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调节观测角度的分娩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1910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观测角度的分娩凳,包括“U”形凳面,支撑凳腿,“U”形凳底和观察镜,支撑凳腿的顶端与“U”形凳面的底面连接,观察镜左右两侧边分别通过铰接轴与支腿的顶端铰接,铰接轴内侧端头与观察镜侧边固定连接,铰接轴外侧端头与脚踏调节板的侧面固定连接,脚踏调节板正面设有半圆套环;支撑凳腿的底端与“U”形凳底的顶面连接,“U”形凳底左右两个边的顶面分别设有一个伸缩导轨,两个支腿的底端分别与一个伸缩导轨的外端头部固定连接;“U”形凳面两个边的前端边缘分别设有一个手握杆。使用时,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助产士都无需蹲下,通过一只脚就可以调整观察镜的位置和角度,调节方便灵活,大大节约助产士的体力。大大节约助产士的体力。大大节约助产士的体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调节观测角度的分娩凳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分娩凳,具体涉及一种便于调节观测角度的分娩凳。

技术介绍

[0002]‌ꢀ
产妇分娩的体位大致分为垂直体位和水平体位,坐位、蹲位、站位等可以归为垂直体位,而侧卧位、躺位等可以归为水平体位。临床统计发现,垂直体位分娩最舒服,能有效减少分娩的疼痛,促进自然分娩。当产妇选择坐位、蹲位分娩时需要使用分娩凳,产妇坐在或者蹲在分娩凳上,这种体位和水平体位相比,助产士需要蹲下以便观察会阴变化情况,对于整个分娩过程来说,如果助产士长时间的下蹲或者频繁的蹲起,必然会消耗大量的体能,对于产道条件好,胎儿不大的产妇,产程太快而助产士检测不及时会导致急产来不及接生,如此则会造成胎儿不必要的损伤及产妇会阴撕伤。
[0003]现阶段,使用分娩凳都会配合使用观察镜,助产士不用下蹲就可以通过观察镜观察产妇会阴的变化,做好接生的各项准备,但是一般来说分娩过程持续时间都比较长,产妇在分娩凳上难免会变换姿势或者角度,如此,助产士就需要不断的弯腰下蹲去调整观察镜的位置和角度,使用起来也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调节观测角度的分娩凳,有助于助产士观察产妇会阴变化情况,无需下蹲或者频繁蹲起。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调节观测角度的分娩凳,包括“U”形凳面和支撑凳腿,支撑凳腿的顶端与“U”形凳面的底面连接,“U”形凳面上表面后部设有靠背,还包括“U”形凳底和观察镜,观察镜左右两侧边分别通过铰接轴与支腿的顶端铰接,铰接轴内侧端头与观察镜侧边固定连接,铰接轴外侧端头与脚踏调节板的侧面固定连接,脚踏调节板正面设有半圆套环;
[0006]支撑凳腿的底端与“U”形凳底的顶面连接,“U”形凳底左右两个边的顶面分别设有一个伸缩导轨,两个支腿的底端分别与一个伸缩导轨的外端头部固定连接;“U”形凳面两个边的前端边缘分别设有一个手握杆。
[0007]进一步的,所述伸缩导轨为三节伸缩结构。
[0008]进一步的,所述“U”形凳面表面设有硅胶垫层。
[0009]进一步的,所述“U”形凳面两个边的前端外侧分别设有调节条,调节条上开设有若干螺纹孔。
[0010]进一步的,所述手握杆底端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手握杆上部设有握垫。
[0012]进一步的,所述一根手握杆上端螺纹连接一根输液挂杆。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本技术时,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助产士都无需蹲下,站立或者坐立姿势时通过一只脚就可以调整观察镜的位置和角度,调节方便灵活,大大节约助
产士的体力。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观察镜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手握杆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U”形凳面,11、调节条,12、螺纹孔,13、靠背,2、“U”形凳底,3、支撑凳腿,4、观察镜,5、伸缩导轨,6、支腿,7、脚踏调节板,71、半圆套环,8、手握杆,81、握垫,82、支撑垫板,9、铰接轴,10、输液挂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U”形凳面1,“U”形凳底2,支撑凳腿3和观察镜4,支撑凳腿3的顶端与“U”形凳面1的底面连接,支撑凳腿3的底端与“U”形凳底2的顶面连接,“U”形凳面1上表面后部设有靠背13以供产妇倚靠使用;
[0021]观察镜4左右两侧边分别通过铰接轴9与支腿6的顶端铰接,铰接轴9内侧端头与观察镜4侧边固定连接,铰接轴9外侧端头与脚踏调节板7的侧面固定连接,脚踏调节板7正面设有半圆套环71,观察镜4可以以铰接轴9为铰点进行转动;
[0022]ꢀ“
U”形凳底2左右两个边的顶面分别设有一个伸缩导轨5,两个支腿6的底端分别与一个伸缩导轨5的外端头部固定连接,随着伸缩导轨5的伸缩,观察镜4也可以随之前后移动;“U”形凳面1两个边的前端边缘分别设有一个手握杆8。
[0023]观察镜4和分娩凳合为一体,观察镜4可以方便的调整位置和角度,产妇坐在或者蹲在“U”形凳面1上后,助产士可以根据当前产妇会阴位置用脚踩在脚踏调节板7上以调整观察镜4的位置和角度,当需要向前调整位置时,踩住脚踏调节板7向前用力,此时伸缩导轨5伸出,观察镜4也随之向前移动,反之,脚背勾住半圆套环71向后用力,此时伸缩导轨5缩回,观察镜4也随之向后移动;当需要调整观察镜4角度时,踩住脚踏调节板7以铰接轴9为铰点旋转即可;产妇分娩过程中助产士无需蹲下,站立或者坐立姿势通过一只脚就可以调整观察镜4的位置和角度,调节方便灵活,大大节约助产士的体力。
[0024]设置的手握杆8具有两个作用,第一个作用,产妇可以握住手握杆8以保持身体平衡同时还可以作为使力点便于分娩时用力,手握杆8上部便于产妇抓握的位置处设置握垫81,握垫81采用硅胶材质,提高产妇抓握时的舒适感;第二个作用,助产士站立时用脚调节察镜4时也可以握住手握杆8以保持身体平衡;在“U”形凳面1两个边的前端外侧分别设有调节条11,调节条11上开设有若干螺纹孔12,手握杆8底端与螺纹孔12螺纹连接,方便拆卸,螺纹孔12一字间隔设置,助产士可以根据产妇的身高、胖瘦、坐姿等因素灵活选择手握杆8安装的位置,以便于产妇使用。为了增大观察镜4的调节距离,伸缩导轨5选用三节伸缩结构;

U”形凳面1表面设有硅胶垫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分娩过程中产妇因久坐产生的不适感。
[0025]有些时候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还需要挂水输液,因此,在一根手握杆8上端螺纹连接一根输液挂杆10,可以用于悬挂输液瓶,输液挂杆10可以灵活拆卸,无需挂水输液的产妇使用本技术时可以不用安装输液挂杆10;如图3所示,手握杆8上水平铰接有支撑垫板82,支撑垫板82位于握垫81下方,产妇抓握握垫81时,胳膊可以放在支撑垫板82上,起到支撑作用,避免产妇胳膊长时间悬空引起的不适感,支撑垫板82可以水平方向在手握杆8上旋转,产妇不想垫胳膊时可以将支撑垫板82向外侧转动。
[0026]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调节观测角度的分娩凳,包括“U”形凳面(1)和支撑凳腿(3),支撑凳腿(3)的顶端与“U”形凳面(1)的底面连接,“U”形凳面(1)上表面后部设有靠背(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U”形凳底(2)和观察镜(4),观察镜(4)左右两侧边分别通过铰接轴(9)与支腿(6)的顶端铰接,铰接轴(9)内侧端头与观察镜(4)侧边固定连接,铰接轴(9)外侧端头与脚踏调节板(7)的侧面固定连接,脚踏调节板(7)正面设有半圆套环(71);支撑凳腿(3)的底端与“U”形凳底(2)的顶面连接,“U”形凳底(2)左右两个边的顶面分别设有一个伸缩导轨(5),两个支腿(6)的底端分别与一个伸缩导轨(5)的外端头部固定连接;“U”形凳面(1)两个边的前端边缘分别设有一个手握杆(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厉丹丹陈书英滕磊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