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升模板高度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8670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爬升模板高度调节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爬升模板高度调节装置,包括竖杆,所述竖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竖杆正面设置有顶板,两个所述顶板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杆,所述顶板左右两侧底部均设置有钢板,两个所述钢板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螺栓,两个所述钢板中端均焊接有螺纹套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螺栓对钢板进行支撑固定,再通过设置螺纹套筒和螺纹丝杆,并将螺纹套筒顶部通过连接块与竖杆连接,从而可以通过使用转杆转动螺纹丝杆,从而可以对顶板的高度进行调节,使其可以对顶板的高度进行准确调节,保证了顶板位置的精确性,其中顶板的自重通过钢板和螺栓传递在竖杆上,使顶板的承重性能较好。使顶板的承重性能较好。使顶板的承重性能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爬升模板高度调节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爬升模板高度调节
,具体为一种爬升模板高度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爬升模板(即爬模),是一种适用于现浇钢筋混凝土竖直或倾单侧悬臂爬模斜结构施工的模板工艺,如墙体、桥梁、塔柱等。可分为“有架爬模”(即模板爬架子、架子爬模板)和“无架爬模”(即模板爬模板)两种。中国的爬模技术,“有架爬模”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上海研制应用;“无架爬模”于20世纪80年代首先用于北京新万寿宾馆主楼现浇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已逐步发展形成“模板与爬架互爬”、“爬架与爬架互爬”和“模板与模板互爬”三种工艺,其中第一种最为普遍。爬升模板是综合大模板与滑动模板工艺和特点的一种模板工艺,具有大模板和滑动模板共同的优点。尤其适用于超高层建筑施工。但是大部分爬升模板在使用时都不能准确调整顶板的位置高度,从而给施工带来影响,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爬升模板高度调节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爬升模板高度调节装置,达到可以准确调整顶板的位置高度的目的。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爬升模板高度调节装置,包括竖杆,所述竖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竖杆正面设置有顶板,两个所述顶板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杆,所述顶板左右两侧底部均设置有钢板,两个所述钢板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螺栓,两个所述钢板中端均焊接有螺纹套筒,两个所述螺纹套筒内部均设置有螺纹丝杆,两个所述螺纹丝杆底部均设置有转杆,两个所述螺纹丝杆顶部均设置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螺纹丝杆均分别通过轴承与连接块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连接块顶部均分别与两个顶板底部焊接。
[0005]优选的,所述两个所述竖杆左右两端均分别均匀开设有通孔。
[0006]优选的,两个所述竖杆正面均开设有滑槽,四个所述连接杆均分别贯穿两个滑槽且延伸至两个滑槽内部与两个滑槽滑动连接。
[0007]优选的,四个所述螺栓均分别贯穿两个钢板和两个竖杆左右两侧的通孔且延伸至竖杆内部,两个所述钢板均分别通过四个螺栓与两个竖杆连接。
[0008]优选的,两个所述螺纹套筒中端均为凸起设置,两个所述螺纹套筒中端均为中空设置。
[0009]优选的,两个所述螺纹丝杆均分别贯穿两个螺纹套筒中端且与两个螺纹套筒中端螺纹连接。
[0010]优选的,两个所述转杆两端的直径均大于两个转杆中端的直径。
[001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爬升模板高度调节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通过设置螺栓对钢板进行支撑固定,再通过设置螺纹套筒和螺纹丝杆,并将螺纹套筒顶部通过连接块与竖杆连接,从而可以通过使用转杆转动螺纹丝杆,从而可以对顶板的高度进行调节,使其可以对顶板的高度进行准确调节,保证了顶板位置的精确性,其中顶板的自重通过钢板和螺栓传递在竖杆上,使顶板的承重性能较好。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正视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侧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爬升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竖杆、2顶板、3滑槽、4连接杆、5钢板、6螺栓、7螺纹套筒、8螺纹丝杆、9转杆、10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爬升模板高度调节装置,包括竖杆1,竖杆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竖杆1左右两端均分别均匀开设有通孔,两个竖杆1正面均开设有滑槽3,四个连接杆4均分别贯穿两个滑槽3且延伸至两个滑槽3内部与两个滑槽3滑动连接,两个竖杆1正面设置有顶板2,两个顶板2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杆4,顶板2左右两侧底部均设置有钢板5,两个钢板5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螺栓6,四个螺栓6均分别贯穿两个钢板5和两个竖杆1左右两侧的通孔且延伸至竖杆1内部,两个钢板5均分别通过四个螺栓6与两个竖杆1连接,两个钢板5中端均焊接有螺纹套筒7,两个螺纹套筒7中端均为凸起设置,两个螺纹套筒7中端均为中空设置,两个螺纹套筒7内部均设置有螺纹丝杆8,两个螺纹丝杆8均分别贯穿两个螺纹套筒7中端且与两个螺纹套筒7中端螺纹连接,通过设置螺栓6对钢板5进行支撑固定,再通过设置螺纹套筒7和螺纹丝杆8,并将螺纹套筒7顶部通过连接块10与竖杆1连接,从而可以通过使用转杆9转动螺纹丝杆8,从而可以对顶板2的高度进行调节,使其可以对顶板2的高度进行准确调节,保证了顶板2位置的精确性,两个螺纹丝杆8底部均设置有转杆9,两个转杆9两端的直径均大于两个转杆9中端的直径,两个螺纹丝杆8顶部均设置有连接块10,两个螺纹丝杆8均分别通过轴承与连接块10转动连接,两个连接块10顶部均分别与两个顶板2底部焊接,顶板2的自重通过钢板5和螺栓6传递在竖杆1上,使顶板2的承重性能较好。
[0018]在使用时,通过设置螺栓6将钢板5固定在竖杆1上,再通过设置螺纹套筒7,将螺纹套筒7顶部通过连接块10与竖杆1连接,从而可以通过转杆9转动螺纹丝杆8,对顶板2的高度进行调节,使其可以准确调节支撑点高度。
[0019]综上可得,本技术通过设置螺栓6对钢板5进行支撑固定,再通过设置螺纹套筒7和螺纹丝杆8,并将螺纹套筒7顶部通过连接块10与竖杆1连接,从而可以通过使用转杆9转动螺纹丝杆8,从而可以对顶板2的高度进行调节,使其可以对顶板2的高度进行准确调节,保证了顶板2位置的精确性,其中顶板2的自重通过钢板5和螺栓6传递在竖杆1上,使顶板2的承重性能较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爬升模板高度调节装置,包括竖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竖杆(1)正面设置有顶板(2),两个所述顶板(2)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杆(4),所述顶板(2)左右两侧底部均设置有钢板(5),两个所述钢板(5)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螺栓(6),两个所述钢板(5)中端均焊接有螺纹套筒(7),两个所述螺纹套筒(7)内部均设置有螺纹丝杆(8),两个所述螺纹丝杆(8)底部均设置有转杆(9),两个所述螺纹丝杆(8)顶部均设置有连接块(10),两个所述螺纹丝杆(8)均分别通过轴承与连接块(10)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连接块(10)顶部均分别与两个顶板(2)底部焊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升模板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竖杆(1)左右两端均分别均匀开设有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升模板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竖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史勇吴红梁杜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铠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