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座椅扶手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座椅、设备及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座椅扶手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座椅、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0002]交通事故数据显示,大约有35%的侧撞伤害是由于远侧的碰撞产生,现有技术中需要加入far
‑
side(远端乘员保护)工况,该工况考虑汽车侧面碰撞中驾驶员远侧碰撞的伤害。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中控台的位置不再固定,当中控台不在前排驾驶座之间时,如果发生侧面碰撞,座椅远侧将缺少支撑,从而无法满足far
‑
side标准要求,增大驾驶员受到伤害的几率。
[0003]目前汽车座椅靠背侧边会集成可打开和收起的座椅扶手,比如后排座椅靠背,座椅扶手与座椅靠背之间有转轴连接,扶手可以通过转轴进行转动,从而实现扶手的打开和收起,但是这个过程需要人为的去操作,如果乘员不主动打开座椅扶手,此时车辆发生侧向碰撞,缺少扶手的支撑乘员依然会产生较大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车辆支撑单元移动后,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椅扶手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扶手设置于车辆内,用于为乘员提供支撑;所述车辆内还设有可移动的支撑单元;所述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所述支撑单元的运动信息;根据所述运动信息判定所述座椅扶手的运动模式,所述座椅扶手的运动模式包括展开模式和收起模式;当所述座椅扶手处于展开模式时,所述座椅扶手展开以为乘员提供支撑;当所述座椅扶手处于收起模式时,所述座椅扶手收纳至初始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扶手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信息包括方向信息;所述根据所述运动信息判定所述座椅扶手的运动模式,所述座椅扶手的运动模式包括展开模式和收起模式,包括:根据所述方向信息判断所述座椅扶手的运动模式;当所述方向信息为所述支撑单元远离乘员时,判定所述座椅扶手处于展开模式;当所述方向信息为所述支撑单元靠近乘员时,判定所述座椅扶手处于收起模式。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扶手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信息还包括位置信息;所述座椅扶手包括扶手本体、转动部和移动部,所述转动部用于带动所述扶手本体转动,所述移动部用于带动所述扶手本体移动;所述当所述座椅扶手处于展开模式时,所述座椅扶手展开以为乘员提供支撑,包括:当所述位置信息为所述支撑单元移动至第一预设位置时,控制所述转动部带动所述扶手本体转动至第三预设位置;当所述位置信息为所述支撑单元移动至第二预设位置时,控制所述移动部带动所述扶手本体移动至预设支撑位置;所述当所述座椅扶手处于收起模式时,所述座椅扶手收纳至初始位置,包括:当所述位置信息为所述支撑单元移动至所述第二预设位置时,控制所述移动部带动所述扶手本体移动至第四预设位置;当所述位置信息为所述支撑单元移动至所述第一预设位置时,控制所述转动部带动所述扶手本体在所述第四预设位置处转动,直至转动至所述初始位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扶手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包括转轴,所述移动部包括滑轨,所述扶手本体的一端与所述转轴连接,且随着所述转轴转动;所述滑轨设置于座椅椅背靠近所述车辆的中轴线的一侧上,所述转轴与所述滑轨连接,且随着所述滑轨沿着所述座椅椅背上下移动;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运动信息控制所述转轴转动,以使所述扶手本体相对所述座椅椅背转动;根据所述运动信息控制所述滑轨移动,以使所述扶手本体相对所述座椅椅背移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扶手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为中控台;所述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所述中控台的运动信息;根据所述中控台的运动信息判定所述座椅扶手的运动模式,所述座椅扶手的运动模式包括展开模式和收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信烜,谢鸿基,
申请(专利权)人: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