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万孟凡专利>正文

一种手持通讯产品固定吊饰物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7338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持通讯产品固定吊饰物的结构包括通讯装置,所述通讯装置包括通讯主机,所述通讯主机的右下端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凹槽、推块、第一滑槽、第一滑块、第一弹簧、铰接杆、第二滑槽、第二滑块、第二固定块、第二凹槽、第一槽口、第一卡槽、第一固定板,圆杆和限位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通讯产品固定吊饰物的结构大多数设计的比较简单,但是将吊饰物固定起来可能就比较繁琐,需要人们将吊饰物的挂耳不进行塞进,由于大多数的吊饰物是由线进行连接有的,粗细不定,当挂耳的地方比较粗时,可能就不是很方便塞入进行固定的问题,提高了易用性,同时操作比较简单便捷。作比较简单便捷。作比较简单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持通讯产品固定吊饰物的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固定吊饰物结构
,具体为一种手持通讯产品固定吊饰物的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子技术不断的提高,手持通讯产品已经渐渐的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中,由于手持通讯产品一般设计的比较单调,人们一般喜欢在上面加强一些吊饰物,以求更美观,因此可知现在的手持通讯产品固定吊饰物的结构基本满足人们需求,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0003]问题一:现有的通讯产品固定吊饰物的结构大多数设计的比较简单,但是将吊饰物固定起来可能就比较繁琐,需要人们将吊饰物的挂耳不进行塞进,由于大多数的吊饰物是由线进行连接有的,粗细不定,当挂耳的地方比较粗时,可能就不是很方便塞入进行固定,操作比较费力。
[0004]问题二:现有的通讯产品固定吊饰物的结构大多数都是开口的,可能会进入灰尘,长期使用,可能还对通讯设备造成影响,而且现在的大多数吊饰物的粗细不同,当挂耳比较细的时候容易晃动,手持不方便,可能还会影响美观,因此亟需一种手持通讯产品固定吊饰物的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通讯产品固定吊饰物的结构,包括通讯装置(100),所述通讯装置(100)包括通讯主机(110),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主机(110)的右下端设置有调节装置(200),所述调节装置(200)包括第一凹槽(210)、推块(220)、第一滑槽(230)、第一滑块(240)、第一弹簧(250)、铰接杆(261)、第二滑槽(262)、第二滑块(263)、第二固定块(264)、第二凹槽(270)、第一槽口(271)、第一卡槽(272)、第一固定板(273),圆杆(280)和限位块(281),所述通讯主机(110)的右下端开设有第一凹槽(210),且第一凹槽(210)的内部上下两侧开设有第一滑槽(230),所述第一滑槽(23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240),所述第一凹槽(210)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推块(220),且推块(220)的下侧固定安装在第一滑块(240)的顶部,所述推块(220)的底部固定安装第一固定块(260),所述第一滑块(240)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一弹簧(250),且第一弹簧(250)的右端焊接在推块(220)的左端,所述第一弹簧(250)的左端焊接在第一凹槽(210)的左端内壁,所述通讯主机(110)的右远离第一凹槽(210)的底端开设有第二凹槽(270),且第二凹槽(270)的中部开设有第一槽口(271),所述第二凹槽(270)的底端内壁开设有第一卡槽(272),所述第二凹槽(270)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圆杆(280),且圆杆(280)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块(264),所述第一凹槽(210)的下侧设置有铰接杆(261),且铰接杆(261)的顶端通过转轴活动安装在第一固定块(260)的底端,所述铰接杆(261)的底端通过转轴活动安装在第二固定块(264)的顶端,所述通讯主机(110)的右下端开设有与圆杆(280)相互配合的第二滑槽(262),且第二滑槽(262)的内部两端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263),所述第二滑块(263)的左侧固定安装在第二固定块(264)的右侧,所述通讯主机(1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丘东辉万孟凡
申请(专利权)人:万孟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