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锅炉水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06936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锅炉水路系统,涉及住宅供热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锅炉内各集热器损耗程度不均的技术问题。该装电锅炉水路系统,包括:电锅炉、蓄热水箱、供热管网、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所述电锅炉与所述蓄热水箱之间设置有第一循环水路,所述第一循环泵设置在第一循环水路;所述蓄热水箱与所述供热管网之间设置有第二循环水路,所述第二循环泵设置在第二循环水路;所述电锅炉内至少设置有2组加热体,所有所述加热体在所述电锅炉内部水路中并联;分别以所述电锅炉的进水口、出水口为起点、终点,流经各组加热器的水路长度均相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提高电锅炉的使用寿命。用寿命。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锅炉水路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住宅供热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锅炉水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锅炉也称电加热锅炉、电热锅炉,顾名思义,它是以电力为能源并将其转化成为热能,采用最新电热技术及控制系统设计完成的生产热水,满足采暖或供应生活、洗浴用热水的全自动环保锅炉。此类锅炉无噪音,无污染,热效率高广范适用于宾馆、别墅、厂房、办公楼、政府机关、高等院校、医院、部队等外观要求较高场所的生活热水和采暖。
[0003]本申请人发现现有电锅炉工作水路损耗存在差异,靠近电锅炉进水口处的加热器损耗严重,降低了电锅炉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锅炉水路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锅炉内各集热器损耗程度不均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锅炉水路系统,包括:电锅炉、蓄热水箱、供热管网、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所述电锅炉与所述蓄热水箱之间设置有第一循环水路,所述第一循环泵设置在第一循环水路;所述蓄热水箱与所述供热管网之间设置有第二循环水路,所述第二循环泵设置在第二循环水路;所述电锅炉内至少设置有2组加热体,所有所述加热体在所述电锅炉内部水路中并联;分别以所述电锅炉的进水口、出水口为起点、终点,流经各组加热器的水路长度均相等。
[0007]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电锅炉的进水口、出水口位于同侧,进水口处设置有U型导管,所述U型导管中包含两根相连通的平行管,其一平行管与进水口相连通,另一平行管与各加热体连通,U型管的开口方向朝向点锅炉的进水口,远离电锅炉进水口的加热体的进水水路最短。
[0008]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有所述加热体竖直设置相互平行等间距排列。
[0009]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体的下端与所述电锅炉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加热体的上端与所述电锅炉的出水口连通。
[0010]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体的数量为5。
[0011]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体由至少2个加热器串联组成。
[0012]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每3个加热器串联成一个加热体。
[0013]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循环水路包括管网供水水路和管网回水水路,所述管网供水水路和管网回水水路分别将所述蓄热水箱和供热管网连通;所述管网供水水路和管网回水水路还设置有压力平衡水路,所述压力平衡水路将所述管网供水水路和管网回水水路连通,所述压力平衡水路上设置有截止阀。
[0014]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电锅炉水路系统还设置有水处理器,所述水处理器与所述蓄热水箱连通。
[0015]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水处理器与自来水管道连通,所述水处理器、蓄热水箱和自来水管道之间设置有三通阀。
[001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锅炉水路系统,包括:电锅炉、蓄热水箱、供热管网、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所述电锅炉与所述蓄热水箱之间设置有第一循环水路,所述第一循环泵设置在第一循环水路;所述蓄热水箱与所述供热管网之间设置有第二循环水路,所述第二循环泵设置在第二循环水路;所述电锅炉内至少设置有2组加热体,所有所述加热体在所述电锅炉内部水路中并联;分别以所述电锅炉的进水口、出水口为起点、终点,流经各组加热器的水路长度均相等。电锅炉与供热管网之间设置有蓄热水箱,电锅炉与蓄热水箱进行水循环,水路循环更低,更稳定;其次在电锅炉内部流经各组加热器的水路长度均相等,保障各加热体损耗相等,避免各别加热体高负荷工作。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是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电锅炉水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所涉及的电锅炉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1、电锅炉;12、蓄热水箱;13、供热管网;14、水处理器;21、锅炉补水水路;22、锅炉出水水路;23、管网回水水路;24、管网供水水路;25、压力平衡水路;31、第一循环泵;32、第二循环泵;41、截止阀;42、溢流阀; 43、排污阀;44、过滤器;45、三通启闭阀;46、三通阀;51、加热体;52、U 型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0022]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锅炉11水路系统,包括:电锅炉11、蓄热水箱12、供热管网13、第一循环泵31和第二循环泵32;电锅炉 11与蓄热水箱12之间设置有第一循环水路,第一循环泵31设置在第一循环水路;蓄热水箱12与供热管网13之间设置有第二循环水路,第二循环泵32设置在第二循环水路;电锅炉11内至少设置有2组加热体51,所有加热体51在电锅炉11内部水路中并联;分别以电锅炉11的进水口、出水口为起点、终点,流经各组加热器的水路长度均相等。
[0023]具体的,第一循环水路包括锅炉补水水路21、锅炉出水水路22,分别连接电锅炉11和蓄热水箱12,第一循环泵31设置在锅炉补水水路21上,第一循环泵31两侧设置有截止阀41,锅炉出水水路22上设置有截止阀41。蓄热水箱12顶部设置有溢流阀42,底部设置有排污
阀43,第二循环泵32设置在管网供水水路24,第二循环泵32两侧设置有截止阀41,管网回水水路23上设置有截止阀41和过滤器44。
[0024]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电锅炉11的进水口、出水口位于同侧,进水口处设置有U型导管52,U型导管52中包含两根相连通的平行管,其一平行管与进水口相连通,另一平行管与各加热体51连通,U型管的开口方向朝向点锅炉的进水口,远离电锅炉11补水口的加热体51的进水水路最短。
[0025]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有加热体51竖直设置相互平行等间距排列。
[0026]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加热体51的下端与电锅炉11的进水口连通,加热体51的上端与电锅炉11的出水口连通。
[0027]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加热体51的数量为5。
[0028]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加热体51由至少2个加热器串联组成。
[0029]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每3个加热器串联成一个加热体51。
[0030]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锅炉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锅炉、蓄热水箱、供热管网、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所述电锅炉与所述蓄热水箱之间设置有第一循环水路,所述第一循环泵设置在第一循环水路;所述蓄热水箱与所述供热管网之间设置有第二循环水路,所述第二循环泵设置在第二循环水路;所述电锅炉内至少设置有2组加热体,所有所述加热体在所述电锅炉内部水路中并联;分别以所述电锅炉的进水口、出水口为起点、终点,流经各组加热器的水路长度均相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锅炉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锅炉的进水口、出水口位于同侧,进水口处设置有U型导管,所述U型导管中包含两根相连通的平行管,其一平行管与进水口相连通,另一平行管与各加热体连通,U型管的开口方向朝向点锅炉的进水口,远离电锅炉进水口的加热体的进水水路最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锅炉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加热体竖直设置相互平行等间距排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锅炉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体的下端与所述电锅炉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刚
申请(专利权)人:齐齐哈尔东暖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