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乔振伟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6713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臂。该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通过侧板、安装板、安装孔和顶板之间的配合,使装置在安装过程中,不需要对梁体进行打孔,不会破坏梁体的本身结构,在不影响梁体支撑效果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加固,固定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通过转筒、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和侧板之间的配合,使侧板之间的距离可以进行调整,从而可以对不同宽度的梁体进行加固,使用范围更广,通过转轴、连接块、顶柱和顶板之间的配合,可以对梁体的底部起到良好的支撑,并且可以根据需要提供合适的预紧力,进一步了加强对梁体的固定,使梁体更加稳定安全。加稳定安全。加稳定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为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的建设要求在发生着变化,当今的房屋建设往往是先建造框架梁,然后在建设墙体,框架梁作为房屋的整体需要承受不同类型的力,因此框架梁的安全性关乎房屋的整体安全性,框架梁不同区域受到的外力的类型和大小均不同,因此需要在框架梁受外力剪切力较大的区域增加加固装置,从而提高框架梁的安全性。
[0003]现有的加固结构,需要在横梁本体上打孔来进行固定,这种结构会破坏梁体本身的结构,影响其承重效果,且该结构的尺寸固定,不能根据梁体的宽度进行调整,使用范围较小,不利于推广使用。
[0004]因此,提出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会破坏梁体和使用范围小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内部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设有转筒,所述转筒的一端内部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转筒的另一端内部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横杆,所述第一螺纹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的外侧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远离转筒的一端顶部均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和侧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斜杆,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部开设有第三螺纹孔,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开设有插孔和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顶柱,所述顶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两侧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插轴,所述顶柱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块,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设有伸缩杆。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的深度相同,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的螺纹方向相反。
[0010]优选的,所述卡块有两个,两个所述卡块在限位孔的内部呈对称分布。
[0011]优选的,所述卡槽的数量、位置和形状均与卡块的数量、位置和形状相对应。
[0012]优选的,所述插孔有两个,两个所述插孔位于通孔的两侧,所述插轴与插孔相适
配。
[0013]优选的,所述转轴的外侧设有螺纹,所述转轴外侧的螺纹与第三螺纹孔相适配。
[0014]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顶部有两排安装孔,两排所述安装孔分别位于斜杆的两侧。
[0015]优选的,所述伸缩杆位于侧板之间,所述伸缩杆的中部与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0016](三)有益效果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8]1、该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通过侧板、安装板、安装孔和顶板之间的配合,使装置在安装过程中,不需要对梁体进行打孔,不会破坏梁体的本身结构,在不影响梁体支撑效果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加固,固定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0019]2、该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通过转筒、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和侧板之间的配合,使侧板之间的距离可以进行调整,从而可以对不同宽度的梁体进行加固,使用范围更广。
[0020]3、该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通过转轴、连接块、顶柱和顶板之间的配合,可以对梁体的底部起到良好的支撑,并且可以根据需要提供合适的预紧力,进一步了加强对梁体的固定,使梁体更加稳定安全。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宽度调整结构的正视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转筒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固定板和安装板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0025]图中:1、固定板;2、支撑臂;3、转筒;4、第一横杆;5、第二横杆;6、顶柱;7、顶板;8、插轴;9、斜杆;10、安装板;11、第一螺纹孔;12、第二螺纹孔;13、卡块;14、卡槽;15、插孔;16、连接块;17、第三螺纹孔;18、转轴;19、转块;20、通孔;21、伸缩杆;22、侧板;23、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7]请参阅图1

4所示,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包括固定板1,固定板1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臂2,支撑臂2的内部开设有限位孔24,限位孔2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卡块13,卡块13有两个,两个卡块13在限位孔24的内部呈对称分布,固定板1的底部设有转筒3,转筒3的一端内部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1,转筒3的另一端内部开设有第二螺纹孔12,第一螺纹孔11和第二螺纹孔12的深度相同,第一螺纹孔11和第二螺纹孔12的螺纹方向相反,通过转筒3、第一横杆4、第二横杆5和侧板22之间的配合,使侧板22之间的距离可以进行调整,从而可以对不同宽度的梁体进行加固,使用范围更广,第二螺纹孔12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横杆5,第一螺纹孔1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杆4,第一横杆4和第二横杆5的外侧开设有卡槽14,卡槽14的数量、位置和形状均与卡块13的数量、位置和形状相对应,通过卡槽
14和卡块13的配合,防止第一横杆4和第二横杆5跟随转筒3一起旋转,第一横杆4和第二横杆5远离转筒3的一端顶部均固定连接有侧板22,侧板2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0,安装板10和侧板22之间固定连接有斜杆9,安装板10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孔23,安装板10的顶部有两排安装孔23,两排安装孔23分别位于斜杆9的两侧,通过侧板22、安装板10、安装孔23和顶板7之间的配合,使装置在安装过程中,不需要对梁体进行打孔,不会破坏梁体的本身结构,在不影响梁体支撑效果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加固,固定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固定板1的两侧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6,连接块16的内部开设有第三螺纹孔17,固定板1的顶部开设有插孔15和通孔20,插孔15有两个,两个插孔15位于通孔20的两侧,插轴8与插孔15相适配,通过插轴8和插孔15之间的配合,防止顶柱6跟随转轴18旋转,通孔20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顶柱6,顶柱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7,顶板7的两侧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插轴8,顶柱6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轴18,转轴18的外侧设有螺纹,转轴18外侧的螺纹与第三螺纹孔17相适配,转轴1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块19,固定板1的底部设有伸缩杆21,伸缩杆21位于侧板22之间,伸缩杆21的中部与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包括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臂(2),所述支撑臂(2)的内部开设有限位孔(24),所述限位孔(2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卡块(13),所述固定板(1)的底部设有转筒(3),所述转筒(3)的一端内部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1),所述转筒(3)的另一端内部开设有第二螺纹孔(12),所述第二螺纹孔(12)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横杆(5),所述第一螺纹孔(1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杆(4),所述第一横杆(4)和第二横杆(5)的外侧开设有卡槽(14),所述第一横杆(4)和第二横杆(5)远离转筒(3)的一端顶部均固定连接有侧板(22),所述侧板(2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0),所述安装板(10)和侧板(22)之间固定连接有斜杆(9),所述安装板(10)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孔(23),所述固定板(1)的两侧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6),所述连接块(16)的内部开设有第三螺纹孔(17),所述固定板(1)的顶部开设有插孔(15)和通孔(20),所述通孔(20)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顶柱(6),所述顶柱(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7),所述顶板(7)的两侧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插轴(8),所述顶柱(6)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轴(18),所述转轴(1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块(19),所述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振伟孙建民武峰峰赵少伟
申请(专利权)人:乔振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