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客车用前端骨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7403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轨道客车用前端骨架,包括:后圈梁,其为弧形;第一后支撑梁,其支撑在所述后圈梁一端;第二后支撑梁,其支撑在所述后圈梁另一端,并与所述第一后支撑梁和所述后圈梁形成“n”型骨架结构;第一前支撑梁,其为弧形,且一端连接所述后圈梁一侧;第二前支撑梁,其为弧形,且一端连接所述后圈梁另一侧;门侧梁,其为弧形,一端支撑在所述后圈梁上,位于所述第一前支撑梁和所述第二前支撑梁之间;横梁,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前支撑梁和所述门侧梁之间;门上横梁,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前支撑梁和所述门侧梁之间,并具有增强结构,能够保证横梁强度和焊接精准度。梁强度和焊接精准度。梁强度和焊接精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客车用前端骨架


[0001]本技术涉及轨道客车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客车用前端骨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动车组的时速已达到300公里以上速度级,轨道客车的高速运行必然对车体结构提出更高的综合设计要求。
[0003]目前,前端骨架为不锈钢焊接而成,焊接量较大,焊后变形较大,尺寸与外形公差要求严格,组焊时需使用组焊工装,保证各个零件尺寸位置关系,整体组焊后再安装前端骨架玻璃钢外罩,实现功能。
[0004]现有地铁轨道客车前端骨架门上横梁结构形式单一,与逃生门连接点薄弱,强度不好,影响车门运行的平稳性;门上横梁与玻璃钢外罩连接处为斜面,影响安装的紧固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轨道客车用前端骨架门上横梁,具有增强结构,能够保证横梁强度、安装稳固性和焊接精准度。
[0006]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轨道客车用前端骨架,包括:
[0008]后圈梁,其为弧形;
[0009]第一后支撑梁,其支撑在所述后圈梁一端;
[0010]第二后支撑梁,其支撑在所述后圈梁另一端,并与所述第一后支撑梁和所述后圈梁形成“n”型骨架结构;
[0011]第一前支撑梁,其为弧形,且一端连接所述后圈梁一侧;
[0012]第二前支撑梁,其为弧形,且一端连接所述后圈梁另一侧;
[0013]门侧梁,其为弧形,一端支撑在所述后圈梁上,位于所述第一前支撑梁和所述第二前支撑梁之间;
[0014]横梁,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前支撑梁和所述门侧梁之间;
[0015]门上横梁,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前支撑梁和所述门侧梁之间,并具有增强结构,能够保证横梁强度和焊接精准度;
[0016]多个增强筋,其设置在所述后圈梁和前支撑架之间,能够保证前端骨架的稳定性。
[0017]优选的是,所述门上横梁包括:
[0018]底板;
[0019]多个弯形板,其截面为“L”形,间隔设置在所述底板上;
[0020]多个补板,其设置在所述弯形板和所述底板之间,形成具有多个间隔方槽的盒状结构。
[0021]优选的是,所述底板为楔形板。
[0022]优选的是,还包括补强座,其设置在所述弯形板上,位于所述门上横梁一端。
[0023]优选的是,还包括加强筋,其设置在所述弯形板上,能够增加门上横梁与安装罩的接触面积。
[0024]优选的是,还包括多个楔形块,其设置在所述方槽内。
[0025]优选的是,还包括多个圆弧对接片,其设置在所述后圈梁和所述后支撑梁之间。
[0026]优选的是,所述补强座截面为三角形。
[0027]优选的是,所述后圈梁上具有多个“F”形夹子,用于夹紧圈梁和/或工装。
[0028]有益效果
[0029]本技术提供的轨道客车用前端骨架门上横梁具有增强结构,能够保证横梁强度、安装稳固性和焊接精准度。
[0030]本技术在现有前端骨架的基础上,改进门上横梁结构,在端部开口处增加补板,并将加强筋贯穿于上下底板焊接,与门立柱连接处增加补强座,达到强度要求;在弯板里层增加楔形块,保证安装面为平面,满足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轨道客车用前端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门上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门上横梁的后视图。
[0034]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前端骨架组焊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中”、“上”、“下”、“横”、“内”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7]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8]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轨道客车用前端骨架包括:轨道客车用前端骨架,包括:后圈梁110、第一后支撑梁120、第二后支撑梁130、第一前支撑梁140、第二前支撑梁150、门侧梁160、横梁170、门上横梁180和多个增强筋190。
[0039]其中,后圈梁110为弧形;第一后支撑梁120支撑在后圈梁110一端;第二后支撑梁
130支撑在后圈梁110另一端,并与第一后支撑梁120和后圈梁110形成“n”型骨架结构。
[0040]第一前支撑梁140为弧形,且一端连接后圈梁110的一侧;第二前支撑梁150为弧形,且一端连接后圈梁110另一侧;门侧梁160为弧形,一端支撑在后圈梁110上,位于第一前支撑梁120和第二前支撑梁之130间。
[0041]横梁170设置在第一前支撑梁120和门侧梁160之间;门上横梁180设置在第二前支撑梁150和门侧梁160之间,并具有增强结构,能够保证横梁强度和焊接精准度;多个增强筋190设置在后圈梁110和前支撑140架之间,能够保证前端骨架的稳定性。
[0042]如图2所示,门上横梁180包括:底板181、多个弯形板182和补板183,
[0043]底板181;多个弯形板182的截面为“L”形,间隔设置在底板181上;多个补板183设置在弯形板182和底板181之间,形成具有多个间隔方槽的盒状结构。
[0044]作为一种优选,底板181为楔形板。
[0045]在另一实施例中,还包括补强座184,设置在弯形板182上,位于所述门上横梁180一端。作为一种优选,补强座截面为三角形。
[0046]在另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加强筋185,其设置在弯形板182上,能够增加门上横梁与安装罩的接触面积,多个楔形块186,其设置在方槽内。
[0047]如图3

4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多个圆弧对接片111,其设置在所述后圈梁110和后支撑梁之间。在另一实施例中,后圈梁110上具有多个“F”形夹子112,用于夹紧圈梁和/或工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客车用前端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圈梁,其为弧形;第一后支撑梁,其支撑在所述后圈梁一端;第二后支撑梁,其支撑在所述后圈梁另一端,并与所述第一后支撑梁和所述后圈梁形成“n”型骨架结构;第一前支撑梁,其为弧形,且一端连接所述后圈梁一侧;第二前支撑梁,其为弧形,且一端连接所述后圈梁另一侧;门侧梁,其为弧形,一端支撑在所述后圈梁上,位于所述第一前支撑梁和所述第二前支撑梁之间;横梁,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前支撑梁和所述门侧梁之间;门上横梁,其设置在所述第二前支撑梁和所述门侧梁之间,并具有增强结构,能够保证横梁强度和焊接精准度;多个增强筋,其设置在所述后圈梁和前支撑架之间,能够保证前端骨架的稳定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客车用前端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上横梁包括:底板;多个弯形板,其截面为“L”形,间隔设置在所述底板上;多个补板,其设置在所述弯形板和所述底板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淑晶陈星葛文根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冠信瑞达轨道客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