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7187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筒灯,属于照明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灯体外壳、设置在灯体外壳内的光源组件、罩设在光源组件发光部外的反光杯、设置在灯体外壳口部用于调节光线照射角度的出光组件、以及设置在反光杯与出光组件之间的反光件,光源组件发出的光线在反光杯聚拢经反光件后从出光组件处射出。过在灯体外壳内社会有光源组件、以及罩设在光源组件发光部外的反光杯,通过设置在灯体外壳口部处的出光组件对从反光杯内射出的光线角度进行调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筒灯,光源组件发出的光线在反光杯聚拢经反光件后从出光组件处射出,防止在在反光杯与出光组件之间发生漏光,提高了筒灯的出光效率,使筒灯的使用更方便。使筒灯的使用更方便。使筒灯的使用更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筒灯


[0001]本技术属于照明设备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筒灯。

技术介绍

[0002]在家居或者店铺装修时经常会用到筒灯,筒灯是一种可以嵌设于天花板穿孔中的照明灯具,它的最大特点就是能保持建筑装饰的整体统一与完美,其具有隐蔽式设置的特点能充分满足室内装潢空间运用的要求。在筒灯使用时经常会需要将筒灯的实际照射角度倾斜设置来满足照明需求,这时候由于筒灯内部结构与空间的限制会造成实际照射角与光源的照射不一致的问题,导致光线在从筒灯的反光杯进入反光罩时会发生漏光,影响筒灯的出光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筒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筒灯在实际照射角与光源的照射不一致时发生漏光影响筒灯的出光率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筒灯,包括灯体外壳、设置在灯体外壳内的光源组件、罩设在所述光源组件发光部外的反光杯、设置在所述灯体外壳口部用于调节光线照射角度的出光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反光杯与所述出光组件之间的反光件,所述光源组件发出的光线在所述反光杯聚拢经所述反光件后从所述出光组件处射出。
[0005]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出光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灯体外壳口部用于调节照射角度的反光罩、以及盖设在反光罩的入口处的出光透镜,所述出光透镜通过所述反光件压紧固定在所述反光罩的入口处。
[0006]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反光罩的入口处还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出光透镜的安装平面,所述安装平面抵靠在所述出光透镜的侧面,所述安装平面的周圈还设置有多个用于定位出光透镜位置的定位结构。
[0007]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定位结构为至少两个设置在所述反光罩的入口处且位于所述出光透镜的周圈的卡装凸起。
[0008]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反光件包括位于所述反光罩与反光杯之间的反光片体、设置在反光片体上用于将反光片体固定在反光罩上的安装部、以及设置反光片体上用于将出光透镜压紧固定的压紧部。
[0009]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反光片体上依次设置有多个反光平面,多个所述反光平面均绕所述出光透镜的周圈设置。
[0010]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安装部为设置在所述反光片体侧面的固定翅片,所述固定翅片上还设置有用于紧固件通过的安装过孔,所述反光罩上还设置有用于支撑固定所述固定翅片的支撑凸台。
[0011]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压紧部为设置在所述反光片体靠近出光透镜一侧的
压紧翅片,所述压紧翅片抵靠在出光透镜侧面。
[0012]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反光片体与所述固定翅片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反光片体与所述压紧翅片也为一体成型结构。
[0013]本技术提供的筒灯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灯体外壳内社会有光源组件、以及罩设在光源组件发光部外的反光杯,通过设置在灯体外壳口部处的出光组件对从反光杯内射出的光线角度进行调节,并且在反光杯与出光组件之间的间隙处还设置有反光件。本技术筒灯,光源组件发出的光线在反光杯聚拢经反光件后从出光组件处射出,防止在在反光杯与出光组件之间发生漏光,提高了筒灯的出光效率,使筒灯的使用更方便。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筒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筒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采用的反光罩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采用的反光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灯体外壳;2、光源组件;3、反光杯;4、出光组件;41、反光罩;42、出光透镜;43、卡装凸起;44、支撑凸台;5、反光件;51、反光片体;52、压紧翅片;53、固定翅片;54、反光平面;55、安装过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现对本技术提供的筒灯进行说明。筒灯,包括灯体外壳1、设置在灯体外壳1内的光源组件2、罩设在光源组件2发光部外的反光杯3、设置在灯体外壳1口部用于调节光线照射角度的出光组件4、以及设置在反光杯3与出光组件4之间的反光件5,光源组件2发出的光线在反光杯3聚拢经反光件5后从出光组件4处射出。
[0022]本实施例提供的筒灯,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灯体外壳1内社会有光源组件2、以及罩设在光源组件2发光部外的反光杯3,通过设置在灯体外壳1口部处的出光组件4对从反光杯3内射出的光线角度进行调节,并且在反光杯3与出光组件4之间的间隙处还设置有反光件5。本技术筒灯,光源组件2发出的光线在反光杯3聚拢经反光件5后从出光组件4处射出,防止在在反光杯3与出光组件4之间发生漏光,提高了筒灯的出光效率。
[0023]作为本技术提供的筒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4,出光组件4包括设置在灯体外壳1口部用于调节照射角度的反光罩41、以及盖设在反光罩41的入口处的出光透镜42,出光透镜42通过反光件5压紧固定在反光罩41的入口处。出光透镜42的设
置可以对反光杯3内射出的光线进行折射,使筒灯发出的光线更加柔和,并且出光透镜42盖设在反光罩41的入口处,光线在经过出光透镜42的折射后再进入到反光罩41内,反光罩41的设置使筒灯发出的光线更加明亮。
[0024]作为本技术提供的筒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及图3,反光罩41的入口处还设置有用于安装出光透镜42的安装平面,安装平面抵靠在出光透镜42的侧面,安装平面的周圈还设置有多个用于定位出光透镜42位置的定位结构。安装平面与定位结构的设置使出光透镜42与反光罩41之间的安装固定更加紧密牢固,防止出光透镜42与反光罩41之间发生漏光,并且也使筒灯的各部件在组装时更加快捷方便。
[0025]作为本技术提供的筒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3,定位结构为至少两个设置在反光罩41的入口处且位于出光透镜42的周圈的卡装凸起43。卡装凸起43的设置使出光透镜42的安装定位更加方便,同时卡装凸起43与反光罩41为一体结构,使卡装凸起43的设置更加牢固。
[0026]作为本技术提供的筒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及图4,反光件5包括位于反光罩41与反光杯3之间的反光片体51、设置在反光片体51上用于将反光片体51固定在反光罩41上的安装部、以及设置反光片体51上用于将出光透镜42压紧固定的压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筒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体外壳、设置在灯体外壳内的光源组件、罩设在所述光源组件发光部外的反光杯、设置在所述灯体外壳口部用于调节光线照射角度的出光组件、以及设置在反光杯与出光组件之间的反光件,所述光源组件发出的光线在反光杯聚拢经反光件后从所述出光组件处射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灯体外壳口部用于调节照射角度的反光罩、以及盖设在反光罩的入口处的出光透镜,所述出光透镜通过所述反光件压紧固定在所述反光罩的入口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罩的入口处还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出光透镜的安装平面,所述安装平面抵靠在所述出光透镜的侧面,所述安装平面的周圈还设置有多个用于定位出光透镜位置的定位结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为至少两个设置在所述反光罩的入口处且位于所述出光透镜的周圈的卡装凸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金华陈小波傅明燕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立达信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