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排水式遇水膨胀自粘止水槽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排水式遇水膨胀自粘止水槽。
技术介绍
[0002]在桥涵、隧道、水电站等现浇混凝土施工中,通常会设置变形缝、沉降缝或施工缝,以便在热胀冷缩过程中不至于损坏混凝土主体。为避免水通过变形缝、沉降缝或施工缝的渗透,需要在这些变形缝、沉降缝或施工缝间使用止水带,达到防渗水、止漏水的目的。
[0003]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的止水带和混凝土浇筑不够牢固时,水就会在高压的情况下随着止水带与混凝土间的缝隙绕过止水带,从而造成漏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排水式遇水膨胀自粘止水槽,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水会随着止水带与混凝土间的缝隙绕过止水带造成漏水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可排水式遇水膨胀自粘止水槽,包括止水带、粘结层、遇水膨胀橡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排水式遇水膨胀自粘止水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止水带(1)、粘结层(2)、遇水膨胀橡胶(3)和过滤结构(4),其中:所述止水带(1)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排水槽(11),所述排水槽(11)的顶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过滤结构(4),所述止水带(1)的顶面和底面上均铺设有所述粘结层(2)且固定连接有所述遇水膨胀橡胶(3),所述排水槽(11)的左右两侧均铺设有所述粘结层(2)且固定连接有所述遇水膨胀橡胶(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排水式遇水膨胀自粘止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遇水膨胀橡胶(3)为条状结构,所述遇水膨胀橡胶(3)沿所述止水带(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遇水膨胀橡胶(3)的长度与所述止水带(1)长度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排水式遇水膨胀自粘止水槽,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止水带(1)的底面上的所述遇水膨胀橡胶(3)的数量大于设置在所述止水带(1)的顶面上的所述遇水膨胀橡胶(3)的数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排水式遇水膨胀自粘止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