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丝液及制备方法和抑菌铜氨面料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05772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纺丝液及制备方法和抑菌铜氨面料及制备方法,其中,纺丝液包括铜氨纺丝溶液和添加液,所述添加液包括1,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丝液及制备方法和抑菌铜氨面料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纺丝液及制备方法,还涉及一种抑菌铜氨面料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铜氨纤维是一种再生纤维素纤维,它是将棉短绒等天然纤维素原料溶解在氢氧化铜或碱性铜盐的浓氨溶液内,配成纺丝液,在凝固浴中铜氨纤维素分子化学物分解再生出纤维素,生成的水合纤维素经后加工即得到铜氨纤维。由于纤维细软,光泽适宜,常用做高档丝织或针织物。为提高织物的抗菌性能,一般是使用抗菌整理剂。但传统的抗菌整理剂一般采用酯类或者羟基基团与织物上的羟基中的氢键结合,虽然总体上牢度较好,但经过10次水洗后,性能下降幅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纺丝液。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纺丝液,所述纺丝液包括铜氨纺丝溶液和添加液,所述添加液包括1,3

丙二醇和溶于1,3

丙二醇中的石墨烯粉末。
[0006]优选地,所述纺丝液中铜氨纺丝溶液的占比为72%

94%;所述纺丝液中1,3

丙二醇的占比为6%

18%;所述纺丝液中石墨烯粉末的占比为0.015%

0.032%。
[0007]优选地,所述石墨烯粉末的粒径为1μm

5μm。
[0008]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纺丝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将1,3

丙二醇加入第一搅拌容器中,再添加石墨烯粉末,并搅拌均匀,得到添加液;二、将铜氨纺丝溶液加入第二搅拌容器中,再添加步骤一中制得的添加液,并搅拌均匀,得到纺丝液。
[0009]优选地,步骤一中搅拌时的温度为50℃

55℃。
[0010]优选地,步骤一中搅拌时搅拌转速为150rpm

380rpm。
[0011]优选地,步骤二中搅拌时搅拌转速为75rpm

150rpm。
[0012]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抑菌铜氨面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抑菌铜氨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纺丝制备工序,所述纺丝制备工序采用的纺丝液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纺丝液。
[0013]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抑菌铜氨面料,抑菌铜氨面料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0014]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5]本专利技术的纺丝液是首次提出在铜氨纺丝溶液中添加1,3

丙二醇和石墨烯粉末,将这两种物质按照严格比例加入铜氨纺丝溶液中,使得加工制作出的铜氨面料不但具有优异的抑菌性能,而且织物强力可以提高30%以上,大大提高了面料的使用性能。
[0016]石墨烯抑菌原理:1毫米石墨内包含300万层单层石墨烯,现如今已知最小的细菌是0.2毫米,约是石墨烯的600倍,细菌在这样锋利的纳米级二维材料上游走瞬间就能被割破细胞壁而死亡。石墨烯抑菌应用不但可以通过对细菌细胞膜的插入进行切割,还可以通
过对细菌细胞膜上磷脂分子的大规模直接抽取来破坏细胞膜从而杀死细菌,从而更进一步强化杀菌能力,达到优异的抗菌效果。
[0017]1,3

丙二醇主要是改善手感,但是在本专利技术技术开发中发现,加入1,3

丙二醇不但能提高织物的柔软性,还能在一定用量范围内显著提高织物的断裂强力,能够制备出高强铜氨面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一种纺丝液,所述纺丝液包括铜氨纺丝溶液和添加液,所述添加液包括1,3

丙二醇和溶于1,3

丙二醇中的石墨烯粉末。纺丝液中铜氨纺丝溶液的占比为72%

94%;所述纺丝液中1,3

丙二醇的占比为6%

18%;纺丝液中石墨烯粉末的占比为0.015%

0.032%。本专利技术石墨烯粉末的粒径为1μm

5μm。
[0019]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纺丝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将1,3

丙二醇加入第一搅拌容器中,再添加石墨烯粉末,并搅拌均匀(转速介于150rpm—380rpm之间),得到均匀的添加液,然后在50℃

55℃的温度环境下静置脱泡2

6h,步骤一中搅拌时的温度为50℃

55℃,在此温度下石墨烯有最优的分散效果。二、将铜氨纺丝溶液加入第二搅拌容器中,再添加步骤一中制得的添加液,并搅拌均匀(转速介于75rpm

150rpm之间),得到纺丝液,搅拌均匀后的纺丝液即可进行纺丝。
[0020]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抑菌铜氨面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抑菌铜氨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纺丝制备工序,所述纺丝制备工序采用的纺丝液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纺丝液。
[0021]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抑菌铜氨面料,抑菌铜氨面料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0022]石墨烯抑菌原理:1毫米石墨内包含300万层单层石墨烯,现如今已知最小的细菌是0.2毫米,约是石墨烯的600倍,细菌在这样锋利的纳米级二维材料上游走瞬间就能被割破细胞壁而死亡。石墨烯抑菌应用不但可以通过对细菌细胞膜的插入进行切割,还可以通过对细菌细胞膜上磷脂分子的大规模直接抽取来破坏细胞膜从而杀死细菌,从而更进一步强化杀菌能力,达到优异的抗菌效果。
[0023]1,3

丙二醇主要是改善手感,但是在本专利技术技术开发中发现,加入1,3

丙二醇不但能提高织物的柔软性,还能在一定用量范围内显著提高织物的断裂强力,能够制备出高强铜氨面料。
[0024]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和对比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5]实施例1:
[0026]石墨烯蓬松粉末(占纺丝液质量0.015%)、1,3

丙二醇(占纺丝液质量6%)、铜氨纺丝溶液(占纺丝液质量93.985%);
[0027]本例的抑菌高强铜氨面料(86.5g/m2),抑菌、断裂强力及柔软度(总平均抗弯长度,越低越柔软)效果如下表
[0028]表1实施例1抑菌高强铜氨织物性能测试
[0029][0030]本例中制备的抑菌高强铜氨织物具有更高的断裂强力,且柔软度好于普通铜氨织物,抑菌性能优异,且水洗多次后仍然有极佳的抑菌效果,断裂强力下降也不明显。这是由于抑菌作用的石墨烯分散在纺丝液中制备成铜氨纤维后,其固着牢度极佳。1,3

丙二醇作为纺丝液中的另一主要成分,由于其自有的特性及与铜氨分子形成氢键交联,使得织物强力大幅度提升,但由于其分子相对较小,形成的交联结构对于织物的硬挺度影响极小,所以织物的柔软性极佳。
[0031]实施例2:
[0032]石墨烯蓬松粉末(占纺丝液质量0.0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丝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液包括铜氨纺丝溶液和添加液,所述添加液包括1,3

丙二醇和溶于1,3

丙二醇中的石墨烯粉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丝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液中铜氨纺丝溶液的占比为72%

94%;所述纺丝液中1,3

丙二醇的占比为6%

18%;所述纺丝液中石墨烯粉末的占比为0.015%

0.03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丝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粉末的粒径为1μm
ꢀ‑
5μm。4.一种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纺丝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一、将1,3

丙二醇加入第一搅拌容器中,再添加石墨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伟荣姚栋平徐慧许磊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德伊时装面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