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下配水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油田注水
,具体涉及一种井下配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为了使油田持续高产稳产,提高油田的最终采收率,多采用向油层注水的方法来保持地层压力,以提高油井采收率。如果油层厚度大、射开层位多、非均质性严重,会造成注入水沿高渗透层指进、注水波及体积减小、水驱效果降低,尤其是非均质性突出的稠油油田,注入水指进现象更严重,最终影响油田注水开发效果。配水即为油田注水,是油田开发的基础,已形成了适应不同油藏地质条件、适应不同井型的分层注水工艺和配套测试工艺。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和各种复杂类型油田投入开发,需要进一步提高分层注水工艺的适应性和配套程度,发展新型高效的分层注水工艺和测试调配工艺,向智能化、自动化和一体化方向发展,同时,要强化注水技术管理,努力实现“注好水、注够水、精细注水、有效注水”,达到控制老油田含水上升速度、控制产量递减及提高水驱采收率的目的,满足不同阶段、不同油田地质条件下注水开发油田对分注工艺的需要,确保水驱开发油田高水平开发。
[0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下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配水器和中继器,所述配水器与所述中继器连接,所述配水器置于所述中继器出口端,所述配水器包括转接头(11)、第一上接头(12)、第一电缆接头(13)、第二电缆接头(14)、配水器本体(15)、流量测试单元(16)、第一下接头(17)、压力测试单元(18)和水量调节单元(19),其中,所述转接头(11)、所述第一上接头(12)、所述配水器本体(15)和所述第一下接头(17)依次连接,所述转接头(11)、所述第一上接头(12)、所述配水器本体(15)和所述第一下接头(17)的内部空间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管路(10);所述流量测试单元(16)、所述压力测试单元(18)和所述水量调节单元(19)位于所述配水器本体(15)内、所述第一管路(10)外,所述压力测试单元(18)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10)壁上、且位于所述配水器本体(15)的入口端,所述流量测试单元(16)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10)壁上、且位于所述配水器本体(15)的出口端,所述水量调节单元(19)位于所述流量测试单元(16)和所述压力测试单元(18)之间;所述第一电缆接头(13)与所述配水器本体(15)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二电缆接头(14)与所述配水器本体(15)的出口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量调节单元(19)包括:外管(191)、水嘴(192)、注水管(193)、出水口(194)、活塞(195)、传动螺杆(196)、联轴器(197)和过液通道(198),其中,所述水嘴(192)、所述注水管(193)、所述活塞(195)、所述传动螺杆(196)和所述联轴器(197)置于所述外管(191)内,所述水嘴(192)和所述活塞(195)具有相互连通的所述过液通道(198);所述水嘴(192)、所述活塞(195)、所述传动螺杆(196)和所述联轴器(197) 依次连接,所述注水管(193)嵌套于所述水嘴(192)和所述活塞(195)的外壁上,所述出水口(194)设置于所述外管(191)壁上,且所述注水管(193)和所述出水口(194)连通至所述过液通道(19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下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嘴(192)和所述注水管(193)的材料均为陶瓷。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下配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量调节单元(19)还包括格莱圈(19a)、垫片(19b)、螺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录军,刘建武,陈加华,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博恩昌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