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拱隧道初期支护与中隔墙的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隧道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拱隧道初期支护与中隔墙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我国,隧道的结构形式多为双洞分离式,这种结构形式在建设中已积累了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但在特殊地质及地形条件的地区,由于总体路线展线受限以及桥隧衔接方式等因素的综合考虑,双洞分离式隧道往往难以实现。在山岭重丘区和土地资源宝贵的基本农田和城市用地范围,连拱隧道具有占地少、地下空间利用率高等特点,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结构形式。
[0003]由于连拱隧道两隧道间净距太小,隧道间围岩无法承担隧道开挖后承担的围岩附加应力,首先需在两隧道间施作导洞,并在导洞中施作中隔墙结构,然后再开挖主洞并施作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结构。主洞初期支护的型钢钢架与两隧道间的中隔墙固定连接在一起,将主洞开挖引起的土石荷载传递至中隔墙,以实现初期支护的整体受力。连拱隧道与一般分离式隧道的根本不同点在于连拱隧道是具有中隔墙的连体形结构,虽然双连拱的设计施工已有多年历史,但依旧存在衬砌开裂及渗漏水问题严重等技术问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拱隧道初期支护与中隔墙的连接结构,包括初期支护和中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隔墙的顶部设置有通长连接结构,所述通长连接结构包括长条状的通长连接钢板和设置于所述通长连接钢板的背面的多条预埋钢筋;所述通长连接钢板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中隔墙的长度方向,多条所述预埋钢筋沿所述通长连接钢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埋设于所述中隔墙的墙体内,所述通长连接钢板埋设于所述中隔墙的顶部且所述通长连接钢板的正面裸露在外;所述初期支护包括型钢钢架和凝结于所述型钢钢架上的混凝土结构,所述型钢钢架的底部设置有垫钢板,所述垫钢板焊接于所述通长连接钢板的正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拱隧道初期支护与中隔墙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钢筋呈U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拱隧道初期支护与中隔墙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钢筋的直径为20
‑
25mm,所述预埋钢筋的锚固长度为4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柏署,傅立新,张进华,杨雄,蒋胜波,易震宇,龚峰,尹俊涛,肖鹏,万志文,赵辉雄,王建华,何颖,张兆远,敬怀珺,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