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通风功能相变节能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8046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9 22:33
一种具有通风功能相变节能窗,涉及窗户技术领域,它包括多层相变节能窗、通风换气系统和控制系统,多层相变节能窗包括窗框、普通玻璃和镀膜玻璃,多层相变节能窗具有四层,由外至内依次为普通玻璃、镀膜玻璃、普通玻璃和普通玻璃,普通玻璃和镀膜玻璃均固定与窗框上,最外层普通玻璃与镀膜玻璃之间形成空气层,镀膜玻璃和中间的普通玻璃之间形成相变层,相变层内填充相变材料石蜡,所述的多层相变节能窗上部和底部设有通风换气系统,多层相变节能窗外设有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与通风换气系统连接。本具有通风功能相变节能窗利用相变材料改进玻璃窗,结合通风系统多模式运行,提高热量利用率,节约能源,改善室内空气品质。改善室内空气品质。改善室内空气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通风功能相变节能窗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窗户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通风功能相变节能窗。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善,建筑能耗逐年攀升,目前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40%,其中围护结构能耗占建筑物总能耗的60%~80%。玻璃窗作为建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围护结构能耗的20%~40%。增强玻璃窗保温隔热性,改善其热工性能,是降低建筑能耗的关键手段之一。
[0003]近年来,将相变材料储能技术应用于建筑围护结构成为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室内热舒适性的重要方向。白天,相变材料吸收太阳能热量,夜间,将蓄存的热量释放到房间。例如:将相变材料与中空玻璃窗结合,在两层玻璃板间隔内填充相变材料,增大玻璃窗热惰性以提高其热工性能。
[0004]虽然相变玻璃窗具有相变储热功能,但由于相变材料放热过程是双向的,能量向室内传递的同时也向室外释放,造成储存的热量损失。其次,大部分相变材料导热系数较低,相变材料蓄热及释热时间太长。此外,目前具有换气功能的玻璃窗作用比较单一,送入房间的空气不进行处理,虽然改善房间空气质量,但是增加室内负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具有通风功能相变节能窗,它利用相变材料改进玻璃窗,结合通风系统多模式运行,提高热量利用率,节约能源,改善室内空气品质。
[0006]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多层相变节能窗、通风换气系统和控制系统,多层相变节能窗包括窗框、普通玻璃和镀膜玻璃,多层相变节能窗具有四层,由外至内依次为普通玻璃、镀膜玻璃、普通玻璃和普通玻璃,普通玻璃和镀膜玻璃均固定与窗框上,最外层普通玻璃与镀膜玻璃之间形成空气层,镀膜玻璃和中间的普通玻璃之间形成相变层,相变层内填充相变材料石蜡,所述的多层相变节能窗上部和底部设有通风换气系统,多层相变节能窗外设有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与通风换气系统连接。
[0007]所述的通风换气系统包括新风管道、新风机、排风管道和排风机,新风管道一端与多层相变节能窗底部的新风口连接,新风管道另一端设有进风口,新风管道内装有新风机;排风管道一端与多层相变节能窗顶部的排风口连接,排风管道内装有排风机。
[0008]所述的新风管道和排风管道内分别安装阀门八和阀门一;所述的新风口和排风口上分别安装阀门七和阀门二。
[0009]所述的中间的普通玻璃与最内的普通玻璃形成第二个空气层,空气层和相变层空间间隔均在8~12mm。
[0010]所述的最外层普通玻璃与镀膜玻璃之间形成的空气层上部和下部分别安装阀门
四和阀门五;中间层普通玻璃与最内层普通玻璃之间形成的空气层上部和下部分别安装阀门三和阀门六。
[0011]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控制面板和控制箱,控制面板通过导线与控制箱连接,控制箱通过控制线与通风换气系统连接。
[0012]所述的窗框内设凹槽固定玻璃,衔接处打有密封胶,上下水平窗框外设平行两个凹槽,用于设置阀门。
[0013]所述的普通玻璃和镀膜玻璃的玻璃厚度为3~6mm。
[0014]所述的相变层内部填充相变材料石蜡,相变材料石蜡熔点范围在12℃~28℃。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利用相变材料储存能量的性质,冬季蓄存太阳能向室内提供热量,夏季降低室内太阳能的摄入量,减少房间负荷。另一方面,利用镀膜玻璃选择吸收特性,通过低辐射镀膜层减少多层相变节能窗向室外辐射热量,高效利用相变材料储存的能量,增加冬季房间太阳能得热;
[0017]2)合理利用玻璃夹层中空气流体,风机静止时,空气层与通风管道不连通,增加玻璃窗热阻达到房间保温作用;风机运行时,空气层与通风管道相连通,在强迫对流作用下增强流体与相变材料换热,克服相变玻璃窗释热慢的缺点,促进冬季供暖和夏季排热;
[0018]3)利用控制系统通过调节新(送)风机、排(回)风机的开关和阀门旋转,隔离或连接风管与玻璃夹层空气流体,实现多种通风运行模式。运行模式包括:新风预热、内循环供暖、通风排热、外循环排热、新风换气、排风换气和静态保温。,冬季选择新风预热或内循环供暖,增加相变材料向室内传递热量。过渡季节时,室外温度适宜,选择通风换气模式改善房间空气质量,夏季选择通风排热或外循环排热,此时增强相变材料向室外传递热量,减少室内冷负荷。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专利新风预热模式的侧面剖视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专利内循环供暖模式的侧面剖视图;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专利通风排热模式的侧面剖视图;
[0022]图4是本专利技术专利外循环排热模式的侧面剖视图;
[0023]图5是本专利技术专利新风换气模式的侧面剖视图;
[0024]图6是本专利技术专利排风换气模式的侧面剖视图;
[0025]图7是本专利技术专利静态保温模式的侧面剖视图;
[0026]图8是本专利技术专利新风预热模式的室外平面图;
[0027]图9是本专利技术专利新风预热模式的室内平面图;
[0028]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专利窗框及阀门的轴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参照各图,本专利技术具体采用如下实施方式:包括多层相变节能窗1、通风换气系统2和控制系统3,多层相变节能窗1包括窗框9、普通玻璃4和镀膜玻璃5,多层相变节能窗1具有四层,由外至内依次为普通玻璃4、镀膜玻璃5、普通玻璃4和普通玻璃4,普通玻璃4和镀膜玻
璃5均固定与窗框9上,最外层普通玻璃4与镀膜玻璃5之间形成空气层6,镀膜玻璃5和中间的普通玻璃4之间形成相变层7,相变层7内填充相变材料石蜡8,所述的多层相变节能窗1上部和底部设有通风换气系统2,多层相变节能窗1外设有控制系统3,控制系统3与通风换气系统2连接。所述的通风换气系统2包括新风管道12、新风机13、排风管道15和排风机16,新风管道12一端与多层相变节能窗1底部的新风口11连接,新风管道12另一端设有进风口10,新风管道12内装有新风机13;排风管道15一端与多层相变节能窗1顶部的排风口14连接,排风管道15内装有排风机16。所述的新风管道12和排风管道15内分别安装阀门八24和阀门一17;所述的新风口11和排风口14上分别安装阀门七23和阀门二18。所述的中间的普通玻璃4与最内的普通玻璃4形成第二个空气层6,空气层6和相变层7空间间隔均在8~12mm。所述的最外层普通玻璃4与镀膜玻璃5之间形成的空气层6上部和下部分别安装阀门四20和阀门五21;中间层普通玻璃4与最内层普通玻璃4之间形成的空气层6上部和下部分别安装阀门三19和阀门六22。所述的控制系统3包括控制面板27和控制箱26,控制面板27通过导线与控制箱26连接,控制箱26通过控制线25与通风换气系统2连接。所述的窗框9内设凹槽固定玻璃,衔接处打有密封胶,上下水平窗框外设平行两个凹槽,用于设置阀门。所述的普通玻璃4和镀膜玻璃5玻璃厚度为3~6mm。所述的相变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通风功能相变节能窗,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层相变节能窗(1)、通风换气系统(2)和控制系统(3),多层相变节能窗(1)包括窗框(9)、普通玻璃(4)和镀膜玻璃(5),多层相变节能窗(1)具有四层,由外至内依次为普通玻璃(4)、镀膜玻璃(5)、普通玻璃(4)和普通玻璃(4),普通玻璃(4)和镀膜玻璃(5)均固定与窗框(9)上,最外层普通玻璃(4)与镀膜玻璃(5)之间形成空气层(6),镀膜玻璃(5)和中间的普通玻璃(4)之间形成相变层(7),相变层(7)内填充相变材料石蜡(8),所述的多层相变节能窗(1)上部和底部设有通风换气系统(2),多层相变节能窗(1)外设有控制系统(3),控制系统(3)与通风换气系统(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通风功能相变节能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换气系统(2)包括新风管道(12)、新风机(13)、排风管道(15)和排风机(16),新风管道(12)一端与多层相变节能窗(1)底部的新风口(11)连接,新风管道(12)另一端设有进风口(10),新风管道(12)内装有新风机(13);排风管道(15)一端与多层相变节能窗(1)顶部的排风口(14)连接,排风管道(15)内装有排风机(1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通风功能相变节能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风管道(12)和排风管道(15)内分别安装阀门八(24)和阀门一(17);所述的新风口(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姝李栋张春霞刘昌宇张成俊杨瑞桐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