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裘斌专利>正文

双导热平面高效板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4353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导热平面高效板材,包括贴合为一体的底板与面板,所述底板朝向所述面板的一面设有管槽,所述管槽内置有载热管,所述底板朝向所述面板的一面设有一号导热面层,所述面板朝向所述底板的一面设有二号导热面层,所述一号导热面层与所述二号导热面层贴合,所述载热管位于所述一号导热面层与所述二号导热面层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双层的导热面,一号导热面层与载热管保持良好的接触,主要用于水平导热,二号导热面层主要用于竖直导热,也具有水平均热作用;与金属辐射板相比,导热性能更好,效率更好,与石墨辐射板相比结构、工艺更简单,也更轻薄。也更轻薄。也更轻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导热平面高效板材


[0001]本技术涉及采暖制冷
,具体涉及一种双导热平面高效板材。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室内舒适度的要求不断提高,辐射空调系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空调换热末端作为与室内舒适度直接相关的装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0003]金属辐射板与石墨辐射板都是常见的换热末端,但传统的金属辐射板与热管接触不够紧密,因此热阻大,辐射效率低。而石墨辐射板的结构强度底,载热体固定不紧密,易变形,加工工艺也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能代替现有的金属辐射板与石墨辐射板,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导热平面高效板材。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导热平面高效板材,包括贴合为一体的底板与面板,所述底板朝向所述面板的一面设有管槽,所述管槽内置有载热管,所述底板朝向所述面板的一面设有一号导热面层,所述面板朝向所述底板的一面设有二号导热面层,所述一号导热面层与所述二号导热面层贴合,所述载热管位于所述一号导热面层与所述二号导热面层之间。
[0006]优选的,所述一号导热面层为石墨膜、金属箔材、金属薄板、石墨油墨涂层或石墨烯涂层。
[0007]优选的,所述面板为预制板,所述二号导热面层为石墨膜、金属箔材、金属薄板、石墨油墨涂层或石墨烯涂层。
[0008]优选的,所述面板为现浇板,所述二号导热面层为石墨膜、金属箔材或金属薄板。
[0009]优选的,所述一号导热面层的至少覆盖所述管槽及距所述管槽边缘20mm宽的范围。
[0010]优选的,所述二号导热面层的尺寸与所述面板保持一致。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置有双层的导热面,一号导热面层与载热管保持良好的接触,主要用于水平导热,二号导热面层主要用于竖直导热,也具有水平均热作用;与金属辐射板相比,导热性能更好,效率更好,与石墨辐射板相比结构、工艺更简单,也更轻薄。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分解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15]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分解示意图。
[0016]底板1、面板2、管槽3、载热管4、一号导热面层5、二号导热面层6。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8]实施例一中,如图1~3所示:一种双导热平面高效板材,包括贴合为一体的底板1与面板2,底板1朝向面板2的一面设有管槽3,管槽3内置有载热管4,底板1朝向面板2的一面设有一号导热面层5,面板2朝向底板1的一面设有二号导热面层6,一号导热面层5与二号导热面层6贴合,载热管4位于一号导热面层5与二号导热面层6之间。本实施例设置有双层的导热面,一号导热面层5与载热管4保持良好的接触,主要用于水平导热,二号导热面层6主要用于竖直导热,也具有水平均热作用;与金属辐射板相比,导热性能更好,效率更好,与石墨辐射板相比结构、工艺更简单,也更轻薄。本实施例的底板1一般为保温板,面板2多采用石膏板,面下室内,载热管4采用10mm*1.5mm的PE

XA管。
[0019]实施例一中,如图1~3所示:一号导热面层5为石墨膜、金属箔材、金属薄板、石墨油墨涂层或石墨烯涂层;面板2为预制板时,二号导热面层6为石墨膜、金属箔材、金属薄板、石墨油墨涂层或石墨烯涂层;面板2为现浇板时,二号导热面层6为石墨膜、金属箔材或金属薄板。上述材质均能起到良好的导热作用,性能基本上相似,区别在于制造的工艺不同。需要注意的是,当面板2为现浇板时,二号导热面层6无法采用刷石墨油墨或石墨烯的方式。
[0020]实施例一中,如图2所示,二号导热面层6的尺寸与面板2保持一致。此种结构,二号导热面层6能起到更好的水平均热作用,竖直传热效果也更佳。同样的,一号导热面层5的尺寸也与底板1保持一致。
[0021]实施例二中,如图4所示,一号导热面层5的至少覆盖管槽3及距管槽3边缘20mm宽的范围。此种结构中,一号导热面层5仅覆盖管槽3及边缘的少部分位置,一般在图纸的d>20mm的情况下就能保证较好的传热作用。但这种方式,一号导热面层5尺寸较小,因此加工更方便,工艺上更简单。
[0022]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属于本技术的实质精神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导热平面高效板材,包括贴合为一体的底板(1)与面板(2),所述底板(1)朝向所述面板(2)的一面设有管槽(3),所述管槽(3)内置有载热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朝向所述面板(2)的一面设有一号导热面层(5),所述面板(2)朝向所述底板(1)的一面设有二号导热面层(6),所述一号导热面层(5)与所述二号导热面层(6)贴合,所述载热管(4)位于所述一号导热面层(5)与所述二号导热面层(6)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导热平面高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导热面层(5)为石墨膜、金属箔材、金属薄板、石墨油墨涂层或石墨烯涂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裘斌
申请(专利权)人:裘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