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继东专利>正文

手动单线控制式窗帘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666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由拉簧、拉线、滑轮、超越位置锁紧器等组成。它利用一端固定的拉簧,连接穿过滑轮和锁紧器与拉手相连的拉线,使拉线始终处于绷紧状态,拉线上悬挂窗帘。拉动拉手,拉簧伸长,拉线移动,带动窗帘闭合、开启实现单线控制,锁紧器可控制窗帘开启程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可适合双扇窗帘,也适合单扇窗帘。由于结构简单,造价低,安装灵活方便,很适于家庭、宾馆、饭店中推广使用。(*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门窗装饰用品类,特别是一种手动的单线控制式窗帘盒。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有手动窗帘盒,其多是由二条导轨(一般采用铝合金型材)和环绕的拉线完成窗帘开闭动作的。在使用中常因拉线自身缠绕在一起,给使用带来不便。另外还有电动窗帘盒,由于其结构复杂;造价高,安装维修费用高,不适于一般家庭中使用。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拉簧与超越位置锁紧器配合动作,实现窗帘开闭动作的单线控制式窗帘盒。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端固定的拉簧连接拉线,拉线通过滑轮和超越位置锁紧器与拉手相连,拉线在拉簧作用下始终处于拉紧状态,窗帘悬挂在拉线上,拉动拉手,拉簧伸长,带动窗帘关闭,锁紧器的作用是可使窗帘处于人意所需位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超越位置锁紧器的结构图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其主要由外壳1、拉簧2、拉线3、滑轮4、超越位置锁紧器5、定位块6、拉手7、窗帘10等组成。拉簧2的一端固定在外壳1上,另一端与拉线3相连,拉线穿过左右两侧的滑轮4和超越位置锁紧器5,尾端与拉手7相连,拉手上方设有定位块6。窗帘10(A、B)其外侧端分别固定在外壳上,其上端通过若干挂环分别悬挂在拉线上,其里侧端的挂环固定在拉线上(如图1所示)。超越位置锁紧器5(如图2所示)由壳体9、锁紧舌8组成,锁紧舌是个偏心块,其一端用转轴固定在壳体上,拉线穿过锁紧舌端与壳体壁形成的间隙。当需要关闭窗帘时,垂直向下拉动拉手7,拉线使弹簧伸长,同时拉线带动窗帘10闭合后,此时将拉线向右摆动一定角度(约20°),向上送线,绷紧的拉线接触并带动锁紧舌作顺时针转动,从而使拉线被卡紧。当需要打开窗帘时,只需稍向下拉动拉手,拉线带动锁紧舌作逆时针转动,在重力作用下,锁紧舌脱离拉线转动到原位。此时,只需保持拉线垂直运动,则窗帘可被打开,定位块使窗帘处于最大开启位置,若需窗帘开启到中间位置时,只需将拉线向右摆动上送,拉线被卡紧即可。根据上述结构和动作原理,也可以做成单面窗帘盒,即将拉簧固定端移到右侧,去掉一个滑轮即可。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1)、利用单线即可完成窗帘的开闭控制。(2)、由于拉线工作段在拉簧作用下始终处于绷紧状态,便于悬挂窗帘,省去导轨、简化结构、降低造价。(3)、由于结构简单、造价低、安装方便、灵活,有利于一般家庭和宾馆、饭店中广泛应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动单线控制式窗帘盒,包括外壳(1)、拉线(3)、滑轮(4)、拉手(7)、窗帘(10),其特征在于一端固定的拉簧(2)连接穿过滑轮(4)和超越位置锁紧器(5)与拉手(7)相连的拉线(3);拉线(3)上悬挂着窗帘(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动单线控制式窗帘盒,包括外壳(1)、拉线(3)、滑轮(4)、拉手(7)、窗帘(10),其特征在于一端固定的拉簧(2)连接穿过滑轮(4)和超越位置锁紧器(5)与拉手(7)相连的拉线(3);拉线(3)上悬挂着窗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继东
申请(专利权)人:徐继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