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窗帘纳入侧端组件与上横杆的引导构造,所述的上横杆至少在底面形成一间隙,纳入侧端组件是纳入窗帘的上横杆而形成与窗帘上横杆的结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在于所述的上横杆间隙的槽壁二侧缘各延伸一凸体;所述的纳入侧端组件在对应上横杆间隙槽壁所延伸的二个凸体,设有二对应的槽道,凭借凸体能够纳入槽道,形成纳入侧端组件在上横杆固定与移位的平稳性。(*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窗帘结构,特别是指一种窗帘纳入侧端组件与上横杆的引导 构造。
技术介绍
窗帘为现代居室中,主要作为阻挡阳光与保护隐私的用,但是,由于生活质 量提升,因此窗帘也用来点缀、装饰居室的美观,甚而彰显居室的品味。窗帘之中,与本案的实施例较具关联性者,是业界所发展的一种罗曼帘 (Roman Shade)(又称为罗马帘、百折帘或水平帘)。所述的罗曼帘主要以所谓 窗帘上横杆组(俗称横头),以控制绳索巻放而带动巻布或其它材料所设计的窗 帘布体,而形成百折、波浪、平折等型态。一般罗曼帘或窗帘,其无论操控件、巻绳基座或将上横杆端部封闭的阻封板 等纳入侧端组件,必须设放置在一上横杆上,所述的上横杆至少在底面形成一间 隙,以容许前述的诸项纳入侧端组件纳入窗帘的上横杆而形成与窗帘上横杆的结 合,然而,
技术介绍
的诸项纳入侧端组件虽可以纳入上横杆,但是,与上横杆(尤 其是与间隙的槽壁)间,并无一绵密的贴合或相互抵靠,因此容易产生各个纳入 侧端组件与间隙的槽壁产生间隙,而在窗帘巻动的过程,以及拉绳的动作时,所 述的间隙容易造成纳入侧端组件的晃动,尤其是在窗帘布体垂放过程,因有较大 的重量,若有偏差或晃动,容易导致整体组件的松动与零件的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窗帘纳入侧端组件与上横杆的引导构造,凭借轨条的外侧壁与间隙的槽壁形成抵贴,以达到纳入侧 端组件在上横杆固定与移位有一平稳性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窗帘纳入侧端组件与上横杆的引导构造,所述的上横杆至少在底面形成一间隙,纳入侧端组件是纳入窗帘的上横杆而形成与窗帘上横杆的结合,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上横杆间隙的槽壁二侧缘各延伸一凸体;且所述的纳入侧端组件对 应所述的二凸体,设有二对应的槽道,所述的纳入侧端组件在上横杆上滑移,且 所述的凸体纳入所述的槽道内。较佳的,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附加以下技术特征所述的纳入侧端组件为一操控件。所述的纳入侧端组件为一巻绳基座。所述的纳入侧端组件为一上横杆端部的阻封板。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在于本实 用新型主要是在所述的纳入侧端组件在对应上横杆间隙槽壁所延伸的二凸体,设 有二对应的槽道,凭借凸体能够纳入槽道,形成纳入侧端组件在上横杆固定与移 位的平稳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组合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3是图1的A — A剖视图4是本技术使用在罗曼帘的状态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l-上横杆;ll-间隙;lll-凸体;2-纳入侧端组件;21-槽道; 211-间珠链带;212-锁固连结件;213-锁固连结件;214-锁固连结件;2B-操控件;2A-阻封板;2C-巻绳基座;3-轴心杆;4-窗帘布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基于前述内容,所提出较佳实施例,并凭借图式说明本技术的构 造、特点与实施例,使贵审查人员对本案有进一步认识。请参阅图l,配合图2所示,本技术是关于一种窗帘纳入侧端组件与上横杆的引导构造,主要包括一上横杆l:所述的上横杆l概呈一长条状,使用时是横放置在图4所示的 窗帘所述的窗帘为一种罗曼帘的顶部,并垂放设有一窗帘布体4 (见图4),所述 的上横杆1底面(由图式观的为前侧)形成一间隙11,且间隙11的槽壁二侧缘各延伸一凸体111。一纳入侧端组件2:所述的纳入侧端组件2是泛指纳入上横杆1而形成与上 横杆1结合的各项纳入侧端组件,例如图1中所示第一实施例的操控件2B,所述的操控件2A是操控间珠链带211以巻动轴心杆(图未显示)。而所述的纳入 侧端组件也可为第二实施例,可如图2所示为上横杆端部的阻封板2A。另,本技术更进一步的实施例,即所述的纳入侧端组件也可是例如图2 所示的巻绳基座2C,所述的巻绳基座2C是利用绳索(图未显示)以及轴心杆3, 对于窗帘布体4 (请配合参阅图2所示)形成掣动。但是,所述的纳入侧端组件 不限于前述的例举。举凡可在上横杆搭挂或组合的各项纳入侧端组件都属此类。而本技术特别是在所述的纳入侧端组件2在对应上横杆1间隙ll槽壁所 延伸的二个凸体lll,设有二对应的槽道21,凭借凸体111能够纳入槽道21,然 后配合各锁固连结件212、 213、 214的锁制,形成纳入侧端组件2在上横杆1固 定与移位的平稳性。以上说明对本技术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 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 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可限定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窗帘纳入侧端组件与上横杆的引导构造,所述的上横杆至少在底面形成一间隙,纳入侧端组件是纳入窗帘的上横杆而形成与窗帘上横杆的结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横杆间隙的槽壁二侧缘各延伸一凸体;且所述的纳入侧端组件对应所述的二凸体,设有二对应的槽道,所述的纳入侧端组件在上横杆上滑移,且所述的凸体纳入所述的槽道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窗帘纳入侧端组件与上横杆的引导构造,所述的上横杆至少在底面形成一间隙,纳入侧端组件是纳入窗帘的上横杆而形成与窗帘上横杆的结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横杆间隙的槽壁二侧缘各延伸一凸体;且所述的纳入侧端组件对应所述的二凸体,设有二对应的槽道,所述的纳入侧端组件在上横杆上滑移,且所述的凸体纳入所述的槽道内。2、 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坤荣,
申请(专利权)人:柯坤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