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05840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包括压缩空气储能子系统、压缩热回收子系统、储气子系统、压缩热释放子系统和压缩空气释能子系统。压缩空气储能子系统通过管路与压缩热回收子系统连接,压缩热子系统通过管路与储气子系统连接,储气子系统与压缩热释放子系统连接,压缩热释放子系统通过管路与压缩空气释能子系统相连,在压缩热释放子系统与压缩空气释能子系统之间设置有空气提温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压缩空气储能子系统与压缩热回收子系统相连,通过压缩热释放子系统用以利用压缩热,在空气进入压缩空气释能子系统之前通过空气提温装置提升压缩空气释能子系统入口的空气的温度,其中,空气提温装置为工业企业的余热资源,从而保证了更高发电量。保证了更高发电量。保证了更高发电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缩空气储能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能源利用
,尤其涉及一种压缩空气储能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对能源结构优化和电网运行调节具有重大意义。该系统利用一段时间内的富余电能将空气压缩并存储起来,在用电高峰再利用储存的压缩空气释能发电供给终端用户,由此克服电能供应和需求之间存在的时间差异性。
[0003]现有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大多采用在压缩机所产生的压缩热通过换热器相连来进行换热,再将换热后热量通过管路传递至储热罐中,结构复杂,而且压缩热在热量传导过程中最后进入透平机内的空气温度过低,进而导致发电量低。
[0004]为此,我们亟需一种可以在进入透平机前提升温度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其解决了进入透平机内的空气温度过低,进而导致发电量低的技术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空气储能子系统、压缩热回收子系统、储气子系统(70)、压缩热释放子系统和压缩空气释能子系统;所述压缩空气储能子系统通过管路与所述压缩热回收子系统连接,所述压缩热子系统通过管路与所述储气子系统(70)连接,所述储气子系统(70)与所述压缩热释放子系统连接,所述压缩热释放子系统通过管路与所述压缩空气释能子系统相连,在所述压缩热释放子系统与所述压缩空气释能子系统之间设置有空气提温装置(50),其中,所述空气提温装置(50)为工业余热所产生的热量;在用电低谷时段,所述压缩空气储能子系统利用可再生能源或富余电能将环境中的常压空气经压缩机转化成高温高压空气,以使高温高压的空气在经由所述压缩热回收子系统时释放热量,所述热量通过所述压缩热回收子系统吸收,以形成低温高压的空气存储于所述储气子系统(70);在用电高峰时段,打开所述储气子系统(70)阀门,高压空气进入压缩热释放子系统,以使低温高压的空气在经由所述压缩热释放子系统时吸收热量,所述热量通过压缩热释放子系统释放,以形成高温高压的空气,高温高压的空气再经过所述空气提温装置(50)再次提高温度,利用提升温度后的高温高压空气做功并输出电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空气储能子系统包括压缩机组(10)和电动机组(20),所述电动机组(10)利用富余电能驱动连接所述压缩机组(10),以使所述空气入口的空气在压缩机的压缩下升温升压,所述压缩机组(10)包括多级压缩机,且第一级压缩机的入口为空气入口,第一级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压缩热回收子系统管路相连,其余所述压缩机的入口和出口均与所述压缩热回收子系统管路相连。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空气释能子系统包括透平机组(30)和发电机组(40),利用产生的高温高压空气驱动所述透平机组(30)做功,所述透平机组(30)驱动连接所述发电机组(40)产生电能,所述透平机组(30)包括多级透平机,且所述透平机的入口均与所述空气提升装置管路相连,最后一个所述透平机的出口连接有透平机尾气发电装置(80),其他每个所述透平机的出口均与所述压缩热释放子系统管路相连。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组(10)包括第一级压缩机(11)和第二级压缩机(12);其中,所述第一级压缩机(11)设有空气入口和连通所述压缩热回收子系统的出口,所述压缩热回收子系统与所述第二级压缩机(12)的入口管路相连,所述第二级压缩机(12)的出口与所述压缩热回收子系统管路相连;相应地所述透平机组(30)包括第一级透平机(31)和第二级透平机(32),所述空气提温装置(50)包括第一空气提温器(51)和第二空气提温器(52)。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热回收子系统和所述压缩热释放子系统共同形成套筒式蓄热室(60),所述蓄热室(60)包括同轴的内套筒(61)和外套筒(62);所述内套筒(61)的内部为内层通道(6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文强马少博霍香岩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