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煤粉管道的低摩擦力高可靠性伸缩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5836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32
一种用于煤粉管道的低摩擦力高可靠性伸缩节,它涉及大容量煤粉锅炉的煤粉管道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大容量煤粉锅炉煤粉管道补偿器在运行时存在卡涩或者不回位,从而出现吊挂变形、管道拉裂,严重影响机组安全运行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内筒下端沿外筒轴线方向由上至下插装在外筒内,内筒与外筒可滑动配合,下环板套装在外筒,下环板内壁与外筒外壁固接,N个支撑组件以环形阵列的方式设置在下环板的上端面上,每个支撑组件靠近内筒的一侧设有导向轮,导向轮的外圆与内筒的外壁相抵,上环板与压紧套筒固接并套设在内筒上,盘根和挡环由上至下依次套装在内筒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解决大容量煤粉锅炉煤粉管道补偿器在运行时卡涩或不回位的问题。回位的问题。回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煤粉管道的低摩擦力高可靠性伸缩节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大容量煤粉锅炉(300MW~1000MW等级)的煤粉管道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用于吸收锅炉冷、热态燃烧器位置差的煤粉管道的低摩擦力高可靠性伸缩节。

技术介绍

[0002]大容量煤粉锅炉的煤粉管道与燃烧器连接,燃烧器随锅炉水冷壁热态膨胀,竖直膨胀量通常达300mm以上,并伴有一定的水平膨胀量,为吸收此三维膨胀量,煤粉管道接近燃烧器段需要设置专用的组合式三维补偿器,而受空间限制,此补偿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竖直安装,由两个金属波纹节来吸收水平膨胀,由两个金属波纹节中间的伸缩套筒来吸收竖直膨胀。
[0003]煤粉管道内介质为小颗粒煤粉与空气的混合物,常规三维补偿器竖直安装时,用于吸收竖直膨胀量的伸缩套筒受水平膨胀力和煤粉颗粒的作用,经常容易卡涩甚至卡死,导致煤粉管道无法吸收来自锅炉的热态膨胀,或热态膨胀后冷态不能回位,从而出现吊挂变形、管道拉裂等事故,严重影响机组安全运行。
[0004]综上所述,现有的大容量煤粉锅炉煤粉管道补偿器在运行时存在卡涩或者不回位,从而出现吊挂变形、管道拉裂,严重影响机组安全运行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大容量煤粉锅炉煤粉管道补偿器在运行时存在卡涩或者不回位,从而出现吊挂变形、管道拉裂,严重影响机组安全运行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用于煤粉管道的低摩擦力高可靠性伸缩节。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用于煤粉管道的低摩擦力高可靠性伸缩节,它包括内筒1、外筒2、盘根3、上环板4、下环板5、压紧套筒10、挡环11、N个第一连接件6、N个导向轮7、N个导轨8、N个支撑组件9,N≥2,N为正整数,外筒2竖直设置,内筒1的下端沿外筒2的轴线M

M方向由上至下插装在外筒2内,内筒1与外筒2可滑动配合,下环板5套装在外筒2上,下环板5的上端面与外筒2的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下环板5内壁与外筒2外壁固接,N个支撑组件9以环形阵列的方式设置在下环板5的上端面上,每个支撑组件9靠近内筒1的一侧设有导向轮7,导向轮7与支撑组件9可转动连接,导向轮7的外圆与内筒1的外壁相抵,N个导轨8以环形阵列的方式设置在内筒1与外筒2之间,导轨8的内壁与内筒1的外壁下部固接,上环板4与压紧套筒10固接并套设在导向轮7与下环板5之间的内筒1上,上环板4通过第一连接件6与下环板5可拆卸连接,盘根3为圆环形结构,盘根3和挡环11由上至下依次套装在内筒1上,挡环11外侧面与外筒2内侧面固接,盘根3下部由挡环11相抵,盘根3上部由压紧套筒10相抵。
[0008]进一步地,第一连接件6包括第一螺栓和第一螺母,上环板4上端面以环形阵列的方式开设N个第一通孔,下环板5上端面以环形阵列的方式开设N个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第
二通孔一一对应,上环板4通过第一螺栓和第一螺母与下环板5连接,上环板4外圆以环形阵列的方式开设N个与支撑组件9向匹配的容纳槽。
[0009]进一步地,每个支撑组件9包括底板91、两个耳板92和若干第二连接件93,底板91水平设置在下环板5的上端面上,底板91通过第二连接件93与下环板5可拆卸连接,两个耳板92沿竖直方向相对设置在底板91上,耳板92的下端与底板91固接,耳板92上部开设轴孔,导向轮7竖直设置在两个耳板92之间,导向轮7的两侧轴端插装在两个耳板92的轴孔内。
[0010]进一步地,第二连接件93包括第二螺栓和第二螺母,底板91上端面开设若干第三通孔,下环板5上端面以环形阵列的方式开设若干第四通孔,第三通孔与第四通孔一一对应,底板91通过第二螺栓和第二螺母与下环板5连接。
[0011]进一步地,第一连接件6、导向轮7、导轨8和支撑组件9的数量均为8个。
[0012]进一步地,相对设置的两个导向轮7之间的最小距离为L1,内筒1的外圆直径为D1,L1=D1。
[0013]进一步地,相对设置的两个导向轮7之间的最小距离为L1,相对设置的两个耳板92之间的最小距离为L2,L1<L2。
[0014]进一步地,盘根3为石墨盘根,内筒1通过盘根3与外筒2密封配合。
[0015]进一步地,压紧套筒10的高度为L4,盘根3上端面与下环板5上端面之间的距离为L5,L5<L4。
[0016]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用于煤粉管道的低摩擦力高可靠性伸缩节设计了特殊的伸缩套筒的结构,以设置相互配合的导轨与导向轮来有效抵消水平膨胀力矩,并通过可调压紧力的环状石墨盘根来密封介质,具有摩擦力小,密封性强,可靠性高的特点。本专利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大容量煤粉锅炉煤粉管道补偿器在运行时卡涩或不回位的问题,避免引发管道漏粉等严重事故,提高了机组运行稳定性,降低了电厂因此处膨胀不畅而造成的各种经济损失。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用于煤粉管道的低摩擦力高可靠性伸缩节的主视图;
[0019]图2是图1的俯视图;
[0020]图3是图2在Q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用于煤粉管道的低摩擦力高可靠性伸缩节,它包括内筒1、外筒2、盘根3、上环板4、下环板5、压紧套筒10、挡环11、N个第一连接件6、N个导向轮7、N个导轨8、N个支撑组件9,N≥2,N为正整数,外筒2竖直设置,内筒1的下端沿外筒2的轴线M

M方向由上至下插装在外筒2内,内筒1与外筒2可滑动配合,下环板5套装在外筒2上,下环板5的上端面与外筒2的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下环板5内壁与外筒2外壁固接,N个支撑组件9以环形阵列的方式设置在下环板5的上端面上,每个支撑组件9靠近内筒1的一侧设有导向轮7,导向轮7与支撑组件9可转动连接,导向轮7的外圆与内筒1的外壁相抵,N个导轨8以环形阵列的方式设置在内筒1与外筒2之间,导轨8的内壁与内筒1的外壁下部固接,上环板4与压紧套筒10固接并套设在导向轮7与下环板5之
间的内筒1上,上环板4通过第一连接件6与下环板5可拆卸连接,盘根3为圆环形结构,盘根3和挡环11由上至下依次套装在内筒1上,挡环11外侧面与外筒2内侧面固接,盘根3下部由挡环11相抵,盘根3上部由压紧套筒10相抵。
[0022]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第一连接件6包括第一螺栓和第一螺母,上环板4上端面以环形阵列的方式开设N个第一通孔,下环板5上端面以环形阵列的方式开设N个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一一对应,上环板4通过第一螺栓和第一螺母与下环板5连接,上环板4外圆以环形阵列的方式开设N个与支撑组件9向匹配的容纳槽。如此设置,上环板4通过第一连接件6与下环板5可拆卸连接,便于拆卸和安装;同时,上环板4通过齿轮状结构实现与支撑组件9的空间分离,节省布置空间。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0023]具体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煤粉管道的低摩擦力高可靠性伸缩节,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内筒(1)、外筒(2)、盘根(3)、上环板(4)、下环板(5)、压紧套筒(10)、挡环(11)、N个第一连接件(6)、N个导向轮(7)、N个导轨(8)、N个支撑组件(9),N≥2,N为正整数,外筒(2)竖直设置,内筒(1)的下端沿外筒(2)的轴线(M

M)方向由上至下插装在外筒(2)内,内筒(1)与外筒(2)可滑动配合,下环板(5)套装在外筒(2)上,下环板(5)的上端面与外筒(2)的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下环板(5)内壁与外筒(2)外壁固接,N个支撑组件(9)以环形阵列的方式设置在下环板(5)的上端面上,每个支撑组件(9)靠近内筒(1)的一侧设有导向轮(7),导向轮(7)与支撑组件(9)可转动连接,导向轮(7)的外圆与内筒(1)的外壁相抵,N个导轨(8)以环形阵列的方式设置在内筒(1)与外筒(2)之间,导轨(8)的内壁与内筒(1)的外壁下部固接,上环板(4)与压紧套筒(10)固接并套设在导向轮(7)与下环板(5)之间的内筒(1)上,上环板(4)通过第一连接件(6)与下环板(5)可拆卸连接,盘根(3)为圆环形结构,盘根(3)和挡环(11)由上至下依次套装在内筒(1)上,挡环(11)外侧面与外筒(2)内侧面固接,盘根(3)下部由挡环(11)相抵,盘根(3)上部由压紧套筒(10)相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煤粉管道的低摩擦力高可靠性伸缩节,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件(6)包括第一螺栓和第一螺母,上环板(4)上端面以环形阵列的方式开设N个第一通孔,下环板(5)上端面以环形阵列的方式开设N个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一一对应,上环板(4)通过第一螺栓和第一螺母与下环板(5)连接,上环板(4)外圆以环形阵列的方式开设N个与支撑组件(9)向匹配的容纳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秀军王显山路大欣夏良伟李家鲁顾玮伦杨佰清苏殿斌姜海东王勇
申请(专利权)人:济宁华源热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