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视场消杂光式免散瞳眼底相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眼底成像的
,具体涉及一种大视场消杂光式免散瞳眼底相机。
技术介绍
[0002]人眼瞳孔是人体唯一可以直接看清小血管的窗口,眼底分布着各种动静脉微血管。通过观察眼底,除了可以查出眼疾外,还可以了解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全身性疾病的病情。目前常用的眼底检查设备有:共焦激光扫描检眼镜、OCT等。激光扫描检眼镜的检测视场一般比较小且工作速度慢,OCT技术成本非常高且检测速度慢。相比之下,眼底相机这种眼底检测设备具有更好的普适性。它的价格适中,且检测速度较快,仪器也更加小型化。
[0003]眼底相机作为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眼底检测设备,依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多数设备的视场角为45
°
左右,视场角不够大。使用时要求被检测对象进行散瞳处理,操作比较麻烦。眼底相机的经典结构为成像与照明光路共用同一前组,分光的部分放置一个半反半透镜,一路用于照明,另一路用于成像。半反半透镜的使用会损失一部分的光能,使所获得的眼底像的光强大幅度减小。此外,此种类型会有较大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视场消杂光式免散瞳眼底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置透镜组、环形偏振分光板、照明透镜组、照明光源、1/4波片、中继透镜组、后置成像透镜组以及CCD;所述照明光源发出的光经过照明透镜组在环形偏振分光板处成一次像;光源一次像依次通过前置透镜组与1/4波片在人眼的角膜处形成环形光斑,照亮眼底,照明光源与角膜位置共轭;眼底反射出来的光线经过1/4波片和前置透镜组的透射,到达环形偏振分光板,环形偏振分光板处的光线与人眼瞳孔共轭,光线透过环形偏振分光板后继续传输,经过中继透镜组和后置成像透镜组后,最终聚焦成像在CCD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视场消杂光式免散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军,赵雪惠,曹佳静,王文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