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无人平台的面目标瞄准点确定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5818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31
本申请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无人平台的面目标瞄准点确定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确定瞄准点数量;步骤S2、生成对应数量的初代瞄准点;步骤S3、设定所述初始瞄准点的初始移动速度;步骤S4、通过粒子群算法计算各瞄准点的个体极值及群体极值;步骤S5、在所述粒子群算法中,设定移动速度的更新参数;步骤S6、根据所移动速度更新各瞄准点的位置,经过迭代,确定群体极值所对应的瞄准点坐标。本申请解决了面目标因选取不当资源浪费、或毁伤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同时算法迭代效率高,计算量适中,灵活性强,可根据目标类型、攻击策略等继续优化。攻击策略等继续优化。攻击策略等继续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无人平台的面目标瞄准点确定方法及装置


[0001]本申请属于数据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无人平台的面目标瞄准点确定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无人作战平台要实现火控引导飞行,必须将可投放区域、投放点信息提供给决策系统,从而保证高效快速的到达指定位置进行攻击。在对地攻击过程中,攻击目标多为面目标,具有一定的面积,并非打击所有包含点都能实现有效攻击的目的。因此综合命中概率、命中要害指数等一些列因素进行面目标瞄准点的选取,有助于提高效费比,用更少的资源与活力实现更高的打击效果。
[0003]目前已有型号或者项目针对面目标瞄准点自主选取均未实现有效的量化分析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无人平台的面目标瞄准点自主选取算法,使平台在应对面目标时,实现更高效率的精确打击。
[0005]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无人平台的面目标瞄准点确定方法,主要包括:
[0006]步骤S1、确定瞄准点数量;
[0007]步骤S2、生成对应数量的初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无人平台的面目标瞄准点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确定瞄准点数量;步骤S2、生成对应数量的初代瞄准点,并将所述初代瞄准点以坐标点形式表示,其中所述坐标点为以所述面目标所在的地面构建的二维坐标系内的点;步骤S3、设定所述初始瞄准点的初始移动速度;步骤S4、通过粒子群算法计算各瞄准点的个体极值及群体极值,所述个体极值为武器在此瞄准点下的毁伤区域所覆盖的面目标区域的最大面积,所述群体极值为所有瞄准点的毁伤区域的并集区域所覆盖的面目标区域的最大面积;步骤S5、在所述粒子群算法中,设定移动速度的更新参数;步骤S6、根据所移动速度更新各瞄准点的位置,经过迭代,确定群体极值所对应的瞄准点坐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人平台的面目标瞄准点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确定瞄准点数量包括:步骤S11、获取面目标的地面投影面积;步骤S12、获取当前占位武器的损伤面积;步骤S13、计算瞄准点数量,所述瞄准点数量为所述地面投影面积与所述损伤面积的比值。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人平台的面目标瞄准点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生成对应数量的初代瞄准点包括:将多个初代瞄准点以等间距投在以面目标的几何中心点坐标为中心的区域内。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人平台的面目标瞄准点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移动速度更新包括:其中ω是惯性权重,表示粒子的初始速度对速度更新的影响,c1表示自我认知参数,c2表示社会认知参数,μ和η是两个在区间(0,1)之间的随机数,为个体极值,gbest
k
为群体极值,V
ik
为更新前速度,V
ik+1
为更新后速度。5.一种基于无人平台的面目标瞄准点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冬冬李晓刚王胜男金琳乘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