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变形担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伤员抢运担架,特别涉及一种可变形担架。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可变形担架,通常是通过各种机构,使担架折叠成座椅形式,伤员通过绑带简单的固定在担架上。设计者追求的是使用起来的方便与轻巧,这种常规的担架变形方式,变形时的旋转轴线都位于担架本体之上,担架的旋转轴与人体髋关节并不同轴,担架本体与人体髋骨轴线一般尚有10cm左右的距离。当担架变形时,人体与担架之间会发生错动,对于轻伤员或身体活动不便的患者,可通过身体自行调整消除这种错动带来的影响,但脊柱骨伤重伤员自身无法调整。同时,这种不同轴会造成紧固绑带与重伤员的紧固部位发生蹿位,因此伤员无法在担架变形时始终保持紧固,对于需紧固的脊柱伤员并不适用。
[0003]在灾后的楼内环境中,依靠传统担架对伤员实施抢运,担架的使用空间受到极大的限制。而对于脊柱伤员,髋关节的弯折与膝关节以下的活动并不会使其受到二次伤害。如何通过担架的变形,缩小其使用空间,并在担架变形的同时,保持对脊柱伤员的紧固,都是我们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形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担架上段(1)、担架中段(2)、担架下段(3)及旋转驱动机构,其中担架上段(1)、担架中段(2)及担架下段(3)依次转动连接;所述担架上段(1)的上段旋转轴线(4)位于伤员髋关节轴线上;所述旋转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担架中段(2)上,并且与所述担架上段(1)和担架下段(3)连接,所述旋转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担架上段(1)和担架下段(3)相对担架中段(2)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形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中段(2)上设有以所述上段旋转轴线(4)为中心轴线的弧形滑轨,所述担架上段(1)与所述弧形滑轨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形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滑轨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排圆柱滚针轴承(8),所述圆柱滚针轴承(8)通过滚针轴承旋转轴(7)与所述担架中段(2)连接;所述担架上段(1)上连接有弧形结构的轴瓦(6),所述轴瓦(6)设置于两排圆柱滚针轴承(8)之间,且可在两排圆柱滚针轴承(8)之间滑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形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减速机组合件(9)、摇杆机构及齿轮传动机构,其中电机减速机组合件(9)设置于所述担架中段(2)上,并且输出端通过摇杆机构与所述担架上段(1)连接;所述电机减速机组合件(9)的输出轴通过齿轮传动机构与所述担架下段(3)连接。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春光,郎智明,姜运祥,高英丽,眭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