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裘斌专利>正文

一种石墨膜高效导热复合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6864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石墨膜高效导热复合板,包括保温底板、石墨层和胶凝面层,所述石墨层与胶凝面层之间设有换热管,所述胶凝面层由胶凝料浆浇筑而成,所述石墨层为石墨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石墨膜作为匀热层,不仅具有很好的导热匀热性能,并且弹性和柔韧性好,可多次弯折而不易折断,厚度很薄,节省空间;同时利用胶凝材料浇筑成胶凝面层,将所述石墨层、换热管和胶凝面层复合成一体,无需其他粘合剂,简捷高效;整个复合板中换热管导热,石墨层匀热,胶凝面层蓄热并向室内缓慢散热,保温层降低热量散失,在节省能源的同时散热均衡稳定,给人舒适体感。舒适体感。舒适体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膜高效导热复合板


[0001]本技术涉及采暖制冷
,主要涉及空调或低温采暖系统末端装置
,具体涉及到一种石墨膜高效导热复合板。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室内舒适度的要求不断提高,辐射空调系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空调换热末端作为与室内舒适度直接相关的装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0003]现有的热辐射系统换热末端大多是以保温底板为载体,将换热管与石墨板和金属板之类进行粘合,如公告号为CN 106642275 A,名称为“一种石墨发热板及其制作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这些专利申请中通常用石墨板作为导热匀热层,然后用粘合剂将层与层粘合起来,但由于石墨板松软易碎,在粘贴过程中容易受到损坏,并且使用时间较久之后也会由于石墨板的热胀冷缩系数不同于面板层而导致层与层之间的脱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在保证匀热效果的基础上,降低操作过程中石墨材料的损耗,同时延长换热末端的使用寿命,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石墨膜高效导热复合板。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石墨膜高效导热复合板,包括保温底板、石墨层和胶凝面层,所述石墨层与胶凝面层之间设有换热管,所述胶凝面层由胶凝料浆浇筑而成,所述石墨层为石墨膜。
[000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利用石墨膜作为匀热层,不仅具有很好的导热匀热性能,并且弹性和柔韧性好,可多次弯折而不易折断,厚度很薄,节省空间;同时利用胶凝材料浇筑成胶凝面层,将所述石墨层、换热管和胶凝面层复合成一体,无需其他粘合剂,简捷高效;整个复合板中换热管导热,石墨层匀热,胶凝面层蓄热并向室内缓慢散热,保温层降低热量散失,在节省能源的同时散热均衡稳定,给人舒适体感。
[0007]优选的,所述石墨膜设有与所述换热管相适配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深度小于所述换热管的直径,所述保温底板设有与所述容纳槽相适配的凹槽。
[0008]优选的,所述胶凝面层为导热系数在0.2

0.8之间的导热材料层。
[0009]优选的,所述胶凝面层厚度为8

10mm。
[0010]优选的,所述胶凝面层为石膏层。
[0011]优选的,所述石墨膜的厚度为0.03

2mm。
[0012]优选的,所述保温底板为聚苯乙烯泡沫板,厚度为18

22mm。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A

A剖面图;
[0015]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0016]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的剖面图;
[0017]换热管1,保温底板2,凹槽201,石墨膜3,容纳槽301,胶凝面层4。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9]实施例中,如图1

4所示:一种石墨膜高效导热复合板,包括保温底板2、石墨层3和胶凝面层4,所述石墨层3与胶凝面层4之间设有换热管1,所述胶凝面层4由胶凝料浆浇筑而成,所述石墨层3为石墨膜。本实施例利用石墨膜作为匀热层,不仅具有很好的导热匀热性能,并且弹性和柔韧性好,可多次弯折而不易折断,厚度很薄,节省空间;同时利用胶凝材料浇筑成胶凝面层4,将所述石墨层3、换热管1和胶凝面层4复合成一体,无需其他粘合剂,简捷高效;整个复合板中换热管1导热,石墨层3匀热,胶凝面层4蓄热并向室内缓慢散热,保温底板2降低热量散失,在节省能源的同时散热均衡稳定,给人舒适体感。
[0020]实施例中,如图2

4所示,所述石墨膜设有与所述换热管1相适配的容纳槽301,所述容纳槽301的深度小于所述换热管1的直径,所述保温底板2设有与所述容纳槽301相适配的凹槽201。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管1为与冷热源相连的导热水管,一般可采用U型金属管或聚乙烯交联管,管径大约10mm

16mm。由于所述石墨膜厚度很薄,通常厚度只有0.03

2mm,柔软性好,因此所述换热管1放置在石墨膜上后,所述石墨膜会形成与换热管1相适配的容纳槽301。为了使所述换热管1部分包裹进入所述石墨膜,另外一部分进入所述胶凝面层4,因此在所述保温底板2上设置与所述容纳槽301相适配的凹槽201,这样所述换热管1放置在石墨膜上后形成容纳槽301,所述容纳槽301嵌入所述凹槽201内,再在上面浇筑所述胶凝料浆,所述胶凝料浆将所述石墨膜和换热管1全部胶粘复合在一起。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管1部分包裹进入所述石墨膜,另外一部分进入所述胶凝面层4,这样不仅所述石墨膜能够很好地将换热管1传递的热量均匀传导分布在整个石墨膜上,并均匀地向胶凝面层4传递;同时所述胶凝面层4蓄热功能良好,可以有效地将所述换热管1中水流过带来的热量积蓄起来,再由胶凝面层4表面持续恒定地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对室温进行调节,一般地,所述胶凝面层4厚度为8

10mm时,能够很好地蓄热和均衡辐射散热。实施例中,所述石墨膜与保温底板2之间用粘合剂粘合,所述保温底板2能有效阻止热量向室外发散,提高热量的利用率,节省能源,所述保温底板2可采用厚度约20mm的聚苯乙烯泡沫板,聚苯乙烯泡沫板质量轻便,耐冲击不易变形,且导热系数低,保温性能好。整个石墨复合板导热效果佳,散热均匀稳定,使空间内室温恒定,体感舒适。
[0021]实施例中,如图1

4所示,所述胶凝面层4为导热系数在0.2

0.8之间的导热材料层,通常可采用石膏层。石膏浆附着力强、变形系数小、填平性好,在空气中可快速凝固成坚硬的石膏层。石膏层导热系数较低,因此可以将所述换热管1和石墨膜传递的热量积蓄起来,缓慢地朝室内散热,从而保证室温的均衡稳定。
[0022]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属于本技术的实质精神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膜高效导热复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底板(2)、石墨层(3)和胶凝面层(4),所述石墨层(3)与胶凝面层(4)之间设有换热管(1),所述胶凝面层(4)由胶凝料浆浇筑而成,所述石墨层(3)为石墨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膜高效导热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膜设有与所述换热管(1)相适配的容纳槽(301),所述容纳槽(301)的深度小于所述换热管(1)的直径,所述保温底板(2)设有与所述容纳槽(301)相适配的凹槽(20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膜高效导热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凝面层(4)为导热系数在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裘斌
申请(专利权)人:裘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