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孔板内毛细连续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7563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孔板内毛细连续反应装置,包括孔板、盖板、注胶孔、毛细管、反应孔、电极;所述孔板上间隔地设置有多组反应孔;同一横排方向的反应孔通过横向毛细管连通,横向毛细管通过竖向毛细管连通;所述注胶孔固定安装在竖向毛细管的通路上;所述盖板活动盖设在孔板上表面,盖板侧面固定安装有多组电极,其中,当孔板和盖板相对时,盖板上每组电极放置于孔板上反应孔内。该装置,通过盖板上电极和孔板上反应孔内反应液直接的接触,当通过毛细管内注胶后,发生电路导通后,进行自动地合理安排设置发生反应,不仅能够实现自主安排或设计电路导通顺序,而且反应在反应孔内,能够保证整个反应环境的无污染,提高反应过程的精确度。确度。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孔板内毛细连续反应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微流控反应设备
,涉及一种孔板内毛细连续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泳是带电荷的物质在电场中的趋向运动,生物或医药领域中应用需要电泳的种类有很多,例如常见的核酸电泳,核酸电泳是进行核酸研究的重要手段,是核酸探针、核酸扩增和序列分析等技术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另外,毛细管电泳又称毛细电泳,是是一类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以高压直流电场为驱动力的新型液相分离技术,目前在进行实际的毛细电泳测试过程,根据实验目的不同,特别是面对进行多排多列组合的反应孔时,不同的需求和反应剂量,需要进行准确的不同电路的导通方向。
[0003]目前,基于扩散混合的原理,在进行微流体浓度流控反应时,通常对反应剂量及反应工序要求极高,如何有效地实现不同反应工序,在无污染、高质量的环境下进行有序进行一直是对微流控反应设备的研究和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微流控反应时,基于电泳和毛细原理,如何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孔板内毛细连续反应装置,包括孔板、盖板、注胶孔、毛细管、反应孔、电极;所述孔板上间隔地设置有多组反应孔;同一横排方向的反应孔通过横向毛细管连通,横向毛细管通过竖向毛细管连通;所述注胶孔固定安装在竖向毛细管的通路上;所述盖板活动盖设在孔板上表面,盖板侧面固定安装有多组电极,其中,当孔板和盖板相对时,盖板上每组电极放置于孔板上反应孔内。
[0005]作为改进,孔板上还包括多组辅助电极孔,每组单独地固定安装在孔板的端部一侧,每一组均与竖向毛细管相连通。
[0006]作为改进,所述孔板上的反应孔在排布结构上设置为96孔板结构,其中十二组横排,一排八组反应孔。
[0007]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孔板内毛细连续反应装置,通过盖板上电极和孔板上反应孔内反应液直接的接触,当通过毛细管内注胶后,发生电路导通后,进行自动地合理安排设置发生反应,不仅能够实现自主安排或设计电路导通顺序,而且反应在反应孔内,能够保证整个反应环境的无污染,提高反应过程的精确度。
[0008]同时,设置有辅助电极孔,固定安装在毛细管的一侧,通过与毛细管的直接导通,能够直接调整辅助电极孔的电路导通,避免反应过程中,当发生不需要的或失误的毛细管导通进行及时切换电路的应急技术方案,提高了生产质量,节约了成本。
[0009]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反应孔盖设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技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中:1、孔板;2、盖板;3、注胶孔;4、横向毛细管;5、反应孔;6、电极;7、辅助电极孔;8、竖向毛细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15]一种孔板内毛细连续反应装置,包括孔板1、盖板2、注胶孔3、毛细管4、反应孔5、电极6;所述孔板1上间隔地设置有多组反应孔5;同一横排方向的反应孔5通过横向毛细管4连通,横向毛细管4通过竖向毛细管8连通;所述注胶孔3固定安装在竖向毛细管8的通路上;所述盖板2活动盖设在孔板1上表面,盖板2侧面固定安装有多组电极6,其中,当孔板1和盖板2相对时,盖板2上每组电极6放置于孔板1上反应孔5内。
[0016]孔板1上还包括多组辅助电极孔7,每组单独地固定安装在孔板1的端部一侧,每一组均与竖向毛细管8相连通。所述孔板1上的反应孔5在排布结构上设置为96孔板结构,其中十二组横排,一排八组反应孔。
[0017]本技术的装置中,根据需要进行调整盖板2上的电极6,通过注胶孔3在毛细管4内放置胶水,实现电路的导通,将反应孔5内在电极6连通下进行发生反应。
[0018]当发生错误反应或电路导通出现异常时,可以通过辅助电极孔7的导通,直接进行应急处理,通过临近毛细管的直接开启或关闭,进行调整电路,完成反应过程。
[0019]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孔板内毛细连续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孔板(1)、盖板(2)、注胶孔(3)、毛细管(4)、反应孔(5)、电极(6);所述孔板(1)上间隔地设置有多组反应孔(5);同一横排方向的反应孔(5)通过横向毛细管(4)连通,横向毛细管(4)通过竖向毛细管(8)连通;所述注胶孔(3)固定安装在竖向毛细管(8)的通路上;所述盖板(2)活动盖设在孔板(1)上表面,盖板(2)侧面固定安装有多组电极(6),其中,当孔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振龙刘少卿邢红兵王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吉诺思美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