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CO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3227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节能型CO

An energy saving C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型CO2双机双级制冷多联机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节能型CO2双机双级制冷多联机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国际社会对环保的日益重视,传统的氟利昂制冷剂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环保型自然工质CO2必将引领制冷和热泵行业的发展趋势,现有的制冷系统CO2单位制冷量低,不能满足于中低温环冷的需求,本专利主要研究CO2压缩双机双级制冷多联机系统的设计和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型CO2双机双级制冷多联机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遇到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节能型CO2双机双级制冷多联机系统,包括亚临界压缩机、混合桶、跨临界压缩机、储气罐、中间冷却器和回热器,所述亚临界压缩机的输出管道连接有第一气体冷却器,所述第一气体冷却器与混合桶的底部相连,所述混合桶的顶部与跨临界压缩机的输入端相连,所述跨临界压缩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油分离器,所述油分离器的输出管连接有第二气体冷却器,所述第二气体冷却器的输送管与储气罐的进气口相连,所述储气罐的底部出气管连接有干燥过滤器,所述干燥过滤器分别与中间冷却器的顶部进气管和底部进气管连接,所述中间冷却器的顶部出气管与混合桶的侧面进气管相连,所述中间冷却器底部出气管与回热器的顶部进气管连接,所述回热器的顶部出气管连接有若干台冷风机,每台所述冷风机的出风管并联后与回热器的底部进气管相连,所述回热器的底部出气管与亚临界压缩机的进气管相连。上述方案中,所述亚临界压缩机的输出端通过三通管一支路与第一气体冷却器相连,另一支路直接与所述油分离器相连,并在两条输气支路上均安装有电磁阀,且在与所述油分离器的两条进气支路上分别设有止回阀。上述方案中,所述中间冷却器的顶部出气管与混合桶的侧面进气管之间设有止回阀。上述方案中,所述亚临界压缩机的进气管上、混合桶的进气管上、油分离器的进气管上、储气罐的进气管上均设有压力传感器。上述方案中,所述冷风机的进风管路上均设有膨胀发电机和电磁阀。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气体冷却器的输送管上、储气罐的底部出气管上、干燥过滤器的输送管路上、冷风机的出风管路上均设有截止阀。上述方案中,所述中间冷却器的顶部进气管上设有膨胀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冬季、秋冬过渡季节,或者在北方地区,当环境温度低于15℃时,仅开启亚临界压缩机进行单级制冷循环,通过第二气体冷却器直接将CO2气体冷凝成液体,然后通过回热器将CO2液体进一步过冷,极大的增加CO2单位制冷量,提高整机能效比,因此具有很好的节能优势。本专利首次将多联机系统结合CO2双机双级制冷技术应用到中低温领域,采用双模式制冷原理节能设计特点,具有制冷设备行业领先的创新性,拓展了CO2制冷的应用范围,尤其对于中低温环境仓、中低温冷库冷链行业领域,未来的市场应用前景非常广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亚临界压缩机;2-第一电磁阀;3-第二电磁阀;4-第一气体冷却器;5-第一压力传感器;6-混合桶;7-跨临界压缩机;8-第一止回阀;9-第二止回阀;10-第二压力传感器;11-油分离器;12-第二气体冷却器;13-第一截止阀;14-储气罐;15-第三压力传感器;16-第二截止阀;17-干燥过滤器;18-第三截止阀;19-第三电磁阀;20-膨胀阀;21-中间冷却器;22-第三止回阀;23-回热器;24-第四截止阀;25-冷风机;26-膨胀发电机;27-第四电磁阀;28-第四压力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节能型CO2双机双级制冷多联机系统,包括亚临界压缩机1、混合桶6、跨临界压缩机7、储气罐14、中间冷却器21和回热器23,亚临界压缩机1的输出管道连接有第一气体冷却器4,第一气体冷却器4与混合桶6的底部相连,混合桶6的进气管上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5,混合桶6的顶部与跨临界压缩机7的输入端相连,跨临界压缩机7的输出端连接有油分离器11。实施时,亚临界压缩机1的输出端通过三通管一支路与第一气体冷却器4相连,另一支路直接与油分离器11相连,并在两条输气支路上均安装有电磁阀,且在与油分离器11的两条进气支路上分别设有止回阀。第一电磁阀2安装在直接与油分离器11相连的支路上,第二电磁阀3安装在与第一气体冷却器4相连的支路上。可在油分离器11的输气管上加装三通管来区分由亚临界压缩机1分支来的两条气路,并且在三通管的两条输气支路上分别安装第一止回阀8和第二止回阀9。为了实时监测油分离器11的数据,油分离器11的进气管上安装了第二压力传感器10,油分离器11的输出管连接有第二气体冷却器12,第二气体冷却器12的输送管上安装了第一截止阀13。第二气体冷却器12的输送管与储气罐14的进气口相连,储气罐14的进气管上均安装了第三压力传感器15。储气罐14的底部出气管连接有干燥过滤器17,并且在储气罐14的底部出气管上安装了第二截止阀16,干燥过滤器17的输送管路上安装了第三截止阀18,干燥过滤器17分别与中间冷却器21的顶部进气管和底部进气管连接。其中中间冷却器21的顶部进气管上设有第三电磁阀19和膨胀阀20,干燥过滤器17直接与中间冷却器21的底部进气管连接。中间冷却器21的顶部出气管与混合桶6的侧面进气管相连,并且在中间冷却器21的顶部出气管与混合桶6的侧面进气管之间设有第三止回阀22。中间冷却器21底部出气管与回热器23的顶部进气管连接,回热器23的顶部出气管连接有若干台冷风机25,每台冷风机25的进风管路上均设有膨胀发电机26和第四电磁阀27。每条冷风机25的出风管上均设有第四截止阀24,冷风机25的出风管并联后与回热器23的底部进气管相连,回热器23的底部出气管与亚临界压缩机1的进气管相连,并在亚临界压缩机1的进气管上安装了第四压力传感器28。工作原理:亚临界压缩机1吸入低压低温的CO2气体,经过亚临界压缩机1的第一级压缩,低压低温的CO2气体被压缩成中温中压的CO2气体,与中间冷却器21过来的CO2气体混合后被跨临界压缩机7吸气,在跨临界压缩机7中进行第二次压缩,此时中温中压的CO2气体被压缩成高温高压的CO2气体。而后气体经过油分离器11后再进入第二气体冷却器12进行CO2气体冷却,被冷却的CO2气体进入储气罐14,经过干燥过滤器17后分流一小部分CO2气体经过膨胀阀20节流降温后进入中间冷却器21,与另一路若干台冷风机25中的CO2气体进行换热增加其过冷度,被节流换热的CO2气体再经过单向阀后与亚临界压缩机1的排气混合,达到中间补气的作用。主路被过冷的CO2气体再经过回热器23与亚临界压缩机1吸气管路吸入的低温低压的CO2气体进行换热,进一步增加其过冷度,也可以起到防止亚临界压缩机1吸气带液的功能,经过二次过冷的CO2气体供给到多个冷风机25的进口,每个冷风机25的进口装有膨胀发电机26,CO2气体经过膨胀发电机26降压降温到末端所需要的蒸发温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型C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型CO2双机双级制冷多联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亚临界压缩机(1)、混合桶(6)、跨临界压缩机(7)、储气罐(14)、中间冷却器(21)和回热器(23),所述亚临界压缩机(1)的输出管道连接有第一气体冷却器(4),所述第一气体冷却器(4)与混合桶(6)的底部相连,所述混合桶(6)的顶部与跨临界压缩机(7)的输入端相连,所述跨临界压缩机(7)的输出端连接有油分离器(11),所述油分离器(11)的输出管连接有第二气体冷却器(12),所述第二气体冷却器(12)的输送管与储气罐(14)的进气口相连,所述储气罐(14)的底部出气管连接有干燥过滤器(17),所述干燥过滤器(17)分别与中间冷却器(21)的顶部进气管和底部进气管连接,所述中间冷却器(21)的顶部出气管与混合桶(6)的侧面进气管相连,所述中间冷却器(21)底部出气管与回热器(23)的顶部进气管连接,所述回热器(23)的顶部出气管连接有若干台冷风机(25),每台所述冷风机(25)的出风管并联后与回热器(23)的底部进气管相连,所述回热器(23)的底部出气管与亚临界压缩机(1)的进气管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CO2双机双级制冷多联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亚临界压缩机(1)的输出端通过三通管一支路与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东华曹东明张英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久鼎精机冷冻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