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宗英红专利>正文

一种新生儿体位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8431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生儿体位调节装置,包括体位壳和单向阀体,所述体位壳的内侧壁活动连接有波纹气囊,所述波纹气囊的内部贯穿有传输管,所述传输管的外表面设置有单向阀体。该新生儿体位调节装置,通过鼓气垫和波纹气囊的设置,波纹气囊的持续按压操作产生的气体,通过传输管传输至鼓气垫中,对新生儿后背进行上下高低调整,以此实现对新生儿体位的睡姿更换,解决现有人为操作情况对新生儿造成的不适情况,通过托肢架和调节螺钮的设置,托肢架在斜槽内进行滑动时,能够对其内部放置的新生儿下肢起到逐渐升高的调整效果,方便了看护人员对新生儿的肢体擦拭或尿布更换操作,更是对其下肢起到到了限位固定的辅助效果。对其下肢起到到了限位固定的辅助效果。对其下肢起到到了限位固定的辅助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生儿体位调节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体位调节
,具体为一种新生儿体位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新生儿,就是指的是胎儿娩出母体并自脐带结扎起,至出生后满二十八天这一段时间的婴儿,对于刚出生的新生婴儿,进行护理是一项较为困难的工作,在新生儿的临床疾病治疗中,会根据病情需要开出将新生儿或婴幼儿置于卧位或半卧位的状态,以配合某些特殊疾病的治疗,加快恢复。
[0003]新生儿的正确睡觉体位不仅可以使新生儿健康成长,而且对于新生儿的头型也有很重要的影响,但是,新生儿并没有自主控制能力,需要看护人员付出很大的精力才能帮助新生儿去实现体位的变换,有的看护人员用床单或者枕头叠加起来,以及对新生儿的体位调整造成不适的话,容易出现哭闹不可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生儿体位调节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生儿体位调节装置,包括体位壳和单向阀体,所述体位壳的内侧壁活动连接有波纹气囊,所述波纹气囊的内部贯穿有传输管,所述传输管的外表面设置有单向阀体,所述传输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鼓气垫,所述鼓气垫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液态硅胶垫,所述液态硅胶垫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尾端板,所述尾端板的内部开设有斜槽,所述斜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托肢架,所述托肢架的一侧通过螺孔螺纹连接有调节螺钮。
[0008]可选的,所述体位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橡胶垫之间设置有定位片。
[0009]可选的,所述体位壳的两侧均开设有透气槽,所述透气槽的内部设置有滤网层。
[0010]可选的,所述鼓气垫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头枕垫,所述头枕垫的表面开设有通风孔。
[0011]可选的,所述液态硅胶垫的底部卡接有海绵块,所述海绵块的外表面卡接有体位壳。
[0012]可选的,所述托肢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膨胀棉块,所述托肢架的两侧均设置有套滑片。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生儿体位调节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新生儿体位调节装置,通过鼓气垫和波纹气囊的设置,使用人员对波纹气囊的持续按压操作产生的气体,通过传输管传输至鼓气垫中,能够对新生儿后背进行上下高
低调整,以此实现对新生儿体位的睡姿更换,达到了便捷舒适的目的,有效解决现有人为操作情况对新生儿造成的不适情况。
[0016]2、该新生儿体位调节装置,通过托肢架和调节螺钮的设置,托肢架在斜槽内进行滑动时,能够对其内部放置的新生儿下肢起到逐渐升高的调整效果,方便了看护人员对新生儿的肢体擦拭或尿布更换操作,更是对其下肢起到到了限位固定的辅助效果,间接保证了新生儿在该装置内的稳定睡姿情况。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体位壳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托肢架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体位壳;2、单向阀体;3、波纹气囊;4、传输管;5、鼓气垫;6、液态硅胶垫;7、尾端板;8、斜槽;9、托肢架;10、调节螺钮;11、橡胶垫;12、透气槽;13、滤网层;14、头枕垫;15、海绵块;16、膨胀棉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2]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生儿体位调节装置,包括体位壳1,体位壳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11,橡胶垫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橡胶垫11之间设置有定位片,体位壳1的两侧均开设有透气槽12,透气槽12的内部设置有滤网层13;
[0023]为了实现新生儿在该装置内的舒适使用效果,体位壳1的两侧均开设有透气槽12,使其两侧能够得到循环通风的效果,有效降低了体位壳1对新生儿身体造成使用不适的情况,单向阀体2,体位壳1的内侧壁活动连接有波纹气囊3,波纹气囊3的内部贯穿有传输管4,传输管4的外表面设置有单向阀体2,传输管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鼓气垫5;
[0024]为了实现鼓气垫5内腔空气的收集及排放情况,传输管4的外表面设置有单向阀体2,使得鼓气垫5在使用中需要复位调整时,单向阀体2的松紧调整能够对鼓气垫5内腔空气起到稳定可控的作用,保证鼓气垫5在不同情况下使用时的可控调整状态,鼓气垫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头枕垫14,头枕垫14的表面开设有通风孔,鼓气垫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液态硅胶垫6,液态硅胶垫6的底部卡接有海绵块15,海绵块15的外表面卡接有体位壳1,液态硅胶垫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尾端板7;
[0025]为了有效提高液态硅胶垫6对新生儿背部的舒适使用效果,液态硅胶垫6的底部卡接有海绵块15,使得液态硅胶垫6的使用效果能够得到柔性托撑的效果,有效降低液态硅胶垫6表面过硬对新生儿造成的使用不适情况,尾端板7的内部开设有斜槽8,斜槽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托肢架9,托肢架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膨胀棉块16,托肢架9的两侧均设置有套滑片,托肢架9的一侧通过螺孔螺纹连接有调节螺钮10。
[002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体位壳1和鼓气垫5之间安装有润滑垫,使得鼓气垫5在排气复原操作时,能够有效降低鼓气垫5外围对体位壳1内部的摩擦损坏情况。
[0027]综上所述,该新生儿体位调节装置,使用时:
[0028]1、新生儿在该装置内长期使用需要进行睡姿更换时,对波纹气囊3外部进行持续按压,所产生的气体通过传输管4传输至鼓气垫5中,以此实现其外观上下高度调整的效果;
[0029]2、托肢架9能够为新生儿下肢起到卡接托举的作用,从而限制了新生儿下肢活动空间,保证了新生儿的稳定睡姿;
[0030]3、而尾端板7中部开设的斜槽8,为托肢架9提供了高度调整的滑动空间,在此进行滑动调整时需要配合调节螺钮10,以此限制托肢架9在斜槽8内的之臣位置;
[0031]4、体位壳1底部设置的橡胶垫11,能够对其所在放置位置的底部起到辅助防滑的作用,间接提高该装置使用中的稳定性。
[003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生儿体位调节装置,包括体位壳(1)和单向阀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体位壳(1)的内侧壁活动连接有波纹气囊(3),所述波纹气囊(3)的内部贯穿有传输管(4),所述传输管(4)的外表面设置有单向阀体(2),所述传输管(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鼓气垫(5),所述鼓气垫(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液态硅胶垫(6),所述液态硅胶垫(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尾端板(7),所述尾端板(7)的内部开设有斜槽(8),所述斜槽(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托肢架(9),所述托肢架(9)的一侧通过螺孔螺纹连接有调节螺钮(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体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体位壳(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11),所述橡胶垫(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宗英红季坚卫
申请(专利权)人:宗英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