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送风装置的门窗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5841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送风装置的门窗,包括窗框和玻璃面,窗框顶端设置有通风板,通风板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通风孔,通风板上还设置有增压室,增压室内设置有增压风机,增压室的侧壁上设置若干个进风口,通风板内部绕通风孔设置有第一增压风道,通风孔的内壁上还设置有通风环槽,第一增压风道与增压室连通设置。本方案通过增压室的设置,能够通过增压风机由进风口抽入空气,再由通风环槽内吹入室内,通风环槽与第一增压风道的间隙设置为小间隙,以此提高了出风的风速,通过高风速气流,则能够带动通风口外界气流进入室内,同时提高室内空气流通,大幅度提高通风效率,保证通风效果。保证通风效果。保证通风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送风装置的门窗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门窗结构
,特别是属于一种带有送风装置的门窗。

技术介绍

[0002]门窗按其所处的位置不同分为围护构件或分隔构件,有不同的设计要求要分别具有保温、隔热、隔声、防水、防火等功能,新的要求节能,寒冷地区由门窗缝隙而损失的热量,占全部采暖耗热量的25%左右。现在很多人都装双层玻璃的门窗,除了能增强保温的效果,很重要的作用就是隔音,城市的繁华,居住的密集程度,交通发达的现状,使得隔音的效果愈来愈受人们青睐。
[0003]现有的门窗当需要通风时,大多是直接将窗体打开,当生活楼层较高、或外界环境较差时,窗体不便于开启,影响室内的通风效果,不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开窗即可达到通风效果的带有送风装置的门窗。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带有送风装置的门窗,包括窗框和玻璃面,所述窗框顶端设置有通风板,所述通风板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通风孔,所述通风板上还设置有增压室,所述增压室内设置有增压风机,所述增压室的侧壁上设置若干个进风口,所述通风板内部绕所述通风孔设置有第一增压风道,所述通风孔的内壁上还设置有通风环槽,所述第一增压风道与所述增压室连通设置。窗框和玻璃面为现有窗体的常规结构,顶端通风板以及通风孔的设置,则用以达到通风目的,增压室的设置,则能够通过增压风机由进风口抽入空气,并吹至第一增压风道内,再由通风环槽内吹入室内,通风环槽与第一增压风道的间隙设置为小间隙,使得进风能够在填充第一增压风道后,再由通风环槽吹至室内,以此提高了出风的风速,通过高风速气流,则能够带动通风口外界气流进入室内,同时提高室内空气流通,大幅度提高通风效率,保证通风效果。
[0007]优选的,所述通风口上设置有适用于封合所述通风口的百叶窗。百叶窗的设置,用以避免无需通风时外界风力进入室内,影响室内环境。
[0008]优选的,所述窗框内部绕所述玻璃面设置有第二增压风道,所述第一增压风道与所述第二增压风道连通设置,所述窗框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窗框内部连通设置的通风方槽,所述通风方槽与所述第二增压风道连通设置。第二增压风道的设置,能够通过第二增压风道来将增压风机吹入的气流由通风方槽吹出,进一步提高室内的空气流动,提升通风效果。
[0009]优选的,所述窗框上设置有适用于安装所述玻璃面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设置有两个,所述玻璃面为双层玻璃,两个所述安装槽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隔块,所述隔块上设置有除雾风口,所述除雾风口适用于连通所述第二增压风道和双层玻璃的中间位置。双层玻璃
的设置,能够提高隔热、隔音效果,双安装槽及中间位置隔块的设置,能够通过将空气吹至双层玻璃的中间位置,在通风过程中,实现双层玻璃内部的空气流动,起到除雾的作用。
[0010]优选的,所述通风方槽包括与所述通风环槽同向的室内方槽和与所述通风环槽反向的室外方槽,所述室内方槽垂直与所述玻璃面设置,所述室外方槽朝向所述玻璃面设置。室内方槽的设置,用以将外界空气吹入室内,起到提高室内空气流速,提高换气的效果,室外方槽的设置,则能够将空气引至外玻璃面,同样能够起到除雾效果,通过与前述方案的配合,即可很好的完成对玻璃面整体的的除雾,便于使用。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增压风道内还设置有分隔块,所述分隔块沿垂直所述玻璃面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增压风道内,所述分隔块包括至少两个工作状态;
[0012]第一工作状态:将所述第一增压风道与所述第二增压风道的连通处与所述室外方槽分隔;
[0013]第二工作状态:将所述第一增压风道与所述第二增压风道的连通处与所述室外方槽分隔。分隔块的设置,能够通过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的调节,实现室内的通风以及玻璃面的除雾操作,从而提高装置的使用场景,适宜推广使用。
[0014]优选的,所述窗框内部沿垂直所述玻璃面方向设置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内设置有多个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上套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朝向所述第二增压风道延伸设置有连接块,所述分隔块与多个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分隔块呈方框型设置,分隔块远离所述连接块的一端铰接设置有多个封合板。调节槽以及定位柱的设置,用以限定定位块的偏移轨迹,从而对分隔块的运动轨迹进行控制,避免分离块脱离指定偏移方向发生偏移,铰接设置的多个封合板,则能够在调节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一个对封合板的压力,保证其与风道侧壁贴合,提高密封效果。
[0015]优选的,所述调节槽内还转动设置有螺杆柱,所述螺杆柱上配合设置有螺杆滑块,所述螺杆滑块上同样设置有与所述分隔块连接的连接块,所述螺杆柱穿过所述窗框侧壁设置有连通杆,所述连通杆上套固有调节把手。螺杆柱上螺杆滑块以及连接块的设置,则能够通过调节把手对连通杆的转动来调节连接块的位置,便于从外部对分隔块的位置进行调节,操作方便。
[0016]优选的,所述第二增压风道与通风方槽的连通处设置有增压头,所述增压头适用于减少所述第二增压风道与通风方槽的连通间隙。用于减少所述第二增压风道与通风方槽的连通间隙的增压头,则能够保证风道先充满窗框风道后,再在风压作用下由通风方槽吹出,保证出风压力的同时,出风的均匀程度较高,出风效果更佳,在进行除雾操作时也能够保证对玻璃面各个位置的雾气进行除雾,提高使用效果。
[0017]优选的,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增压室的两端,所述增压风机竖直设置在所述增压室的中间位置,所述增压风机为双向风机,所述进风口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朝向所述双向风机导通设置。两侧进风口的设置,则能够通过控制双向风机的抽吸方向,实现抽出室内空气与抽入室外空气两种送风操作,前者能够更好的去除室内的异味、提高除雾效果同时,还能够减少室内的温度变化,适宜冬季使用(实则起到了换气的作用),后者则便于将室外空气吹入室内,同时,还能够产生送风的效果,适宜夏季使用,双功能的设置,则能够大大提高装置的使用性,适宜推广使用。
[0018]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增压室的设置,能够通过增压风机由进风口抽入空气,并吹至第一增压风道内,再由通风环槽内吹入室内,通风环槽与第一增压风道的间隙设置为小间隙,使得进风能够在填充第一增压风道后,再由通风环槽吹至室内,以此提高了出风的风速,通过高风速气流,则能够带动通风口外界气流进入室内,同时提高室内空气流通,大幅度提高通风效率,保证通风效果。
[0020]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第二增压风道的设置,能够通过第二增压风道来将增压风机吹入的气流由通风方槽吹出,进一步提高室内的空气流动,提升通风效果。
[0021]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分隔块以及室内方槽和室外方槽的设置,能够通过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的调节,实现室内的通风以及玻璃面的除雾操作,从而提高装置的使用场景,适宜推广使用。
[0022]4、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螺杆柱上螺杆滑块以及连接块的设置,则能够通过调节把手对连通杆的转动来调节连接块的位置,便于从外部对分隔块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送风装置的门窗,包括窗框(1)和玻璃面(2),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1)顶端设置有通风板(3),所述通风板(3)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通风孔(4),所述通风板(3)上还设置有增压室(5),所述增压室(5)内设置有增压风机(6),所述增压室(5)的侧壁上设置若干个进风口(7),其中:所述通风板(3)内部绕所述通风孔(4)设置有第一增压风道(8),所述通风孔(4)的内壁上还设置有通风环槽(9),所述第一增压风道(8)与所述增压室(5)连通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送风装置的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上设置有适用于封合所述通风口的百叶窗(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送风装置的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1)内部绕所述玻璃面(2)设置有第二增压风道(11),所述第一增压风道(8)与所述第二增压风道(11)连通设置,所述窗框(1)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窗框(1)内部连通设置的通风方槽,所述通风方槽与所述第二增压风道(11)连通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送风装置的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1)上设置有适用于安装所述玻璃面(2)的安装槽(12),所述安装槽(12)设置有两个,所述玻璃面(2)为双层玻璃,两个所述安装槽(12)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隔块(13),所述隔块(13)上设置有除雾风口(14),所述除雾风口(14)适用于连通所述第二增压风道(11)和双层玻璃的中间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送风装置的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方槽包括与所述通风环槽(9)同向的室内方槽(15)和与所述通风环槽(9)反向的室外方槽(16),所述室内方槽(15)垂直与所述玻璃面(2)设置,所述室外方槽(16)朝向所述玻璃面(2)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有送风装置的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增压风道(11)内还设置有分隔块(17),所述分隔块(17)沿垂直所述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恒志杨德南袁旭何海英雷雨荷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亘晟门窗幕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