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捕虫自动识别及统计的物联网信息化诱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6713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捕虫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捕虫自动识别及统计的物联网信息化诱捕装置,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接收框,所述接收框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环形灯,所述接收框底部内壁的中心开设有进口。该捕虫自动识别及统计的物联网信息化诱捕装置,通过环形灯对外部的蚊虫进行吸引,利用收集盒内部的诱导液,起到使蚊虫进入装置内部的作用,光感环方便对进入进口内部的蚊虫进行识别的作用,起到感知蚊虫的大小方便改变摆板倾斜,达到使蚊虫进入特定通道的作用,利用电控伸缩杆方便对盖板的固定进行控制,避免异物进入,利用电击网方便对蚊虫进行清除,避免蚊虫飞出的情况,较好的对蚊虫进行捕捉。较好的对蚊虫进行捕捉。较好的对蚊虫进行捕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捕虫自动识别及统计的物联网信息化诱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蚊虫诱捕
,具体为一种捕虫自动识别及统计的物联网信息化诱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林业是指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林业维护中,一些蚊虫容易在树木内部产生一些病原体,现如今对树木防治时需要对蚊虫的信息进行统计整理,其中包括体积大小及种类等等。
[0003]在对区域蚊虫体积进行统计时,现如今不能很好的进行统计,影响后期信息的收集,及对蚊虫的捕捉清除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捕虫自动识别及统计的物联网信息化诱捕装置,解决了如今装置不能很好的对蚊虫信息进行统计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捕虫自动识别及统计的物联网信息化诱捕装置,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接收框,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捕虫自动识别及统计的物联网信息化诱捕装置,包括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接收框(2),所述接收框(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环形灯(3),所述接收框(2)底部内壁的中心开设有进口(4),所述进口(4)的内部与框体(1)的内部连通,所述进口(4)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光感环(5),所述框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6),两个所述固定块(6)相对面的底部分别与稳定座(7)的两侧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稳定座(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控铰接座(8),所述电控铰接座(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摆板(9),所述固定块(6)外表面的四周分别与框体(1)内壁的四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6)的内部开设有通口(10),所述通口(10)的内部分别与固定块(6)的两侧外部连通,所述通口(10)的内壁的顶部开设有转动槽(11),所述转动槽(11)内壁右侧铰接有盖板(12),所述通口(10)内侧壁靠近稳定座(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阻挡管(13),所述阻挡管(13)的远离稳定座(7)的一侧与盖板(12)的表面搭接,所述盖板(12)远离阻挡管(13)的一侧面铰接有控制杆(14),所述控制杆(14)的远离盖板(12)的一端与通口(10)内壁的顶部铰接,所述固定块(6)内部的底端开设有定位槽(15),所述定位槽(15)内壁的顶部开设有定位口(16),所述定位槽(15)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转动杆(17)的正面和背面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17)的表面固定套接有卡杆(18),所述卡杆(18)的底端铰接有电控伸缩杆(19),所述电控伸缩杆(19)远离卡杆(18)的一端与定位槽(15)靠近稳定座(7)的一侧面铰接,所述卡杆(18)的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霞丁胜王自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蓝瑞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