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的空调为减小直吹给人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空调的出风口处一般都设有扫风组件,现有的扫风组件主要分为两大类,即手动扫风组件、电动扫风组件。扫风组件通过固定机构与出风口固定连接,现有的固定机构多为卡扣、卡槽,但部分卡扣、卡槽的结构不合理,使得扫风组件安装容易但拆卸较为困难,且扫风组件与出风口的安装位置不准确、固定不牢固;另现有的扫风组件与空调出风口之间没有限位调节机构,扫风组件中的扫风叶片过度旋转后与扫风组件中的其他部件碰撞,影响扫风组件的使用寿命;此外手动扫风组件调节扫风叶片的旋转角度的过程中,由于没有限位调节机构去参考,调整过程费时费力,且调整调整完成后没有限位,不易保证扫风叶片调节后位置的稳定。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扫风组件(1)、空调壳体,所述空调壳体上设有出风口(2),所述扫风组件(1)包括多个扫风叶片(1
‑
1)、第一连动杆(1
‑
2)、第一安装板(1
‑
3),多个所述扫风叶片(1
‑
1)间隔的沿所述第一安装板(1
‑
3)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多个所述扫风叶片(1
‑
1)之间相互平行,多个所述扫风叶片(1
‑
1)均与所述第一连动杆(1
‑
2)连接,所述第一连动杆(1
‑
2)带动所述扫风叶片(1
‑
1)沿轴向转动,所述第一安装板(1
‑
3)通过固定机构与所述出风口(2)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扫风叶片(1
‑
1)的下端设有固定轴(1
‑
4),所述固定轴(1
‑
4)的中部位置设有连接部(1
‑4‑
1),所述连接部的下端设有锥形头(1
‑4‑
2),所述锥形头(1
‑4‑
2)的下端沿其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多个第一凹槽(1
‑4‑2‑
1),所述第一安装板(1
‑
3)上设有与所述连接部(1
‑4‑
1)相对应的固定轴安装孔(1
‑3‑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
‑
3)与所述固定轴(1
‑
4)上设有防止所述扫风叶片(1
‑
1)旋转过度的限位调节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连接部(1
‑4‑
1)上端且与所述固定轴(1
‑
4)固定连接的第一档杆(a1)、设置在所述固定轴安装孔(1
‑3‑
1)周边的两个第一限位凸台(b1),所述第一档杆(a1)在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凸台(b1)之间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凸台(b1)之间还设有多个沿所述固定轴安装孔(1
‑3‑
1)周向均匀分布的第二限位凸台(c1),所述第二限位凸台(c1)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限位凸台(b1)的高度,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凸台(c1)之间形成的凹槽、所述第一限位凸台(b1)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二限位凸台(c1)之间形成的凹槽均与所述第一档杆(a1)相对应。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轴安装孔(1
‑3‑
1)的周边且与第一安装板(1
‑
3)下表面固定连接的第二档杆(a2),所述锥形头(1
‑4‑
2)的侧壁上沿圆周方向设有两个第三限位凸台(b2),所述第二档杆(a2)在两个所述第三限位凸台(b2)之间转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档杆(a2)与所述第一凹槽(1
‑4‑2‑
1)相对应。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
‑
3)包括第一安装板主体(1
‑3‑
2),所述固定轴安装孔(1
‑3‑
1)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主体(1
‑3‑
2)上,所述第一安装板主体(1
‑3‑
2)的截面为Z形,所述Z形的下端的平面为第一平面(1
‑3‑2‑
1),所述第一平面(1
‑3‑2‑
1)的右端设有斜向下的延伸部(1
‑3‑
3),所述第一安装板主体(1
‑3‑
2)内部沿着周长方向设有C形的第一加强筋(1
‑3‑2‑
2),所述第一加强筋(1
‑3‑2‑
2)的一端与所述延伸部(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联瑜,孟红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