆,所述活动钳体连接伸缩机构。
[0014]进一步地,
[0015]所述伸杆为中空结构,所述伸缩机构穿过所述伸杆连接所述活动钳体。
[0016]进一步地,
[0017]所述手柄呈镊子状,所述手柄外侧设有防滑纹理,内侧连接所述伸缩机构。
[0018]进一步地,
[0019]所述伸缩机构包括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第三传动杆、伸缩机构外壳和两根手柄连接杆,所述第一传动杆一端连接所述活动钳体,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一端,所述第二传动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传动杆的一端,所述第三传动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手柄连接杆连接所述手柄内侧,所述第二传动杆设于所述伸缩机构外壳内,所述伸缩机构外壳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部,另一端连接所述手柄。
[0020]进一步地,
[0021]还包括定位螺丝,所述第二传动杆通过所述定位螺丝设于伸缩机构外壳内。
[0022]进一步地,
[0023]所述第一传动杆和所述第三传动杆与所述第二传动杆连接的一端设有球头,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两端分别设有与球头相匹配的球形腔体,所述第一传动杆和所述第三传动杆与所述第二传动杆通过球头和球形腔体转动连接。
[0024]进一步地,
[0025]所述转动部为中空结构,所述转动部与伸杆内部连通,所述转动部设有清洗口。
[0026]进一步地,
[0027]还包括弹簧片,所述弹簧片设于所述伸杆内部,所述弹簧片与所述活动钳体相抵接。
[0028]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
[0029]1.使用手柄通过伸缩机构控制钳头,操作便捷;
[0030]2.通过转动部来旋转钳头,使医生不需要调整站位也能够完成不同角度缝合工作。
附图说明
[0031]图1是本技术中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2是本技术中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俯视图;
[0033]图3是本技术伸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4是本技术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5是本技术钳头的结构示意图。
[0036]附图标记的含义:
[0037]钳头1、固定钳体1-1、活动钳体1-2、伸杆2、转动部3、伸缩机构4、第一传动杆4-1、第二传动杆4-2、第三传动杆4-3、伸缩机构外壳4-4、手柄连接杆4-5、定位螺丝4-6、手柄5、清洗口6、弹簧片7。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9]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工作端可旋转的持针钳,包括:
[0040]钳头1、伸杆2、转动部3、伸缩机构和手柄5,所述伸杆2一端连接钳头1,另一端连接转动部3,所述伸缩机构4与转动部3转动连接,从而通过旋转转动部3来旋转钳头1,所述手柄5通过所述伸缩机构连接所述钳头1,所述手柄5的内侧与伸缩机构相抵接,通过夹持手柄5控制伸缩机构伸缩,从而拉动钳头1,控制钳头1开闭。钳头1可根据需求设置为直型、左弯、右弯、上弯等形状,钳头1内侧持针面设置硬质防滑镶片或涂层,保证持针稳定。
[0041]如图5所示,所述钳头1包括固定钳体1-1和活动钳体1-2,所述固定钳体1-1与伸杆2固定连接,所述活动钳体1-2铰接于伸杆2,所述活动钳体1-2连接伸缩机构。
[0042]所述伸杆2为中空结构,所述伸缩机构内的第一传动杆4-1穿过所述伸杆2连接所述活动钳体1-2。
[0043]如图2所示,所述手柄5呈镊子状,所述手柄5外侧设有防滑纹理,可设置为滚花纹柄、高尔夫柄、直纹柄,内侧连接所述伸缩机构4。
[0044]如图3和4所示,所述伸缩机构包括第一传动杆4-1、第二传动杆4-2、第三传动杆4-3、伸缩机构外壳4-4和两根手柄连接杆4-5,所述第一传动杆4-1一端连接所述活动钳体1-2,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4-2的一端,所述第二传动杆4-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传动杆4-3的一端,这样不会限制转动钳头1,所述第三传动杆4-3的另一端通过两根所述手柄连接杆4-5连接所述手柄5内侧,所述第二传动杆4-2设于所述伸缩机构外壳4-4内,所述伸缩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作端可旋转的持针钳,其特征在于,包括:钳头(1)、伸杆(2)、转动部(3)、伸缩机构(4)和用于控制伸缩机构(4)的手柄(5),所述伸杆(2)一端连接钳头(1),另一端连接转动部(3),所述伸缩机构(4)与转动部(3)转动连接,所述手柄(5)通过所述伸缩机构(4)连接所述钳头(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作端可旋转的持针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钳头(1)包括固定钳体(1-1)和活动钳体(1-2),所述固定钳体(1-1)与伸杆(2)固定连接,所述活动钳体(1-2)铰接于伸杆(2),所述活动钳体(1-2)连接伸缩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作端可旋转的持针钳,其特征在于:所述伸杆(2)为中空结构,所述伸缩机构(4)穿过所述伸杆(2)连接所述活动钳体(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作端可旋转的持针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5)呈镊子状,所述手柄(5)外侧设有防滑纹理,内侧连接所述伸缩机构(4)。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作端可旋转的持针钳,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包括第一传动杆(4-1)、第二传动杆(4-2)、第三传动杆(4-3)、伸缩机构外壳(4-4)和手柄连接杆(4-5),所述第一传动杆(4-1)一端连接所述活动钳体(1-2),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4-2)的一端,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琦
申请(专利权)人:上手金钟手术器械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