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波段收发共用星载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7796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5: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L波段收发共用星载天线,解决了现有的天线在宽带、轴比和低剖面上难以同时满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辐射体、介质板和地板,所述介质板和所述地板通过支撑柱连接,所述辐射体和地板之间通过同轴馈线连接,所述辐射体包括上层振子贴片和下层振子贴片,所述上层振子贴片设置在所述介质板的上表面,所述下层振子贴片设置在所述介质板的下表面,所述上层振子贴片的两个振子臂通过第一相位延迟曲线连接,所述下层振子贴片的振子臂通过第二相位延迟曲线连接,所述地板上设置有反射腔,所述反射腔位于所述介质板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宽频带、宽波束、宽轴比和低剖面等优点。优点。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L波段收发共用星载天线


[0001]本技术涉及卫星通信
,具体涉及L波段收发共用星载天线。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在卫星通信中,为对特定区域进行有效覆盖,减少邻区干扰和提高效率,对星载天线的带宽、轴比、尺寸等提出了严格要求。
[0003]具体地,在某些卫星通信系统中,在宽带化的基础上要求实现天线的低剖面、宽轴比、带宽,常用的天线往往很难同时满足这三方面的要求。
[0004]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满足这些高要求的天线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天线在宽带、轴比和低剖面上难以同时满足的问题。
[0006]本技术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7]L波段收发共用星载天线,包括辐射体、介质板和地板,所述介质板和所述地板通过支撑柱连接,所述辐射体和地板之间通过同轴馈线连接,
[0008]所述辐射体包括上层振子贴片和下层振子贴片,所述上层振子贴片设置在所述介质板的上表面,所述下层振子贴片设置在所述介质板的下表面,
[0009]所述上层振子贴片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L波段收发共用星载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辐射体(1)、介质板(2)和地板,所述介质板(2)和所述地板通过支撑柱(3)连接,所述辐射体(1)和地板之间通过同轴馈线(5)连接,所述辐射体(1)包括上层振子贴片和下层振子贴片,所述上层振子贴片设置在所述介质板(2)的上表面,所述下层振子贴片设置在所述介质板(2)的下表面,所述上层振子贴片包括第一振子臂(10)和第二振子臂(11),所述下层振子贴片包括第三振子臂(12)和第四振子臂(13),所述第一振子臂(10)和第二振子臂(11)通过第一相位延迟曲线(70)连接,所述第三振子臂(12)和第四振子臂(13)通过第二相位延迟曲线(71)连接,所述地板上设置有反射腔(4),所述反射腔(4)位于所述介质板(2)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波段收发共用星载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子臂(10)与第二振子臂(11)呈90
°
旋转对称设置,所述第三振子臂(12)与第四振子臂(13)呈90
°
旋转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振子臂(10)与所述第三振子臂(12)呈180
°
旋转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振子臂(11)与所述第四振子臂(13)呈180
°
旋转对称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L波段收发共用星载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腔(4)包括四个围合形成方形腔体的反射面,所述反射面与所述地板垂直连接,所述反射面设置在所述下层振子贴片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L波段收发共用星载天线,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秋意刘又嘉黄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两江卫星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