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电的发射及接收感应线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7630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无线充电的发射及接收感应线圈装置,其包括发射组件以及接收组件。发射组件包括第一线圈部以及磁性壳体。第一线圈部设置在磁性壳体上,且第一线圈部是由一扁平线绕制而成。接收组件包括第二线圈部。接收组件与发射组件相耦合。发射组件设置在接收组件下方,且发射组件与接收组件相距一预定距离。发射组件也可包括多个第一线圈部以及一磁性壳体,多个第一线圈部以堆叠方式设置在磁性壳体上,且各第一线圈部是由一扁平线绕制而成。接收组件包括多个相叠置的第二线圈部。接收组件包括多个相叠置的第二线圈部。接收组件包括多个相叠置的第二线圈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线充电的发射及接收感应线圈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无线充电的发射及接收感应线圈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扁平线制成的无线充电的发射及接收感应线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首先,如图1A及图1B所示,目前的无线充电装置中的线圈制作都是采用多股线C1或单芯线C2所绕制而成。无线充电装置的线圈制作需要满足直流阻抗(DC Resistance,DCR)最小化,并且同时兼顾电感量(L)及质量因素(Q)等电性。DCR(直流阻抗)越小意味着需要使用更大的线圈线径,然而这与电子产品因朝向轻薄短小趋势所具有的有限机构空间相矛盾。
[0003]故,如何通过充电线圈结构设计的改良,来满足直流阻抗(DC Resistance,DCR)最小化,并且同时兼顾电感量(L)及质量因素(Q)等电性,来克服上述的缺陷,已成为该项事业所欲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的发射及接收感应线圈装置。
[0005]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的发射及接收感应线圈装置,其包括发射组件以及接收组件。发射组件包括一第一线圈部以及一磁性壳体,第一线圈部设置在磁性壳体上,且第一线圈部是由一扁平线绕制而成。接收组件包括一第二线圈部。接收组件与发射组件相耦合,发射组件位于接收组件下方,发射组件与接收组件相距一预定距离。
[0006]进一步地,第二线圈部是由一扁平线绕制而成。
[0007]进一步地,磁性壳体包括一基座、一内周壁及一外周壁,内周壁设置在基座中央,外周壁沿着基座的边缘设置且包围内周壁,内周壁与外周壁垂直于基座,其中,基座、内周壁及外周壁组成一容置空间,且发射组件设置在容置空间内,第一线圈部围绕内周壁。
[0008]进一步地,第一线圈部包括由内而外层叠而成的第1圈线圈至第n圈线圈,n为大于1的正整数,每一线圈包括相对的两宽面以及两窄面,其中,两宽面垂直于基座的表面,两窄面平行于基座的表面。
[0009]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的发射及接收感应线圈装置,其包括发射组件以及接收组件。发射组件包括多个第一线圈部以及磁性壳体,多个第一线圈部以堆叠方式设置在磁性壳体上,且各第一线圈部是由一扁平线绕制而成。接收组件包括多个相叠置的第二线圈部。接收组件与发射组件相耦合。发射组件位于接收组件下方。发射组件与接收组件相距一预定距离。
[0010]进一步地,第二线圈部是由一扁平线绕制而成。
[0011]进一步地,磁性壳体包括一基座、一内周壁及一外周壁,内周壁设置在基座中央,
外周壁沿着基座的边缘设置且包围内周壁,内周壁与外周壁垂直于基座,其中,基座、内周壁及外周壁组成一容置空间,且发射组件设置在容置空间内,多个第一线圈部围绕内周壁。
[0012]进一步地,第一线圈部包括由内而外层叠而成的第1圈线圈至第n圈线圈,n为大于1的正整数,每一线圈包括相对的两宽面以及两窄面,其中,两宽面垂直于所述基座的表面,两窄面平行于所述基座的表面。
[0013]本技术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所提供的无线充电的发射及接收感应线圈装置,其能通过“发射组件的第一线圈部是由扁平线绕制而成”以及“接收组件的第二线圈部是由扁平线绕制而成”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方案,以满足直流阻抗(DC Resistance,DCR)最小化,并且同时兼顾电感量(L)及质量因素(Q)等电性特征的优化。
[0014]为使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提供的附图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0015]图1A与图1B为现有技术的无线充电的发射及接收感应线圈装置中的线圈剖面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无线充电的发射及接收感应线圈装置的发射组件的俯视示意图。
[0017]图3是图2的III

III剖面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8]图4为图2的III

III剖面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无线充电的发射及接收感应线圈装置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无线充电的发射及接收感应线圈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是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技术所公开有关“无线充电的发射及接收感应线圈装置”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了解本技术的优点与效果。本技术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悖离本技术的构思下进行各种修改与变更。另外,本技术的附图仅为简单示意说明,并非依实际尺寸的描绘,事先声明。以下的实施方式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相关
技术实现思路
,但所公开的内容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2]应当可以理解的是,虽然本文中可能会使用到“第一”、“第二”、“第三”等术语来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主要是用以区分一元件与另一元件。另外,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或”,应视实际情况可能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任一个或者多个的组合。
[0023]另外,本技术全文中的“连接(connect)”是两个组件之间有实体连接且为直接连接或者是间接连接,且本技术全文中的“耦合(couple)”是两个组件之间彼此分离且无实体连接,而是藉由一组件之电流所产生的电场能量(electric field energy)激发另一组件的电场能量。
[0024]第一实施例
[0025]首先,参阅图2、图3及图5所示,图2为本技术的无线充电的发射及接收感应线圈装置的发射组件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图2的III

III剖面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无线充电的发射及接收感应线圈装置的示意图。首先,请先参阅图5所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的发射及接收感应线圈装置Z,包括发射组件1以及接收组件2。发射组件1包括磁性壳体10与第一线圈部11,接收组件2包括第二线圈部21。发射组件1与接收组件2相耦合,且发射组件1位于接收组件2下方,两者(发射组件1与接收组件2)之间相距一预定距离R,举例来说,如图5所示,发射组件1可设置在充电座内部,以使连接部12连接于充电座内部的电路板4。接收组件2可设置在手机内,以使连接部22连接于手机内的电路板3。当电源馈入充电座端的发射组件1之后,发射组件1的第一线圈部11因电磁感应发射出磁力线,并由手机内的接收组件2的第二线圈部21转换为感应电压,再进而对手机进行充电。
[0026]磁性壳体10的材料主要包括铁氧体,铁氧体主要具有隔磁屏蔽以及导磁降阻的功效。隔磁屏蔽是指降低向外散发的磁力线,减少对周围金属物体的影响,防止产生涡流和信号干扰。导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充电的发射及接收感应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的发射及接收感应线圈装置包括:一发射组件,包括一第一线圈部以及一磁性壳体,所述第一线圈部设置在所述磁性壳体上,且所述第一线圈部是由一扁平线绕制而成;以及一接收组件,包括一第二线圈部;其中,所述接收组件与所述发射组件相耦合,所述发射组件位于所述接收组件下方,所述发射组件与所述接收组件相距一预定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的发射及接收感应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圈部是由一扁平线绕制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的发射及接收感应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壳体包括一基座、一内周壁及一外周壁,所述内周壁设置在所述基座中央,所述外周壁沿着所述基座的边缘设置且包围所述内周壁,所述内周壁与所述外周壁垂直于所述基座,其中,所述基座、所述内周壁及所述外周壁组成一容置空间,且所述发射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第一线圈部围绕所述内周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充电的发射及接收感应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部包括由内而外层叠而成的第1圈线圈至第n圈线圈,n为大于1的正整数,每一所述线圈包括相对的两宽面以及两窄面,其中,所述两宽面垂直于所述基座的表面,所述两窄面平行于所述基座的表面。5.一种无线充电的发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硕国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禾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