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铃薯播种机覆膜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马铃薯播种机覆膜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马铃薯是中国五大主食之一,其营养价值高、适应力强、产量大,是全球第三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和玉米;马铃薯在种植时,为了提高其种植效率,在播完种之后,会在泥土表面覆盖一层薄膜,从而提高马铃薯的种植质量,但是,现有的覆盖薄膜技术是通过人工进行手动拉动覆盖,既费时又费力,而且,在覆盖过程中,容易将薄膜拉动偏离马铃薯的种植轨迹,增加覆盖薄膜的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的马铃薯播种机覆膜装置,通过在播种机的后侧增设薄膜卷,播种机在播种完后,直接带动薄膜进行覆盖操作,提高马铃薯的种植效率,降低工人的操作强度。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它包含牵引架、播种机本体,播种机本体的左侧设置有牵引架;它还包含固定块、支撑块、薄膜机构、压紧机构,播种机本体的右侧前后对称固定有固定块,固定块的底部固定有支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铃薯播种机覆膜装置,它包含牵引架(1)、播种机本体(2),播种机本体(2)的左侧设置有牵引架(1);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固定块(3)、支撑块(4)、薄膜机构(5)、压紧机构(6),播种机本体(2)的右侧前后对称固定有固定块(3),固定块(3)的底部固定有支撑块(4),前后两个支撑块(4)之间设置有薄膜机构(5),薄膜机构(5)的右侧设置有压紧机构(6);所述的薄膜机构(5)包含一号电动推杆(5
‑
1)、连接架(5
‑
2)、伸缩架(5
‑
3)、支筒(5
‑
4),前后两侧的支撑块(4)的内侧均设置有支块(5
‑
5),位于后侧的支块(5
‑
5)的一侧固定有连接架(5
‑
2),连接架(5
‑
2)为“L”形结构设置,连接架(5
‑
2)的一侧固定有一号电动推杆(5
‑
1),位于前侧的支块(5
‑
5)的一侧固定有伸缩架(5
‑
3),伸缩架(5
‑
3)的另一侧与一号电动推杆(5
‑
1)的推动端连接固定,前后两侧的支块(5
‑
5)的内壁上均固定有支筒(5
‑
4),支筒(5
‑
4)内开设有凹槽(5
‑4‑
1);所述的压紧机构(6)包含挡块(6
‑
1)、支撑架(6
‑
2)、连接块(6
‑
3)、压紧辊轮(6
‑
4),支撑块(4)的内壁上固定有挡块(6
‑
1),挡块(6
‑
1)设置于支块(5
‑
5)的右侧,挡块(6
‑
1)的下侧设置有支撑架(6
‑
2),支撑架(6
‑
2)内固定有二号电动推杆(6
‑
5),二号电动推杆(6
‑
5)的底部推动端上固定有推动块(6
‑
6),推动块(6
‑
6)的一侧固定有连接块(6
‑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进恒,张中州,张峰,范志业,袁刘正,袁谦,赵永涛,
申请(专利权)人:漯河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