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冬先专利>正文

一种心内科折叠担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6270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心内科折叠担架,架体A与架体B通过连接轴连接,连接轴上设有调角器。架体B端部设有握把,架体B首端下部设有氧气袋固定架。架体A为承载的主体部分,尾端设有与架体B首端相同的握把,上部设有固定带。架体A四角的底部设有担架腿,担架腿为折叠式,担架腿与架体A的结合部的框架上设有“U”型卡板,“U”型卡板焊接在架体A的框架上,担架腿通过转轴固定在“U”型卡板的U形槽内。担架腿为横向折叠,“U”型卡板开口朝向担架腿折叠方向,“U”型卡板的开口处设有一斜面单向固定销,单向固定销外端设手拉环。担架腿上下端设有万向轮,万向轮设有止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满足电梯等狭窄空间搬运患者的需求,节省搬运时间。节省搬运时间。节省搬运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内科折叠担架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是一种心内科折叠担架。

技术介绍

[0002]担架为医用急救常见装备,便于病人与伤者躺卧移动,避免因移动加重病情对患者造成伤害。本申请人为基层县人民医院心内科医生,在长期的临床急救工作中,深深体会到时间对于心脏类疾病患者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一些突发类心脏疾病。但是随着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在救护工作中遇到了许多新问题,经常会遇到楼房电梯空间与担架不匹配的问题,担架不能进入电梯内部,这种现象在老旧楼房比较常见,遇上这种情况只有调整病人体位,采取坐立或人工背负,这对维持患者病情十分不利,如采取走步梯,又会耽误时间。在现实急救工作中因电梯无法放置担架,错过黄金治疗时间。本技术申请人依据心脏类疾病的发病特性,结合多年急救工作经验,专利技术了一种可调式折叠担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专利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设计了一种适合不同电梯的心内科用折叠担架。
[0004]本技术技术方案:一种心内科折叠担架,包括:架体A、架体B、调角器、固定带、握把、担架腿、氧气袋固定架、“U”型卡板、转轴、单向固定销、手拉环、万向轮;架体A与架体B通过连接轴连接,连接轴上设有调角器,此结构能保证架体B围绕连接轴向上任意角度折翻。架体B用于放置患者的上体,前端部设有一握把,握把用于担架的扶握和抬放,架体B首端的下部设有氧气袋固定架,用于急救时放置固定氧气袋。架体A为承载的主体部分,其尾端也设有与架体B首端相同的握把,架体A上部设有固定带,用于固定患者身体,防止搬运过程中发生侧滑。架体A四角的底部设有担架腿,担架腿为折叠式,可以闭合或打开,担架腿与架体A的结合部的框架上设有“U”型卡板,“U”型卡板焊接在架体A的框架上,担架腿通过转轴固定在“U”型卡板的U形槽内。担架腿为横向折叠,“U”型卡板开口朝向担架腿折叠方向,“U”型卡板的开口处设有一斜面单向固定销,单向固定销外端设手拉环。斜面单向固定销为现有技术,应用十分广泛,对此具体结构不再陈述。
[0005]所述架体A、架体B的框架为金属方管制成,担架体的表面用厚质的帆布做成,帆布上面附有一层可拆装的软质薄褥面,可增加担架舒适度,又便于清洗。帆布面通过铆钉固定在担架体框架上,褥面通过摁扣或系带固定在担架的帆布面上。
[0006]所述氧气袋固定架通过螺丝固定在架体B的背部,方便拆卸、清洗。
[0007]所述固定带中间通过锁扣锁合。
[0008]所述担架腿上下端设有万向轮,万向轮设有止动装置。
[0009]本技术使用时,如遇到小电梯,首先将折叠担架架体A和架体B调至合适弧度,使患者呈仰卧状态,具体弧度大小由电梯间的长度来决定,放下担架腿,由医护人员手握握把,将担架推送至电梯;待走出电梯,抬上救护车后,调节调角器,将架体A与架体B调节至
180度夹角,并将担架腿万向轮置于止动状态。
[0010]本技术有益效果:
[0011]1、本技术一种心内科折叠担架,有效解决电梯空间有限无法放置急救担架的问题,缩短急救时间,为抢救工作争取宝贵时间。
[0012]2、本技术操作简便,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担架腿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担架腿与单向固定销结构关系图。
[0016]其中:1、架体A2、架体B 3、调角器 4、固定带 5、握把 6、担架腿 7、氧气袋固定架 8、“U”型卡板 9、转轴 10、单向固定销 11、手拉环 12、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8]一种心内科折叠担架,包括:架体A1、架体B2、调角器3、固定带4、握把5、担架腿6、氧气袋固定架7、“U”型卡板8、转轴9、单向固定销10、手拉环11、万向轮12;架体A1与架体B2通过连接轴连接,连接轴上设有调角器3,此结构能保证架体B2围绕连接轴向上任意角度折翻。架体B2用于放置患者的上体,前端部设有一握把5,握把5用于担架的扶握和抬放,架体B2首端的下部设有氧气袋固定架7,用于急救时放置固定氧气袋7。架体A1为承载的主体部分,其尾端也设有与架体B2首端相同的握把5,架体A1上部设有固定带4,用于固定患者身体,防止搬运过程中发生侧滑。架体A1四角的底部设有担架腿6,担架腿6为折叠式,可以闭合或打开,担架腿6与架体A1的结合部的框架上设有“U”型卡板8,“U”型卡板8焊接在架体A1的框架上,担架腿6通过转轴9固定在“U”型卡板8的U形槽内。担架腿6为横向折叠,“U”型卡板8开口朝向担架腿6折叠方向,“U”型卡板8的开口处设有一斜面单向固定销10,单向固定销10外端设手拉环11。单向固定销10为现有技术,应用十分广泛,对此具体结构不再陈述。架体A1、架体B2的框架为金属方管制成,担架体的表面用厚质的帆布做成,帆布上面附有一层可拆装的软质薄褥面,可增加担架舒适度,又便于清洗。帆布面通过铆钉固定在担架体框架上,褥面通过摁扣或系带固定在担架的帆布面上。氧气袋固定架7通过螺纹连接在架体B2的背部,方便拆卸、清洗。固定带4中间通过锁扣锁合。担架腿6上下端设有万向轮12,万向轮12设有止动装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内科折叠担架,包括架体A(1)、架体B(2)、调角器(3)、固定带(4)、握把(5)、担架腿(6)、氧气袋固定架(7)、“U”型卡板(8)、转轴(9)、单向固定销(10)、手拉环(11)、万向轮(12);其特征是,架体A(1)与架体B(2)通过连接轴连接,连接轴上设有调角器(3);架体B(2)前端部设有一握把(5),架体B(2)首端的下部设有氧气袋固定架(7);架体A(1)为承载的主体部分,其尾端也设有与架体B(2)首端相同的握把(5),架体A(1)上部设有固定带(4);架体A(1)四角的底部设有担架腿(6),担架腿(6)为折叠式,担架腿(6)与架体A(1)的结合部的框架上设有“U”型卡板(8),“U”型卡板(8)焊接在架体A(1)的框架上,担架腿(6)通过转轴(9)固定在“U”型卡板(8)的U形槽内;担架腿(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冬先
申请(专利权)人:李冬先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