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联式冷库冷风机及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09461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8 1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联式冷库冷风机及其系统,包括压缩冷凝机组和冷风机模块,压缩冷凝机组包括冷凝器、气液分离器、压缩机和油分离器,冷凝器的出口通过高压液体管连接着若干组冷风机模块,冷风机模块包括膨胀阀、电磁阀、蒸发器、四通阀,每个蒸发器的入口连接着冷风机入口支路,膨胀阀安装于冷风机入口支路中,冷风机入口支路与高压液体管相连接,蒸发器的一侧安装着风机,蒸发器的出口通过冷风机出口支路与四通阀连接。本专利实现了正常制冷模式、除霜排液模式和除霜模式三种模式的切换,能够避免除霜因高压气体管内的气态制冷剂液化、阀门积液,防止在切换模式时受到“水击”影响,并且还可实现无间断制冷,保证冷藏冷冻质量和安全。质量和安全。质量和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联式冷库冷风机及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低温冷藏
,尤其涉及一种多联式冷库冷风机及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的冷库总容量在逐年增加,冷库中制冷系统的除霜问题一直是低温与冷藏领域的热门话题。在蒸气压缩制冷循环中,当蒸发器处于低温低湿情况下,蒸发器结霜现象是不可避免的。研究表明,随着霜层的累积,蒸发器换热性能下降,系统能耗增加。现有常见的冷库除霜方式包括:电热除霜、热水除霜以及自然除霜。然而,以上三种方法都存在缺点和不足:电热除霜大部分热量散失到空气中、只有少量用于融化霜层,使得再次降温时间长且能耗较高;热水除霜在除霜末期效果差;而自然除霜在库房温度过低时,除霜时间长。尤其是以上除霜方式常常不能保证不间断的冷库供冷,因而每天频繁、多次的电化霜影响存储食品的保鲜,以及引起的货物损坏。总之,现有的除霜技术都无法保证冷库制冷系统的运行效率,且无法实现除霜时间和除霜能耗的平衡。
[0003]为解决以上问题,现有的专利1公开号CN106679253A公布了一种除霜制冷系统和冷库。该除霜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水盘除霜管、蒸发器盘管和风压压差开关,并将压缩机的出口通过并联设置的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与蒸发器盘管的入口连接以实现除霜功能。该技术通过压缩机出口处热气旁通进行除霜,提高了冷库蒸发器除霜效率、缩短了除霜时间、降低了除霜时对冷库库温的影响。但是该技术无法实现无间断制冷,应用于冷库采用除霜模式运行时,会导致室内升温,不利于食品及相关冷藏冷冻制品的保护及保存。该方法实际上是目前小型冷库制冷系统常用的除霜方式,无实质性创新。
[0004]现有的专利2公开号CN105466112A公开了一种热气融霜节能制冷系统,通过在原制冷系统上增加热气管路、卸压管路和旁通管路,并在上述管路上分别设置阀件控制,结合中央控制器的作用,充分利用系统原本排向大气中的废热来进行低温系统的除霜。本方案既节约了大量系统化霜用电,又可以最大程度的对存放的食品进行保护,同时带来了更理想的化霜效果,避免了电化霜的不均匀性遗留的残霜累积造成的冰堵故障,极大程度的降低了故障率。但是本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高压气体管在长期没有除霜状态下,管内高压气体会变为液体,进而在模式切换时产生“水击”,影响系统正常运行。此外,该系统所有阀门均为电磁阀,仍有进一步简化的空间,以避免系统过于复杂。
[0005]现有的专利3技术专利CN205896270U公开了一种冷库用三通除霜阀及冷库除霜系统,该除霜阀包括主阀、先导阀和电磁线圈,电磁线圈设置在先导阀右侧,主阀与先导阀之间通过毛细管连接;所述主阀包括主阀体、主阀体上的一组气管、主阀座、主阀阀块、阀块两端各固定有一个活塞;先导阀内的滑块右端通过压缩弹簧与先导阀相连。该除霜系统包括所有通过管道依次连接且形成闭环管路的蒸发排管、三通除霜阀、气液分离器、压缩机、冷凝器、储液罐、电磁阀和膨胀阀,三通除霜阀控制制冷剂从蒸发排管流向压缩机正常制冷或从压缩机流向蒸发排管制热除霜。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设置自动定时化霜,节能高效,安全可靠,除霜功能好,且适用于大中小型冷库及各种常用制冷剂。该技
术方案提出了一种冷库用三通除霜阀及冷库除霜系统,将除霜和正常工作,改为由同一三通阀控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除霜时节能高效、安全可靠。但是,当系统正常工作时,除霜高压气体管内的气态制冷剂仍将变为液态制冷剂,导致三通阀信号管积液,进而难以调控,模式切换时产生的“水击”现象也会对系统产生破坏。
[0006]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我们提出“一种多联式冷库冷风机及其系统”技术方案,并给出了需要保护的技术要点及其原理说明。本专利主要针对专利1提出的热气旁通融霜及类似的除霜方案,无法实现无间断除霜且运行时能效比较低,以及专利2和专利3提出的适用于多联式冷库制冷机组的无间断除霜技术及阀门中,除霜管内高压气体在冷库内会变为液体,进而在模式切换过程中会产生“水击”,四通阀信号管积液,进而难以调控,影响系统正常运行,因此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联式冷库冷风机及其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遇到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一种多联式冷库冷风机及其系统,包括压缩冷凝机组和冷风机模块,所述压缩冷凝机组包括冷凝器、气液分离器、压缩机和油分离器,所述冷凝器的出口通过高压液体管分别连接着若干组冷风机模块;
[0010]所述冷风机模块包括膨胀阀、电磁阀、蒸发器、四通阀,每个所述蒸发器的入口连接着冷风机入口支路,所述膨胀阀安装于冷风机入口支路中,所述冷风机入口支路的接口与高压液体管相连接,所述蒸发器的一侧安装着风机,所述蒸发器的出口通过冷风机出口支路与四通阀的第四支路连接;
[0011]所述四通阀的第一支路通过除霜支路连接着除霜高压气体管,所述除霜高压气体管的进口连接在冷凝器的进口和油分离器出口之间的高压气体管道上,所述油分离器的进口与压缩机的排气口连接,所述油分离器的底部通过毛细管与气液分离器的进气口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口与压缩机的吸气口连接;
[0012]所述四通阀的第二支路通过排液回路与电磁阀连接,所述电磁阀的出液口与冷风机入口支路连通,所述四通阀的第三支路通过低压气体管支路连接着低压气体管,所述低压气体管的端部连接着气液分离器的进气管。
[0013]上述方案中,所述四通阀在制冷模式下所述冷风机出口支路与低压气体管支路连通,所述除霜支路与排液回路连通,此时所述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所述四通阀在除霜模式前设有除霜准备阶段,所述四通阀与制冷模式下连接方式相同,此时所述电磁阀处于开启状态;所述四通阀在除霜模式下所述冷风机出口支路与除霜支路连通,所述排液回路与低压气体管支路连通,此时所述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
[0014]上述方案中,所述压缩冷凝机组为风冷式、水冷式、载冷剂冷却方式中的任意一种。
[0015]上述方案中,所述压缩机是转速可控型压缩机、输气量可调型压缩机、定转速压缩机中的其中一种或者多种组合。
[0016]上述方案中,所述排液回路上连接有集水盘的防冻盘管,所述防冻盘管的输入端
与电磁阀的第二支路相连。
[0017]一种多联式冷库冷风机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上述方案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多联式冷库冷风机,还包括与所述多联式冷库冷风机连接的关联终端。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本专利通过设置四通阀、排液回路和电磁阀,实现了正常制冷模式、除霜排液模式和除霜模式三种模式的切换,实现冷间的无间断制冷和冷间的温湿度控制,并减少了除霜时冷间内的温度波动、保障冷藏冷冻质量和安全;
[0020]2、本专利中的四通阀在除霜模式前还有除霜排液模式,通过设置排液回路和电磁阀能够避免除霜高压气体管内的气态制冷剂变为液态制冷剂,避免在切换模式时,阀门积液,进而难以调控,因此不会产生“水击”现象对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联式冷库冷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冷凝机组和冷风机模块,所述压缩冷凝机组包括冷凝器(1)、气液分离器(10)、压缩机(11)和油分离器(12),所述冷凝器(1)的出口通过高压液体管(2)分别连接着若干组冷风机模块;所述冷风机模块包括膨胀阀(3)、电磁阀(5)、蒸发器(6)、四通阀(7),每个所述蒸发器(6)的输入端连接着冷风机入口支路(16),所述膨胀阀(3)安装于冷风机入口支路(16)中,所述冷风机入口支路(16)的接口与高压液体管(2)相连接,所述蒸发器(6)的一侧安装着风机(4),所述蒸发器(6)的出口通过冷风机出口支路(17)与四通阀(7)的第四支路连接;所述四通阀(7)的第一支路通过除霜支路(15)连接着除霜高压气体管(9),所述除霜高压气体管(9)的进口连接在冷凝器(1)的进口和油分离器(12)出口之间的高压气体管道(13)上,所述油分离器(12)的进口与压缩机(11)的排气口连接,所述油分离器(12)的底部通过毛细管(19)与气液分离器(10)的进气口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10)的出口与压缩机(11)的吸气口连接;所述四通阀(7)的第二支路通过排液回路(14)与电磁阀(5)连接,所述电磁阀(5)的出液口与冷风机入口支路(16)连通,所述四通阀(7)的第三支路通过低压气体管支路(18)连接着低压气体管(8),所述低压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东华石文星曹东明肖寒松杨子旭倪荣妹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久鼎精机冷冻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