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帘扣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702 阅读:4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窗帘扣环的特征是按移动环圈周表面大小套着的卷带为弹性卷带,卷带两端部形成的各支承片互相错位交叉,在轴芯方向嵌合两端部形成的各凹状嵌入槽,在开放方向止退两端部形成的各止退段部,各支承片及各止退段部被止退在同一圆周上,能有效地防止卷带的各支承片在开放方向的分离;而且在各支承片形成的各悬挂孔上钩住挂钩和环等悬挂工具,可阻止卷带各支承片在开放方向的分离。(*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在窗框、墙壁、墙顶上安装导轨,在导轨上吊挂窗帘及银幕幕布时使用的扣环。现有的结构第1例,吊挂上述那样窗帘时使用的扣环是将金属悬挂环旋合在环状木制移动环圈上,通过钩子将窗帘上端边缘部吊挂于安装在移动环圈中的悬挂环上。第2例,日本《公开实用新案公报》(平5-9383)上公开了一项在移动环圈周表面套着合成树脂扣环,该扣环的两端部互相错开重叠,两端部形成的突起和凹孔互相止退,在两端部重叠的悬挂孔中吊挂窗帘的上端边缘部。在第1例中,由于扣环是将金属悬挂环旋合在环状木制移动环圈上,因此窗帘开关时所产生的负荷和振动都集中在悬挂环的旋合部分,这时产生的应力往往会使旋合悬挂环的木制移动环圈表面部分发生龟裂,使用中有木制移动环圈断裂、悬挂环脱落的问题。在第2例中,由于扣环是将扣环两端部互相错开重叠,突起和凹孔互相止退,因此窗帘开关时产生的应力在扣环变形时,扣环两端部形成的突起和凹孔的咬合量逐渐缩小,并且由于扣环两端部在开放方向有回复力的作用,使扣环两端部容易分离。因此要在扣环两端部重叠形成的悬挂孔中钩住挂钩,防止扣环两端部分离就需要整体安装部件多,安装作业麻烦且费时,有制作成本高的问题。本技术是根据上述存在的问题将套在移动环圈上的卷带两端部互相错位交叉,通过互相止退两端部形成的各止退部,能牢牢地连接固定卷带的两端部,为吊挂工具提供一个可靠性高的窗帘扣环。解决问题的手段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扣环,其特征是按移动环圈周表面大小套着的卷带为弹性卷带,在卷带的开放侧两端部,对着卷带的开放方向形成相互止退的各止退部。权利要求2是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扣环,其特征是卷带开放侧两端部间隔距离比移动环圈周表面的间距为狭,卷带开放侧两端部在径向可以扩大和缩小。权利要求3是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窗帘扣环,其特征是在卷带的开放侧两端部上的止退部为对着卷带开放方向形成相互止退的各止退片。权利要求4是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窗帘扣环,其特征是在卷带开放侧两端部上的止退部为对着卷带轴芯方向形成互相嵌合的各嵌入凹部。权利要求5是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窗帘扣环,其特征是在卷带开放侧两端部上的止退部为对着卷带开放方向形成相互止退的各止退段部。权利要求6是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窗帘扣环,其特征是在卷带开放侧两端部上突出的各止退片相对面中的孔部形成钩住悬挂物的悬挂部。作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扣环,是在移动环圈的周表面套着卷带,弹性卷带抵抗弹力使卷带两端部径向收缩,卷带两端部形成的各止退部在轴芯方向互相错位交叉,在开放方向相互止退,由于在止退各止退部方向上卷带的回复力作用,维持了相互止退状态,有效地防止了卷带两端部在开放方向的分离。权利要求2是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扣环的作用合并,将卷带开放侧两端部间隔距离在径向扩张到比移动环圈周表面间距为宽的状态下套嵌入移动环圈周表面,由于卷带的弹性作用,卷带两端部间隔距离仍回复到比移动环圈周表面间距为狭的自然状态,即使卷带各止退部解除了止退,卷带也不会从移动环圈中脱落,可防止丢落的发生。权利要求3是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窗帘扣环作用合并,卷带的两端部在轴芯方向相互错位交叉,在开放方向相互止退形成各止退片,由于各止退片在被止退的方向上卷带的回复力作用,维持了相互止退状态,因此能有效地防止卷带的两端部在开放方向分离。权利要求4是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窗帘扣环的作用合并,卷带的两端部在轴芯方向相互错位并叉,在轴芯方向互相嵌合两端部形成各嵌入凹部,卷带两端部在同一圆周上被止退,由于在止退方向上卷带的回复力作用,维持了相互止退状态,因此能有效地防止卷带两端部在开放方向分离。权利要求5是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窗帘扣环的作用合并,卷带两端部互相错位交叉,在开放方向相互止退形成各止退段部,在同一圆周上各止退段部被止退,由于各止退段部在止退方向上卷带的回复力作用,维持了相互止退状态,因此能有效地防止卷带两端部在开放方向分离。权利要求6是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窗帘扣环的作用合并,卷带两端部形成的各止退片互相错位交叉并相互止退,将各突出的止退片相对面中的孔部连通,然后在各止退片形成的孔部钩住如挂钩和环等的悬挂工具,能有效地防止由于悬挂工具使卷带两端部形成的各止退片在开放方向分离。专利技术效果本技术是将套嵌在移动环圈上的卷带两端部互相交叉,在开放方向止退两端部形成的各止退部。止退部在被止退方向由于卷带回复力作用维持了止退状态,有效地防止了卷带两端部在开放方向分离。而且卷带的两端部互相错位交叉止退,可省去现有结构中第1例里那种旋合固定悬挂环的工序,卷带安装简单方便,且比现有结构中第2例里止退固定扣环的结构更合理,能牢牢地连结固定卷带的两端部,获得可靠性较高的吊挂工具。本技术在轴芯方向嵌合卷带两端部形成的各嵌入凹部,两端部形成的各止退部或各止退片在同一圆周上被止退,两端部形成的各止退段部在同一圆周上被止退,通过卷带的回复力维持各部的止退状态,因此能有效地防止卷带的两端部在开放方向分离。而且由于卷带两端部间隔距离比移动环圈周表面间距为狭,由于卷带的回复力作用,即使松开卷带两端部,卷带也不会从移动环圈上脱落,可防止丢落的发生。而且在卷带各止退片形成的各孔部中钩住挂钩、环等悬挂工具,能有效地防止由于幕体移动时所产生的负荷和振动及由于悬挂工具使卷带两端部形成的各止退片在开放方向的分离,获得适合吊挂幕体的高强度的吊挂工具。实施例第1实施例窗帘扣环,如图所示,在环状移动环圈周表面套着卷带,卷带开放侧两端部在轴芯方向相互错位交叉进行止退。在附图说明图1、图2、图3中,该窗帘扣环1是包括套在环状形成的移动环圈2周表面的卷带3,该卷带3由合成树脂制成,卷带3开放侧两端部形成左右支承片3b,支承片3b在轴向互相错位交叉重叠,而且卷带3开放侧两端部形成的各凹状嵌入槽3c,在轴芯方向嵌合3c,开放侧两端部形成各止退段部3d,在开放方向止退3d。上述移动环圈2是由如金属、木材、合成树脂等硬质材料构成环圈本体2a,根据套在导轨4外周表面的大小形状形成环圈本体2a。由如金属、木材、合成树脂等硬质材料构成实心或空心导轨4,环圈本体2a的内径尺寸比导轨4的外径尺寸要大,如导轨4的外形是圆形、椭圆形、四角形等,则环圈本体2a就要形成与其相对应的形状。前述卷带3是由如聚缩醛、聚碳酸酯、聚氯乙烯、聚乙烯等具有弹性的硬质树脂构成Ω形的卷带本体3a,根据套在移动环圈2周表面大小形状形成卷带本体3a,使卷带本体3a开放侧两端部间隔距离比移动环圈2周表面间距为狭,同时使卷带本体3a的全长能围绕移动环圈2的周表面,按能互相错位交叉的长度及幅度形成卷带本体3a的开放侧两端部,在卷带本体3a的开放侧两端部将各支承片3b在垂直方向延长一点,使各支承片3b对着卷带本体3a的轴中心互相错位偏心,同时在各支承片3b的中央开孔3e,吊挂挂钩6或环7,形成悬挂孔3e。在卷带本体3a的开放侧两端部轴芯方向相对面切割成各凹状嵌入槽3c,根据卷带本体3a在轴芯方向嵌合的大小形状形成各凹状嵌入槽3c,在各支承片3b的偏心侧连结部对着卷带本体3a的开放方向相对面切割成各止退段部3d,根据卷带本体3a在开放方向的互相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窗帘扣环,包括套在环状移动环圈周表面的卷带,在卷带一端有钩住悬挂物的悬挂部,其特征是按移动环圈周表面大小套着的卷带为弹性卷带,在卷带的开放侧两端部,对着卷带的开放方向形成相互止退的各止退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窗帘扣环,包括套在环状移动环圈周表面的卷带,在卷带一端有钩住悬挂物的悬挂部,其特征是按移动环圈周表面大小套着的卷带为弹性卷带,在卷带的开放侧两端部,对着卷带的开放方向形成相互止退的各止退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扣环,其特征是卷带开放侧两端部间隔距离比移动环圈周表面的间距为狭,卷带开放侧两端部在径向可以扩大和缩小。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窗帘扣环,其特征是在卷带的开放侧两端部上的止退部为对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松力王凯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三进装潢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