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用户侧电能质量的智慧型治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7462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善用户侧电能质量的智慧型治理装置,包括外壳、前置板、电气元件和盖板,所述电气元件安装在前置板上,所述前置板置于外壳内部,所述盖板与外壳连接,将电气元件和前置板包裹在内;所述外壳包括盖合接板、方形槽、连接孔、卡接槽和进线孔,所述外壳为后端开口的长方形壳体,包括所述外壳开口端顶部和底部设有凸出的曲形盖合接板;在使用过程中,将低压电网的线路从进线孔插入,通过电线立柱固定电线线头,输出端与负载线路连接,转动两个调节旋钮,进行电流的检测和调节治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较好地解决了装置体型较大,内部元件布局不合理,散热效果不佳等问题。热效果不佳等问题。热效果不佳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善用户侧电能质量的智慧型治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电力电子
,具体为一种改善用户侧电能质量的智慧型治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申请号为CN201920359997.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能质量治理设备,所述电能质量治理设备包括机箱,散热风扇,固定在机箱内的隔板,安装在隔板上的功率单板、继电器单板、滤波单板以及散热器;机箱内的安装空间通过隔板分割成上下两层;功率单板和继电器单板设置在机箱内的上层安装空间,滤波单板、散热器以及散热风扇设置在机箱内的下层安装空间;散热器设置在功率单板的下方,滤波单板设置在继电器单板的下方,散热风扇安装在机箱的内侧壁上。
[0003]但是,目前大多数电能质量治理装置体型较大,内部元件布局不合理,散热效果不佳,本专利通过采用带有散热板的智能型治理装置,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改善用户侧电能质量的智慧型治理装置,用以解决装置体型较大,内部元件布局不合理,散热效果不佳等问题。
[0005]为了解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用户侧电能质量的智慧型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前置板(2)、电气元件(3)和盖板(4),所述电气元件(3)安装在前置板(2)上,所述前置板(2)置于外壳(1)内部,所述盖板(4)与外壳(1)连接,将电气元件(3)和前置板(2)包裹在内;所述外壳(1)包括盖合接板(101)、方形槽(102)、连接孔(103)、卡接槽(104)和进线孔(105),所述外壳(1)为后端开口的长方形壳体,包括所述外壳(1)开口端上下设有凸出的曲形盖合接板(101);所述外壳(1)顶部设有一进线孔(105),所述外壳(1)前端设有一方形槽(102),所述外壳下端设有一方形通槽为卡接槽(104),所述外壳(1)右侧底部设有一通孔为连接孔(1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用户侧电能质量的智慧型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4)包括第一继电器槽(401)、第一数字屏槽(402)、第一控制板器槽(403)、第一旋钮孔(404)和第一滤波器槽(405);所述盖板(4)为长方体板形结构,所述盖板(4)前端面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盖板(4)顶部设有向后端伸出的支板,所述顶部支板上设有半圆通孔,所述第一滤波器槽(405)为所述盖板(4)上部设有第一滤波器槽(405),且该第一滤波器槽(405)为方形,为所述盖板(4)中部设有第一控制板器槽(403),该第一滤波器槽(405)为一通孔,所述第一继电器槽(401)位于第一控制板器槽(403)的左边,所述第一数字屏槽(402)位于第一继电器槽(401)的下方,所述第一旋钮孔(404)对称分布在盖板(4)的前端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善用户侧电能质量的智慧型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元件(3)包括电线立柱(301)、继电器(305)、数字显示屏(306)和调节旋钮(308);所述电线立柱(301)对称分布在盖板(4)的后端面两侧,所述电线立柱(301)通过螺栓与盖板(4)连接,所述继电器(305)安装在第一继电器槽(401)中,所述数字显示屏(306)安装在第一数字屏槽(402)上,所述调节旋钮(308)对称安装在第一旋钮孔(404)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善用户侧电能质量的智慧型治理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明曾秋楣苏振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唯电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