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单排行星齿轮变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9416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8 17: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手动单排行星齿轮变速器,包括:变速器壳体,所述变速器壳体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一变速器端盖,所述变速器壳体远离第一变速器端盖一端内部固定设置有输出外壳,所述输出外壳一端内部固定卡接有棘轮,所述输出外壳另一端外部固定套接有深沟球轴承,所述输出外壳外部通过深沟球轴承转动安装有第二变速器端盖,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机械传动部件进行换挡,换挡过程中机械摩擦较小,零部件较少,与现有的变速器相比,有更高的传递效率;以及采用行星排机构进行动力的传递,减少了整个传动机构齿轮部件的数目,并且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较为紧凑,零件较少,减小了轴向尺寸,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质量更轻便,制造安装以及检查维护均较为方便。制造安装以及检查维护均较为方便。制造安装以及检查维护均较为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动单排行星齿轮变速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传动
,具体为手动单排行星齿轮变速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机动车、电动车的发展,变速器也在不断的需求中获得了进步和发展。比较成熟的变速器一般与发动机或电动机相集成,可实现4到5挡的变速,而要实现更高挡数的变换往往需要通过串联变速器的方式来实现。同时,一些小型的机动车、电动车往往希望变速器的结构更为紧凑,从而降低整车质量,提高可利用空间。
[0003]但是,传统的变速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弊端,比如:
[0004]1、传统的串联变速器由于零部件较多,互相之间的传动较为复杂,各个零部件之间产生的机械摩擦叠加之后传动阻力增加,导致传动动作协调性大大降低。
[0005]2、传统的串联变速器由于零部件较多,且部件质量以及系统体积均较大,会导致制造安装困难、检查维护不便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提供了一种手动单排行星齿轮变速器。该变速器可实现三个挡位的变换,具有结构紧凑,可靠性好,换挡冲击小,适用范围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手动单排行星齿轮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速器壳体(16),所述变速器壳体(16)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一变速器端盖(19),所述变速器壳体(16)远离第一变速器端盖(19)一端内部固定设置有输出外壳(1),所述输出外壳(1)一端内部固定卡接有棘轮(12),所述输出外壳(1)另一端外部固定套接有深沟球轴承(3),所述输出外壳(1)外部通过深沟球轴承(3)转动安装有第二变速器端盖(4),所述第二变速器端盖(4)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变速器壳体(16)远离第一变速器端盖(19)一端;所述变速器壳体(16)内部位于第一变速器端盖(19)与第二变速器端盖(4)之间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中间轴(15),所述中间轴(15)远离第一变速器端盖(19)一端外部固定套接有中间轴圆柱直齿轮齿圈(13),所述中间轴(15)内部插接有太阳轮(26),所述太阳轮(26)位于中间轴(15)内部一段外部活动套接有弹簧(14),所述太阳轮(26)靠近第一变速器端盖(19)一端内部螺纹安装有拉杆(17),所述太阳轮(26)靠近输出外壳(1)一端外部转动套接有行星齿轮(8),所述行星齿轮(8)外部啮合有外齿圈(9),所述外齿圈(9)外部固定卡接在输出外壳(1)内部,所述行星齿轮(8)上部横向插接有行星架(6),所述行星架(6)外部转动安装有第二棘爪(7),所述第二棘爪(7)底部设置有第二棘爪弹片(5),所述第二棘爪弹片(5)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太阳轮(26)外部;所述太阳轮(26)外部位于行星齿轮(8)远离第二棘爪弹片(5)一侧固定焊接有滑块(10),所述滑块(10)底部一侧面固定焊接有棘爪销(2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孝霞姜路武维苏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