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稳定性高的移动机器人轮体结构及具有其的移动机器人
[0001]本技术属于机器人
,具体涉及一种稳定性高的移动机器人轮体结构。本技术还涉及一种移动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0003]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移动机器人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然而,目前的移动机器人的轮体结构大多采用悬置支架结合轮体的结构,减震效果较差,在移动机器人行走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时,不能充分吸收震动而使移动机器人发生晃动,对移动机器人行走的稳定性造成不利的影响,甚至会使移动机器人发生倾倒。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移动机器人行走稳定性差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稳定性高的移动机器人轮体结构,所述移动机器人轮体结构包括:
[0006]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包括固定座本体、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
[0007]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与所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定性高的移动机器人轮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器人轮体结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包括固定座本体、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架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设有轮轴孔,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中部设有连接孔;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为弹性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架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与所述连接孔枢接,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形成y形结构;轮轴,所述轮轴以可转动的方式装配在所述第一支撑杆的所述轮轴孔中;轮体,所述轮体与所述轮轴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性高的移动机器人轮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一端为第一连接端头,所述第一连接端头与所述固定座的所述第二固定架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为第二连接端头,所述第二连接端头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所述连接孔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杆还包括: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头连接,所述液压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头连接;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液压杆,并且所述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头抵接,所述弹簧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头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稳定性高的移动机器人轮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的所述第二固定架包括与所述固定座本体垂直连接的两个第二立板,所述第二立板上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两个第二立板之间形成用于装配所述第一连接端头的空间。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特斯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