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污染物在土壤-地下水体系运移过程的模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9010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5: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染物在土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染物在土壤

地下水体系运移过程的模拟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受污染场地污染物迁移扩散研究
,具体涉及一种污染物在土壤

地下水体系运移过程的模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污染场地又称“棕地”,是指由于生产、经营、处理、储存有毒有害物质,堆放或者处理处置危废,以及从事矿山开采等活动造成的土壤污染。同时因为降雨或者地表水渗流等因素,污染场地中的污染物不可避免的随着水流进入地下水中,进而造成地下水污染,同时扩大了污染物的污染范围。
[0003]在污染场地的修复过程中,常常因为污染物种类繁多和污染状况复杂等因素导致污染场地的修复进程缓慢。电镀类污染场地是一类典型的污染场地,电镀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含多种重金属的污水,在处理电镀污水的过程中又会产生含多种重金属的污泥。而目前对于电镀类场地重金属的泄漏以及污泥中的释放和扩散缺乏系统性的研究,铬镍铜等多种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扩散规律不明。同时对土壤

地下水一体化污染物迁移扩散过程研究也相对不足。
[0004]常用的污染物迁移扩散研究方法主要关注污染物在某单一方面的扩散或者单因素的研究。仅仅服务于单一介质的研究过程没办法实现对污染物在土壤

地下水整体中的迁移扩散的研究。同时现场观测与实际取样分析也没办法满足污染物迁移扩散全过程的分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并提供一种污染物在土壤

地下水体系运移过程的模拟装置,以准确模拟污染场地中污染物在纵向、横向以及在地下水中的迁移扩散过程,实现对污染物在土壤

地下水整体中的迁移扩散的研究。
[0006]本技术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污染物在土壤

地下水体系运移过程的模拟装置,其包括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和降雨装置,第二箱体的上方放置第一箱体,第二箱体的顶部将第一箱体的底部完全承接,第一箱体的上方设有用于向箱内进行模拟降雨的降雨装置;
[0008]所述第一箱体为无顶中空箱体,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通过管路外接第二储液罐,第二储液罐通过管路向第一进水口内进水,用于模拟渗流;第一箱体的下部设有透水土工布,透水土工布将第一箱体水平方向的横截面完全覆盖;第一箱体的底部与第二箱体顶部通过若干贯通的孔洞连通;所述透水土工布与第一箱体底部围成的区域中填充有石英砂,用于模拟饱水层;所述第一箱体的透水土工布上方区域用于填充土壤,以模拟污染场地;土壤的填充高度高于所述第一进水口;
[0009]所述第二箱体的上部侧壁开设第二进水口,在与第二进水口相对的第二箱体另一侧壁上部开设出水口;第二箱体的底部填充粘土,用于模拟隔水层,所述隔水层将第二箱体
的底部完全覆盖;所述隔水层上方具有连通第二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地下水模拟流道。
[001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箱体的透水土工布上方区域利用透水布左右分区,分别用于填充不同的土壤类型。
[0011]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进水口为多个,沿所述第一箱体的侧壁高度方向上均匀布设。
[0012]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箱体侧壁上还开设第一土壤采样口,第一土壤采样口在竖直方向上为多个,沿所述第一箱体的侧壁周向均匀布设。
[0013]作为优选,所述透水土工布在水平方向上具有倾角,倾角范围为15
°
~30
°

[0014]作为优选,所述孔洞沿第一箱体的底部均匀布设,且孔洞的直径为2mm~4mm。
[0015]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箱体的上部侧壁还开设有地下水采样口。
[001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均为透明有机玻璃材质;其中,第一箱体的长宽比为3:1,高宽比为2:1。
[0017]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通过管路外接第三储液罐和第四储液罐,且第二进水口和出水口的管路上均设有蠕动泵。
[0018]作为优选,在所述隔水层处的第二箱体侧壁上开设第二土壤采样口,所述第二土壤采样口在竖直方向上为多个,沿所述第二箱体的侧壁周向均匀布设。
[0019]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1)本技术的装置实现了土壤包气带降雨及渗流作用下场地中污染物跨介质迁移扩散的联合模拟;
[0021]2)本技术的装置通过对第一箱体在上下和左右方向分别进行分区,可以探究污染物在土壤中纵向以及横向迁移的过程;
[0022]3)本技术的装置通过对第二箱体中模拟的隔水层和地下水模拟流道,可以探究污染物在地下水和隔水层中的扩散和沉积过程。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第一箱体1、降雨装置2、第一进水口3、第一土壤采样口41、第二土壤采样口42、透水土工布5、第二箱体6、隔水层7、第二进水口8、地下水采样口9、出水口10、蠕动泵11、第一储液罐14、第二储液罐15、第三储液罐161、第四储液罐162。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本技术中各个实施方式的技术特征在没有相互冲突的前提下,均可进行相应组合。
[0026]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污染物在土壤

地下水体系运移过程的模拟装置,其包括第一箱体1、第二箱体6和降雨装置2。其中,第二箱体6的上方放置有第一箱体1,第二箱体6的顶部面积大于将第一箱体1的底部面积,并且第二箱体6的顶部将第一箱体1的底部能完全承接。第一箱体1的上方设有用于向箱内进行模拟降雨的降雨装置2,该降雨装置2的一端位于第一箱体1的上方,另一端通过管路与第一储液罐14相连通,第一储液罐14通过管路向降雨装置2中供水。第一箱体1和第二箱体的具体构成如下:
[0027]第一箱体1为无顶的中空结构,第一箱体1的长宽比为3:1、高宽比为2:1。第一箱体
1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进水口3,第一进水口3通过管路与外部的第二储液罐15相连通,第二储液罐15通过管路向第一进水口3内注入具有一定压力的水流,用于模拟渗流。在实际应用时,第一进水口3可以设置为多个,分别沿第一箱体1的侧壁高度方向上均匀布设,以便对不同高度上的土壤均匀渗流,也可以根据需要对不同高度的土壤选择性进行渗流模拟,更加灵活。
[0028]第一箱体1下部接近箱体底部的位置铺设有透水土工布5,透水土工布5将第一箱体1水平方向的横截面完全覆盖,透水土工布5在水平方向上可以设置为具有一定的倾角,倾角范围为15
°
~30
°
,来模拟不同的土地类型及工况。第一箱体1的底部与第二箱体6的顶部通过多个贯通的孔洞相连通,孔洞沿第一箱体1的底部均匀布设,且孔洞的直径为2mm~4mm。实际应用时,第一箱体1与第二箱体6连通的方式可以包括如下两种:第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染物在土壤

地下水体系运移过程的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箱体(1)、第二箱体(6)和降雨装置(2),第二箱体(6)的上方放置第一箱体(1),第二箱体(6)的顶部将第一箱体(1)的底部完全承接,第一箱体(1)的上方设有用于向箱内进行模拟降雨的降雨装置(2);所述第一箱体(1)为无顶中空箱体,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进水口(3),所述第一进水口(3)通过管路外接第二储液罐(15),第二储液罐(15)通过管路向第一进水口(3)内进水,用于模拟渗流;第一箱体(1)的下部设有透水土工布(5),透水土工布(5)将第一箱体(1)水平方向的横截面完全覆盖;第一箱体(1)的底部与第二箱体(6)顶部通过若干贯通的孔洞连通;所述透水土工布(5)与第一箱体(1)底部围成的区域中填充有石英砂,用于模拟饱水层;所述第一箱体(1)的透水土工布(5)上方区域用于填充土壤,以模拟污染场地;土壤的填充高度高于所述第一进水口(3);所述第二箱体(6)的上部侧壁开设第二进水口(8),在与第二进水口(8)相对的第二箱体(6)另一侧壁上部开设出水口(10);第二箱体(6)的底部填充粘土,用于模拟隔水层,所述隔水层将第二箱体(6)的底部完全覆盖;所述隔水层上方具有连通第二进水口(8)和出水口(10)的地下水模拟流道;所述第一箱体(1)的透水土工布(5)上方区域利用透水布左右分区,分别用于填充不同的土壤类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云峰张弛郭莹莹王舒文肖小芹陈璐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