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机械用钢筋拉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机械
,具体为一种建筑机械用钢筋拉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在的建筑大部分都是以钢筋为骨架,通过水泥混凝土浇筑而成,在建筑拆除时,会拆出大量的钢筋,这些钢筋大部分可以再次利用,防止造成资源的浪费。现在的建筑机械用钢筋拉直装置基本满足人们需求,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0003]传统的钢筋拉直一般是人工通过捶打或拽拉将钢筋一点一点的拉直,使得效率低,浪费人力,且不易将弯曲的钢筋完全拉直,建筑拆除后的钢筋表面还会有大量的水泥混凝土块,人工清除也较慢,且不易将表面的杂物完全去除。因此亟需一种建筑机械用钢筋拉直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机械用钢筋拉直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的钢筋拉直一般是人工通过捶打或拽拉将钢筋一点一点的拉直,使得效率低,浪费人力,且不易将弯曲的钢筋完全拉直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机械用钢筋拉直装置,包括钢筋拉直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机械用钢筋拉直装置,包括钢筋拉直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拉直装置主体(1)的中部设置有拉直机构,且拉直机构包括第一滑块(311)、第一丝杆(312)和第一转盘(313),所述钢筋拉直装置主体(1)的中部开设有第一滑槽(2),且第一滑槽(2)内卡合有第一滑块(311),所述第一滑块(311)的中部拧合有第一丝杆(312),且第一滑块(311)的中部开设有与第一丝杆(312)相互配合的螺纹孔,所述第一丝杆(312)的左端嵌入在钢筋拉直装置主体(1)的左端,且第一丝杆(312)的左端焊接有限位块,所述钢筋拉直装置主体(1)的左端开设有与限位块相互配合的圆槽,且第一丝杆(312)的右端贯穿钢筋拉直装置主体(1)的右端并延伸至钢筋拉直装置主体(1)的外部,所述钢筋拉直装置主体(1)的右端开设有与第一丝杆(312)相互配合的圆槽,且第一丝杆(312)的右端焊接有第一转盘(313),所述第一滑块(311)上设置有加紧机构,且加紧机构包括第二滑块(511)、夹块(512)、第二丝杆(513)和第二转盘(514),所述第一滑块(31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4),且第二滑槽(4)的前后两端皆卡合有第二滑块(511),所述第二滑块(511)的内侧焊接有夹块(512),且第二滑块(511)的中部拧合有第二丝杆(51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海华,倪士勇,郭军,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