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转换器及电动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6857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燃料电池转换器及电动汽车,所述燃料电池转换器包括壳体、输入接口、信号控制接口、电压转换模块、及第一输出接口组件;所述输入接口及所述信号控制接口均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输入接口用于接收第一电压信号,所述信号控制接口用于接收控制信号,所述电压转换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电压转换模块分别电连接所述输入接口及所述信号控制接口,以在所述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将所述第一电压信号转换为第二电压信号,所述第一输出接口组件包括电池接口及电机控制接口;所述电池接口及电机控制接口均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分别电连接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以将第二电压信号输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燃料电池转换器结构紧凑,体积小。体积小。体积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料电池转换器及电动汽车


[0001]本技术属于变压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料电池转换器及电动汽车。

技术介绍

[0002]燃料电池系统产生的电压通常不稳定,而且有时候燃料电池系统产生的电压不一定满足各个设备对电压的要求,因此,通常在设备不会直接连接燃料电池系统,而是通过直流转直流(DirectCurrentto Direct Current,DC

DC)燃料电池转换器连接燃料电池系统,以便可以进行稳定的电压输出,且输出不同设备所需要的电压。一个DCDC应用于多种场景,需要连接不同的设备,不同的设备接口不同,现有的DCDC燃料电池转换器在这方面经常不能满足要求,需要外接其它接口,使用不方便,且体积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料电池转换器,其可同时连接多种外部设备,无需使用转换接口,且结构紧凑,体积更小。
[0004]此外,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燃料电池转换器,用于将燃料电池系统产生的电能进行稳压输出,其包括壳体、输入接口、信号控制接口、电压转换模块、及第一输出接口组件;所述输入接口及所述信号控制接口均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输入接口用于接收第一电压信号,所述信号控制接口用于接收控制信号,所述电压转换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电压转换模块分别电连接所述输入接口及所述信号控制接口,以在所述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将所述第一电压信号转换为第二电压信号,所述第一输出接口组件包括电池接口及电机控制接口;所述电池接口及所述电机控制接口均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分别电连接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以将所述第二电压信号输出。
[0006]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相对两端开口的筒体、分别设置于所述筒体两端的第一底板及第二底板;所述筒体包括首尾依次相连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及第四侧板;所述输入接口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上;所述电池接口和所述电机控制接口均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上;所述信号控制接口设置在所述第四侧板上。
[0007]进一步地,所述燃料电池转换器还包括第二输出接口组件;所述第二输出接口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上,且电连接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以将所述第二电压信号输出。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输出接口组件包括氢泵接口、水泵接口及空压机接口;所述氢泵接口电连接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以将所述第二电压信号输出;所述水泵接口电连接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以将所述第二电压信号输出;所述空压机接口电连接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以将所述第二电压信号输出。
[0009]进一步地,所述燃料电池转换器还包括透气阀,所述透气阀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且连通所述壳体内部,用于使所述燃料电池转换器内部压强保持稳定。
[0010]进一步地,所述燃料电池转换器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置在所述筒体上,用于将所述燃料电池转换器固定在外部设备上。
[0011]进一步地,所述电压转换模块包括保险丝,所述保险丝位于所述壳体内,用于对所述燃料电池转换器进行过流和/或过压保护;所述第一底板包括板体及盖体,所述板体上与保险丝相对的位置设有通孔,所述盖体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板体上,并封闭所述通孔。
[0012]进一步地,所述燃料电池转换器还包括冷凝系统;所述冷凝系统包括冷凝管及分别连接冷凝管两端的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冷凝管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环绕所述电压转换模块;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均设置在所述第三侧板上。
[0013]进一步地,所述进液管包括第一连接部及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弯折连接的进液端;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连接所述冷凝管的进液口,另一端连接所述进液端,所述第一连接部自所述第三侧板向背离所述第三侧板的方向延伸;所述进液端自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三侧板的一端向所述第一底板的方向延伸;所述出液管包括第二连接部及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弯折连接的出液端;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连接所述冷凝管的出液口,另一端连接所述出液端,所述第二连接部自所述第三侧板向背离所述第三侧板的方向延伸;所述出液端自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三侧板的一端向所述第二侧板或第四侧板的方向延伸。
[0014]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其包括燃料电池、上述燃料电池转换器及车身本体;所述燃料电池及所述燃料电池转换器均设置在所述车身本体内;所述燃料电池用于产生电能,所述燃料电池转换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燃料电池的输出端电连接,用于对所述燃料电池产生的电能进行稳压输出,以为所述车身本体供电。
[0015]由此,本技术的燃料电池转换器通过对输入接口、电池接口、电机控制接口及信号控制接口位置的合理排布,使得燃料电池转换器可以同时连接更多的外部设备,无需使用接口燃料电池转换器,且结构更加紧凑,体积更小。
附图说明
[0016]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构造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燃料电池转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燃料电池转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燃料电池转换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见图1

图3,本技术实施例的燃料电池转换器100,应用于将燃料电池系统产生的电能进行稳压输出,其包括电压转换模块10、壳体30、输入接口50、第一输出接口组件70及信号控制接口90。壳体30包括相对两端开口的筒体31、分别设置于筒体31两端第
一底板32及第二底板33。筒体31包括首尾依次相连第一侧板311、第二侧板312、第三侧板313及第四侧板314。输入接口50设置在第二侧板312上,用于连接燃料电池系统的输出端(即电堆)(图未示),以接收第一电压信号。信号控制接口90设置在第四侧板314上,用于接收控制信号。电压转换模块10设置在壳体30内。电压转换模块10分别电连接输入接口30及信号控制接口90,以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将第一电压信号转换为第二电压信号。第一输出接口组件70包括电池接口71及电机控制接口73。电池接口71及电机控制接口73均设置在第一侧板311上,且分别电连接电压转换模块10的输出端,以将所述第二电压信号输出。具体地,电池接口71用于连接外部动力电池,以为动力电池充电;电机控制接口73用于连接电机控制器,以为电机供电。本技术的燃料电池转换器100可以用于进行大功率输出稳压输出,具体地,可以用于进行30KW

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料电池转换器,用于将燃料电池系统产生的电能进行稳压输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输入接口、信号控制接口、电压转换模块、及第一输出接口组件;所述输入接口及所述信号控制接口均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输入接口用于接收第一电压信号,所述信号控制接口用于接收控制信号,所述电压转换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电压转换模块分别电连接所述输入接口及所述信号控制接口,以在所述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将所述第一电压信号转换为第二电压信号,所述第一输出接口组件包括电池接口及电机控制接口;所述电池接口及所述电机控制接口均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分别电连接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以将所述第二电压信号输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相对两端开口的筒体、分别设置于所述筒体两端的第一底板及第二底板;所述筒体包括首尾依次相连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及第四侧板;所述输入接口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上;所述电池接口和所述电机控制接口均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上;所述信号控制接口设置在所述第四侧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电池转换器还包括第二输出接口组件;所述第二输出接口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上,且电连接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以将所述第二电压信号输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电池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出接口组件包括氢泵接口、水泵接口及空压机接口;所述氢泵接口电连接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以将所述第二电压信号输出;所述水泵接口电连接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以将所述第二电压信号输出;所述空压机接口电连接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以将所述第二电压信号输出。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电池转换器还包括透气阀,所述透气阀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且连通所述壳体内部,用于使所述燃料电池转换器内部压强保持稳定。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飞吴壬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欣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