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颌窦钳及牙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8283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颌窦钳及牙椅,包括钳体、夹持机构和控制机构;所述夹持机构与控制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钳体的两端,且所述控制机构通过连杆操纵夹持机构的开合;还包括有用于照明的光纤和/或用于清理的管道;所述光纤和/或管道通过若干环套安装于钳体的外侧壁;所述光纤和/或管道的其中一端部与夹持机构相邻,另一端部设置有用于连接牙椅的转接头。该上颌窦钳在探入深处时仍能依靠自身的照明功能为医生提供视野,并进行及时的冲洗,避免血液遮挡视野。降低医生的手术操作难度,提升手术成功率。升手术成功率。升手术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颌窦钳及牙椅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颌窦钳及牙椅。

技术介绍

[0002]牙根或种植体进入上颌窦是拔牙及种植手术的并发症之一,临床比较常见。一旦发生,处理起来尤为困难。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方法有翻瓣去骨探查法、冲洗法、上颌窦前壁开窗取根法等。但是,由于上颌窦的特殊解剖结构,使得医生在手术时经常遇到视野不佳、操作空间狭窄、取根困难等难题。
[0003]传统的手术中放入取根钳及吸引器后光源已很难照入上颌窦内,医生视野极差,大部分时间是在盲视下操作,有把牙根或种植体推入更深处的风险。如果想要增加手术视野往往需要扩大创口,不符合微创外科的手术理念。
[0004]此外上颌窦取根手术过程中,往往出血较多,较难确定牙根及种植体的位置,所以需要反复进行冲洗,且冲洗也有利于使断根及种植体向低位(即创口位置)移动,更利于异物取出。
[0005]综上所述,为了解决在上颌窦取根手术中照明深度不足、冲洗操作不便的问题,亟需一种带有光源和清洗功能的上颌窦钳辅助医生的手术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br/>[000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颌窦钳,其特征在于,包括钳体、夹持机构和控制机构;所述夹持机构与控制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钳体的两端,且所述控制机构通过连杆操纵夹持机构的开合;还包括有用于照明的光纤和/或用于清理的管道;所述光纤和/或管道通过若干环套安装于钳体的外侧壁;所述光纤和/或管道的其中一端部与夹持机构相邻,另一端部设置有用于连接牙椅的转接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上颌窦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钳体端部的第一钳头和铰接于钳体端部的第二钳头;所述连杆与第二钳头铰接,连杆运动带动第二钳头摆动,使第二钳头靠近/远离第一钳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上颌窦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头的夹持面与第二钳头的夹持面均为锯齿状表面且互相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上颌窦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头与第二钳头均为圆盘状或圆环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上颌窦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倾斜设置于钳体的端部;且控制机构与钳体之间夹角的角度介于0
°
至180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津源王桐月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