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修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8969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5: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修刀装置,其包括:砂轮片,其沿周向方向转动;修刀装置还包括以下部件,修刀机构,其设置于砂轮片一侧,所述修刀机构包括磁吸座、调节轴、夹持块、修刀组件,磁吸座的座体吸附于切割设备的移动平台,调节轴沿纵向方向固定于磁吸座顶部,夹持块固定于调节轴,修刀组件沿横向方向固定于夹持块且修刀组件端部与砂轮片相对,通电后旋转磁吸座的旋钮部使修刀机构朝向靠近砂轮片的方向移动,以使修刀组件与周向转动的砂轮片接触配合,以使所述修刀组件对砂轮片进行修整或者修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此种结构,能够利用修刀机构对砂轮片进行修整或者修复,从而提高砂轮片的利用率;且能够避免浪费、降低使用成本。使用成本。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修刀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砂轮片修整设备
,涉及一种修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现有技术中存在砂轮片,其沿周向方向转动。砂轮片因不同硬度,使用中“自锐性”降低各不相同,尤其很多使用场景会因切割材料不同、砂轮片转速不同、砂轮片进给速度不同等,均会使砂轮片“自锐性”降低、微观刚玉失去刀刃、锋利度大大降低,使得砂轮片的切割效率大大降低,切割热量大增,切割工件烧伤、发黑、切散等破坏产品、不良率大大提高等。其存在的问题是:对于前述的砂轮片,用户往往将使用一段时间后的砂轮片进行更换或扔掉,致使砂轮片的利用率低下。
[0003]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修刀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修刀装置,能够提高砂轮片的利用率。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修刀装置,其包括:
[0007]砂轮片,其沿周向方向转动;
[0008]所述修刀装置还包括以下部件,
[0009]修刀机构,其设置于所述砂轮片一侧,所述修刀机构包括磁吸座、调节轴、夹持块、修刀组件,磁吸座的座体吸附于切割设备的移动平台,调节轴沿纵向方向固定于磁吸座顶部,夹持块固定于调节轴,修刀组件沿横向方向固定于夹持块且修刀组件端部与砂轮片相对,通电后旋转磁吸座的旋钮部使修刀机构朝向靠近砂轮片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修刀组件与周向转动的所述砂轮片接触配合,以使所述修刀组件对所述砂轮片进行修整或者修复。
[0010]所述的修刀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修刀机构用于对所述砂轮片的斜口成型进行修整,所述修刀机构的修刀组件为修整块,所述修整块包括第一圆柱体和沿第一圆柱体端部伸出的具有斜口部的第一延伸体,所述第一圆柱体固定于所述夹持块,当所述修整块朝向靠近所述砂轮片的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延伸体的斜口部与所述砂轮片的转动外圆边接触配合。
[0011]所述的修刀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第一延伸体的斜口部呈V形。
[0012]所述的修刀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修刀机构用于对所述砂轮片的刀口进行修复,所述修刀机构的修刀组件为复原块,所述复原块包括第二圆柱体和沿第二圆柱体端部伸出的第二延伸体,所述第二圆柱体固定于所述夹持块,当所述复原块朝向靠近所述砂轮片的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二延伸体端部与所述砂轮片的转动外圆边接触配合。
[0013]所述的修刀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修刀机构用于对所述砂轮片的厚度进行
修整,所述修刀机构的修刀组件包括第一刀壁、修刀块、第二刀壁、一个压板、一个调节杆,其中一个所述调节杆穿过所述一压板使所述第一刀壁设置于所述夹持块一侧壁,另一所述第二刀壁设置于所述夹持块另一侧壁;
[0014]所述第一刀壁和所述第二刀壁构成上开口、下开口、侧开口的容置腔,所述砂轮片一部分可转动的置于所述容置腔,所述修刀块沿前后方向固定于所述第一刀壁横向顶平面或者纵向侧壁或者横向底平面,且所述修刀块端面与所述砂轮片圆周面处于同一条横向线上;当所述修刀块朝向靠近所述砂轮片的方向移动时,所述修刀块端部与所述砂轮片的转动的圆周面接触配合。
[0015]所述的修刀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砂轮片含树脂材料制成的一体件。
[0016]如上所述,本技术涉及的一种修刀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利用上述的修刀装置后,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此种结构,通过设置修刀机构,通电后旋转磁吸座的旋钮部使修刀机构朝向靠近砂轮片的方向移动,以使修刀组件与周向转动的砂轮片接触配合,以使修刀组件对砂轮片进行修整或者修复;不会像现有技术那样因砂轮片出现不良磨损而进行更换或扔掉,能够利用修刀机构对砂轮片进行修整或者修复,从而提高砂轮片的利用率;且使用一段时间后的砂轮片可重复使用,能够避免浪费、降低使用成本。
[001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一种修刀装置第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0]图2为一种修刀装置第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修整块结构放大图;
[0021]图3为一种修刀装置第二种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2]图4为一种修刀装置第二种具体实施例中的复原块结构放大图;
[0023]图5为一种修刀装置第三种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5]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具体结构可参照专利申请的附图进行说明。
[0026]在以下实施例中,以纸面的左侧为左方向,纸面的右侧为右方向,纸面的上侧为上方向,纸面的下侧为下方向,以垂直于纸面的前侧为前方向,以垂直于纸面的后侧为后方向。
[0027]本技术提供一种修刀装置,请参考图1至图5所示,其包括:
[0028]砂轮片1,其沿周向方向转动;
[0029]所述修刀装置还包括以下部件,
[0030]修刀机构2A,其设置于所述砂轮片1一侧,所述修刀机构2A包括磁吸座2、调节轴3、夹持块4、修刀组件5,磁吸座2的座体20吸附于切割设备的移动平台(图中未示出),调节轴3沿纵向方向固定于磁吸座2顶部,夹持块4固定于调节轴3,修刀组件5沿横向方向固定于夹持块4且修刀组件5端部与砂轮片1相对,通电后旋转磁吸座2的旋钮部21使修刀机构2A朝向靠近砂轮片1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修刀组件5与周向转动的所述砂轮片1接触配合,以使所述修刀组件5对所述砂轮片1进行修整或者修复。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此种结构,不会像现有技术那样因砂轮片1出现不良磨损而进行更换或扔掉,能够利用修刀机构2A对砂轮片1进行修整或者修复,从而提高砂轮片的利用率;且使用一段时间后的砂轮片1可重复使用,能够避免浪费、降低使用成本。
[0031]对于上述的修刀装置,本技术提供三种具体的实施例,见下。
[0032]修刀装置的第一种具体实施例,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修刀机构2A用于对所述砂轮片1的斜口成型进行修整,所述修刀机构2A的修刀组件5为修整块50,所述修整块50包括第一圆柱体500和沿第一圆柱体500端部伸出的具有斜口部501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修刀装置,其包括:砂轮片,其沿周向方向转动;所述修刀装置的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部件,修刀机构,其设置于所述砂轮片一侧,所述修刀机构包括磁吸座、调节轴、夹持块、修刀组件,磁吸座的座体吸附于切割设备的移动平台,调节轴沿纵向方向固定于磁吸座顶部,夹持块固定于调节轴,修刀组件沿横向方向固定于夹持块且修刀组件端部与砂轮片相对,通电后旋转磁吸座的旋钮部使修刀机构朝向靠近砂轮片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修刀组件与周向转动的所述砂轮片接触配合,以使所述修刀组件对所述砂轮片进行修整或者修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刀机构用于对所述砂轮片的斜口成型进行修整,所述修刀机构的修刀组件为修整块,所述修整块包括第一圆柱体和沿第一圆柱体端部伸出的具有斜口部的第一延伸体,所述第一圆柱体固定于所述夹持块,当所述修整块朝向靠近所述砂轮片的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延伸体的斜口部与所述砂轮片的转动外圆边接触配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修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体的斜口部呈V形。4.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奥拓夫精密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