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开合皮带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6683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同开合皮带模组,包括条形底座、伺服马达、主动皮带轮、从动皮带轮、皮带、滑轨、第一滑动座与第二滑动座,主动皮带轮与从动皮带轮分别设于条形底座的两端,两个从动皮带轮的中心连接有转动轴,皮带张紧于主动皮带轮与转动轴之间;两个滑轨设于条形底座上且与皮带平行,第一滑动座与第二滑动座的底部两侧与滑轨连接且能够沿着滑轨滑动,第一滑动座与第二滑动座的中部分别固定的设于上部皮带与下部皮带上并能够随着皮带的转动沿着滑轨相向或相背滑动;条形底座设有主动皮带轮的一端还设有伺服马达、主动轮与从动轮,从动轮与主动皮带轮同轴连接,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张紧有循环皮带,伺服马达与主动轮同轴连接。伺服马达与主动轮同轴连接。伺服马达与主动轮同轴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同开合皮带模组


[0001]本技术涉及皮带模组
,具体涉及一种同开合皮带模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的同开合丝杆模组,一般使用的是正反牙丝杆,但是成本非常高,且反牙丝杆通常需要原厂定制,交期动辄一两个月甚至半年,由于这样的市场现状,往往大家会放弃用一个模组来完成同开合问题,直接做两个模组,用两个电机来驱动完成。这样成本高、所占空间大,解决了交期问题却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并且其所占空间非常大。目前皮带模组做同开同合的设计中,通常是在中间增加转向机构,使得皮带正转,转换为反转,从而实现同开同合。中间很大的空间被转向机构占据,成本高、空间利用率低难以推广。气缸也同样无法做到同开合一体化,气缸的另一个缺点是,在一点停顿时间过久,会有气压降低导致移动的情况发生,从而失去位置精度无法使用。且气缸只能做到两点之间的运动,并不能多点停顿,这也是气缸使用中最大的不足,是无法根治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同开合皮带模组,占用空间小、造价低、货期短、价格低。
[0004]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开合皮带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条形底座、伺服马达、主动皮带轮、两个从动皮带轮、皮带、滑轨、第一滑动座与第二滑动座,所述主动皮带轮与所述从动皮带轮分别设于所述条形底座的两端,两个所述从动皮带轮的中心固定地连接有与所述主动皮带轮正对的转动轴,所述皮带张紧于所述主动皮带轮与所述转动轴之间,所述皮带包括张紧于所述主动皮带轮顶部的上部皮带与张紧于所述主动皮带轮底部的下部皮带;两个所述滑轨设于所述条形底座上且与所述皮带平行的设于所述皮带的两侧,所述第一滑动座与所述第二滑动座的底部两侧与所述滑轨连接且能够沿着所述滑轨滑动,所述第一滑动座与所述第二滑动座的中部分别固定的设于所述上部皮带与所述下部皮带上并能够随着所述皮带的转动沿着所述滑轨相向或相背滑动;所述条形底座设有所述主动皮带轮的一端还设有所述伺服马达、主动轮与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与所述主动皮带轮同轴连接,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之间张紧有循环皮带,所述伺服马达与所述主动轮同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开合皮带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皮带压板,所述第一滑动座与所述第二滑动座的顶部均设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呈U形,所述凹陷部相对的两侧与所述皮带平行,所述上部皮带设于所述凹陷部内,所述皮带两侧的所述第一滑动座与所述第二滑动座上设有固定孔,所述皮带压板上设有与所述固定孔匹配的锁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坤领唐裕杰宋子翰
申请(专利权)人:富田自动化科技常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