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髌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组合固定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骨折固定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髌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组合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髌骨是人体最大的籽骨,髌骨长轴下1/4无关节软骨面覆盖的骨性延续被称为骸骨下极,长度约为1.5cm。髌骨下极是髌骨远端关节外的骨性延续,是股四头肌在膝关节的力量附着点。运动学解剖中,髌骨下极连接髌韧带, 将股四头肌肌力传导至胫骨粗隆, 从而完成伸膝功能。髌骨远端关节外骨折,即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在国际内固定协会骨折分型中是AO34A型骨折。髌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受力机制为膝关节屈曲时外伤暴力导致多种应力在髌骨下极处集中,包括直接暴力,股四头肌轴向拉力,股骨髁压应力,髌韧带轴向拉力和股骨髁压力反作用力。因此,髌骨远端关节外骨折往往极为粉碎,骨块小而分散,且由于股四头肌的收缩力和髌韧带挛缩牵拉导致骨折端张力大,骨科位移远,传统的固定方式难以固定。
[0003]现有的固定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直接切除髌骨下极,带线锚钉编织缝合髌韧带,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钢丝环扎固定或者篮状钢板固定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髌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组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弧形钢板、钢丝和一对克氏针,所述弧形钢板箍于髌骨下极位置,一对克氏针向下穿入被骨折处分成的上、下两段骨块的髌骨,并且两个克氏针上端留在髌骨上方,所述钢丝绕成8字形,钢丝的8字形上半圆套于两个克氏针上端,并且钢丝上半圆的顶弧边压于两个克氏针上端后侧,钢丝下半圆的底弧边至少一处位置或者整个底弧边连接于弧形钢板,由钢丝连接克氏针、弧形钢板,并通过钢丝的张力和应力使髌骨下极对应的下段髌骨的骨块紧贴上段髌骨的骨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髌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组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钢板前侧面固定有一对孔套,钢丝下半圆的底弧边从两个孔套穿过,由孔套连接钢丝下半圆的底弧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髌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组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一端设于克氏针上端和弧形钢板之间,钢丝另一端穿过弧形钢板前侧面的两个孔套,再向上延伸呈8字形绕过两个克氏针上端后,钢丝两端重叠并通过环套套系固定,由此形成绕成8字形的钢丝。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髌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组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钢板两端分别设有槽口,弧形钢板还设有多个竖向贯通弧形钢板的球孔,多个球孔沿弧形钢板所在弧向分布,所述钢丝下半圆的底弧边中间断开形成两个钢丝端头,每个钢丝端头分别连接有弹性球头,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万博,杨家赵,方诗元,徐磊,谢凯,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立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