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变速器轴承润滑功能的离合器壳体
[0001]本技术涉及变速器轴承润滑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变速器轴承润滑功能的离合器壳体。
技术介绍
[0002]传统变速器内部的润滑方式一般为飞溅润滑,在变速器输入轴位置较高时,输入轴轴承通过浸油或飞溅润滑很难实现充分润滑;或在变速器输入轴转速较高时,轴承转速也较高,轴承润滑不充分,使得旋转产生的热量较多。
[0003]因此,如果轴承润滑不充分,使得轴承旋转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带走,从而引起轴承过热而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变速器由于变速器输入轴位置较高或转速较高,使得轴承旋转产生的热量无法及时带走,从而引起轴承过热而失效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变速器轴承润滑功能的离合器壳体。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具有变速器轴承润滑功能的离合器壳体,包括壳体本体以及设置在壳体本体上的输入轴轴承安装孔座和中间轴轴承安装孔座,所述输入轴轴承安装孔座设置在中间轴轴承安装孔座的上方,其特殊之处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变速器轴承润滑功能的离合器壳体,包括壳体本体(1)以及设置在壳体本体(1)上的输入轴轴承安装孔座(11)和中间轴轴承安装孔座(21),所述输入轴轴承安装孔座(11)设置在中间轴轴承安装孔座(21)的上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壳体本体(1)上的第一集油筋板(12)、第二集油筋板(19)和第三集油筋板(22);所述第一集油筋板(12)和第二集油筋板(19)均位于输入轴轴承安装孔座(11)的上方,且第一集油筋板(12)的下端和第二集油筋板(19)的下端之间存在距离,形成出油缺口;第一集油筋板(12)侧壁、第二集油筋板(19)侧壁和壳体本体(1)内壁之间形成第一集油区(13);所述输入轴轴承安装孔座(11)顶部沿径向设有第一进油通道(14),第一进油通道(14)的进口端与所述出油缺口连通,出口端与输入轴轴承安装孔座(11)的输入轴轴承安装孔(18)连通;所述输入轴轴承安装孔座(11)底部沿径向设有第一出油通道(15),第一出油通道(15)的进口端与输入轴轴承安装孔座(11)的输入轴轴承安装孔(18)连通,出口端开设于输入轴轴承安装孔座(11)外壁,第一出油通道(15)偏离输入轴轴承安装孔座(11)中心和中间轴轴承安装孔座(21)中心连线设置;所述第三集油筋板(22)位于中间轴轴承安装孔座(21)的上方,且第三集油筋板(22)的下端与中间轴轴承安装孔座(21)外壁连接;第三集油筋板(22)侧壁、壳体本体(1)内壁、输入轴轴承安装孔座(11)外壁和中间轴轴承安装孔座(21)外壁之间形成第二集油区(23);所述中间轴轴承安装孔座(21)顶部沿径向设有第二进油通道(24),第二进油通道(24)的进口端与第二集油区(23)连通,出口端与中间轴轴承安装孔座(21)的中间轴轴承安装孔(26)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变速器轴承润滑功能的离合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油通道(24)位于中间轴轴承安装孔座(21)顶部中心;所述第三集油筋板(22)与输入轴轴承安装孔座(11)分别位于中间轴轴承安装孔座(21)顶部中心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具有变速器轴承润滑功能的离合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油通道(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永灵,严鉴铂,刘义,陈少磊,高涛,殷崇一,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法士特汽车传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