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和控制移动终端的音频信号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04944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05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移动终端和控制移动终端的音频信号的方法。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听筒;前出音孔,与所述听筒连通;后出音孔,与所述听筒之间通过后出音通道连通,所述后出音孔设置在所述移动终端的背面;音频编解码器和超声处理引擎,所述超声处理引擎经由所述音频编解码器所述听筒电连接;微阀门,设置在所述后出音通道处,所述微阀门的开孔可调节。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有效地防止了终端在通话过程中的声音泄露,实现了信息保密,同时保证了通话质量,解决了其他附加设备的损坏的问题,保护了人身健康。保护了人身健康。保护了人身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终端和控制移动终端的音频信号的方法


[0001]本公开涉及音频处理
,尤其涉及移动终端和控制移动终端的音频信号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通讯科技的日益发展,手机等终端设备已经成为了现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们的不可缺少的必需品,给人们与亲朋好友,同事等之间的联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0003]现在人们在用手机通话的过程中,尤其是有听力障碍的人,声音调小了听不清楚对方说话,声音调大了,电话内容泄漏到周围,被周围人听到后,泄露信息,为了防止信息泄露采取了很多办法,例如,利用耳机,将耳机塞入耳道内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通话的清晰度,减少了声音泄漏到耳朵外部。但是,无论是使用有线耳机还是无线蓝牙耳机,都存在携带不方便,线缆容易折断,耳机容易伤害耳道,鼓膜,导致听力下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和控制移动终端的音频信号的方法。
[0005]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听筒;前出音孔,与所述听筒连通;后出音孔,与所述听筒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听筒;前出音孔,与所述听筒连通;后出音孔,与所述听筒之间通过后出音通道连通,所述后出音孔设置在所述移动终端的背面;音频编解码器和超声处理引擎,所述超声处理引擎经由所述音频编解码器与所述听筒电连接;微阀门,设置在所述后出音通道处,所述微阀门的开孔可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听筒固定在所述移动终端内部并设置在所述前出音孔和所述后出音孔之间,所述听筒包括振膜,所述振膜与所述前出音孔之间设有前出音通道,所述听筒还包括磁钢,所述磁钢面向所述后出音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出音孔设置在所述移动终端的背面的靠近所述顶端的位置处,所述微阀门的第一侧面对所述磁钢,所述微阀门的第二侧面对所述后出音孔,其中,通过调节所述微阀门的开孔大小,以调节由所述听筒输出到所述后出音孔的音频信号的振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一麦克风,设置在所述移动终端的背面上,其中,所述超声处理引擎经由所述音频编解码器电连接到所述第一麦克风。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防尘网,设置在所述微阀门和所述后出音孔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二麦克风,所述第二麦克风设置在所述移动终端的顶部。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麦克风设置在所述移动终端的背面上的靠上居中位置处。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出音孔设置在所述移动终端的顶面和正面的交界位置处、顶部、底部或正面。9.一种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修禄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