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机组件及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07962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缩机组件及空调系统,压缩机组件包括:压缩机,压缩机的壳体内设置有:排气腔,壳体上形成有与排气腔连通的主排气口;并行气缸,并行气缸的并行排气口处设置有并行排气控制阀和并行回热管,并行回热管与并行排气控制阀和排气腔相连;第一变容气缸,第一变容气缸的第一排气口处设置有第一控制阀和第一回热管,第一回热管与第一控制阀和排气腔相连;第二变容气缸,第二变容气缸的第二排气口处设置有第二控制阀和第二回热管,第二回热管与第二控制阀和排气腔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压缩机更稳定、运行方式多样化,能效更高。能效更高。能效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缩机组件及空调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压缩机
,尤其涉及一种压缩机组件及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三缸压缩机为一缸变容,双级增焓结构,其结构仅在双级增焓结构双缸压缩机的基础上新增一个变容气缸,实现双缸、三缸的功能(无法实现单缸),导致压缩机成本高,且有很严重的振动问题,当低温低频运行时,由于其低负荷性能优势不大,导致APF(中间制冷)不够高,制热性能较差;此外,压缩机及空调系统在运行时,其降温制冷和除湿在一个系统完成,导致蒸发器的换热效率低,致使空调系统无法满足长江流域以北区域的制冷与除湿制热需求,对其能效及售后体验有严重的隐患。
[0003]现有三缸压缩机不同气缸排气通过压缩机上部的驱动电机等结构后进入排气腔,使得排气的流动阻力和压力脉动较大,压缩机运行噪音和振动比较明显,压缩机能效低,客户体验舒适度不佳,对产品抢占市场不具备任何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压缩机组件及空调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压缩机运行模式单一,能效低的技术问题,具体地:
>[0005]第一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的壳体内设置有:排气腔,所述壳体上形成有与所述排气腔连通的主排气口;并行气缸,所述并行气缸的并行排气口处设置有并行排气控制阀和并行回热管,所述并行回热管与所述并行排气控制阀和所述排气腔相连,所述并行排气控制阀用于使所述并行排气口与所述排气腔连通,或使所述并行排气口与所述壳体外部连通;第一变容气缸,所述第一变容气缸的第一排气口处设置有第一控制阀和第一回热管,所述第一回热管与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排气腔相连,所述第一控制阀用于使所述第一排气口与所述排气腔连通,或使所述第一排气口与所述壳体外部连通;第二变容气缸,所述第二变容气缸的第二排气口处设置有第二控制阀和第二回热管,所述第二回热管与所述第二控制阀和所述排气腔相连,所述第二控制阀用于所述第二排气口与所述排气腔连通,或使所述第二排气口与所述壳体外部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行气缸的缸体容积小于所述第一变容气缸的缸体容积,所述第一变容气缸的缸体容积小于所述第二变容气缸的缸体容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行气缸与所述第一变容气缸的缸体容积比为0.08-0.6。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容气缸和所述第二变容气缸的缸体容积比为0.4-0.9。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行气缸与所述第二变容气缸的缸体容积比为0.15-0.85。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行气缸与所述第二变容气缸的端部分别设置上法兰和下法兰,所述变容气缸与所述第一变容气缸之间设置隔板,所述并行排气口设置在所述上法兰上,所述第一排气口设置在所述隔板上,所述第二排气口设置在所述下法兰上。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健霍喜军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