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东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手性自具微孔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8057606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性自具微孔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具有如下式I所示的手性可溶性链状自聚微孔聚合物或所述聚合物的对映体或非对映异构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可溶性自具微孔聚合物膜对二氧化碳/甲烷、二氧化碳/氮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甲烷、氦气/甲烷、氦气/氮气等气体选择性很高,高于文献中同类材料的选择性,可满足气体实际分离应用的要求。可满足气体实际分离应用的要求。可满足气体实际分离应用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性自具微孔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性自具微孔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技术介绍

[0002]膜分离技术兼有分离、浓缩、纯化等功能,又有高效、低能耗、操作简单、易于规模化生产和环境友好等独特优势,在化工、医药、食品、能源等领域应用广泛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但是传统的膜分离材料难以兼容高渗透性和高选择性,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工业生产需求,因此开发高渗透率、高选择性的膜材料一直是现在化工分离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2004年,Budd等人报道了一类刚性的、含有扭曲结构的链状自具微孔聚合物(PIMs),由于聚合物主链的刚性使其不能自由转动,使得分子链不能有效堆积,从而在材料内部形成固有的连续微孔结构,得到的膜材料具有较好的气体通量和选择性,在气体分离方面呈现出一定的优越性。其中PIM

1因原料易得、成膜性好等优点成为PIMs家族最佳代表,而基于PIM

1的后修饰和官能团化以改进气体分离性能的工作也有大量报道。但是受限于PIM

1单体5,5

,6,6
’‑
四羟基

3,3,3

,3
’‑
四甲基

1,1
’‑
螺旋双茚(TTSBI)的合成方法限制,难以对螺双茚的季碳中心进行改进,而这恰恰是PIM

1成孔的源头部分。发展新的螺旋结构,对于改进分离膜的孔结构,提高气体分离性能是目前科研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0003]另一方面,PIMs膜在气体膜分离领域有了较多研究,但是在液相分离,尤其是液相分子的手性分离方面尚缺乏相关研究,其原因在于缺乏手性PIMs膜材料。Kenneth J.Shea等在2015年曾报道通过手性拆分方式获得手性的TTSBI,然后与2,3,5,6

四氟对苯二腈缩合制备了手性的PIM

1,并用于小分子的手性膜分离(Angew.Chem.Int.Ed.2015,54,11214

11218),这也是目前唯一一例可溶性手性PIMs的报道。但是其手性拆分获取手性前体分子骨架结构也仍局限在PIM

1本身,TTSBI结构中仅一个手性中心且为面手性,用于拆分的手性试剂昂贵,拆分效率低下,难以规模化生产。因此,开发新型具有骨架手性的PIMs膜材料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有可能在手性膜分离领域产生新技术。
[0004]此外,手性膜材料在圆偏振发光材料(例如开发具有强固态荧光的新型圆偏振发光材料材料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0005]中国专利文献CN201510974151.1和国际专利文献PCT Int.Appl.(2017),WO 2017107789 A1 20170629及J.Am.Chem.Soc.2018,140,10374

10381丁奎岭,介绍了手性螺二氢茚骨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在适当的催化剂下不需采用手性起始原料或手性拆分试剂,直接获得高手性纯稠环螺二氢茚骨架小分子化合物。该类结构目前主要应用于不对称催化,未见作为单体用于聚合物合成。
[0006]经检索,基于多环螺二氢茚骨架的自具微孔聚合物材料,目前尚无文献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手性自具微孔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
用。
[0008]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9]一种具有如下式I所示的手性可溶性链状自聚微孔聚合物或所述聚合物的对映体或非对映异构体:
[0010][0011]其中X为CR5R6、NR7、O或S;R1、R2、R3、R4、R5、R6、R7各自独立地为氢、烷基、环烷基、烷氧基、芳基、氟、氯、溴、碘、羟基或巯基;m为正整数,n、z为0或正整数。
[0012]进一步优选的,m、n、z为≥1的正整数。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A1单体的结构为如下多酚结构之一或以下结构两者及以上混合:
[0014][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A2单体的结构为如下结构之一或以下结构两者及以上混合:
[0016][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式I所示的结构中,螺二氢茚单元为单一手性的或对映体混合
聚合,螺二氢茚单元结构如下式Ⅱ所示:
[0018][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手性自具微孔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0020]上述手性并螺二氢茚链状自具微孔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0021]将A1单体、A2单体、K2CO3按摩尔比为1:1:2.5~3的比例加入到装有体积比为2~10:1的N

甲基吡咯烷酮和甲苯的混合溶剂中,在130℃~180℃恒温反应3~8小时,将反应体系降温至室温,并慢慢倒入甲醇溶液中,抽滤,得到亮黄色聚合物,再依次用甲醇、蒸馏水洗涤3~5次,100℃~160℃真空条件下干燥过夜得黄色荧光产品聚合物,比表面积的范围在50m2/g到2000m2/g。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A1单体与混合溶剂的摩尔体积比为:0.01:(20

35),单位,mol/mL。
[0023]手性并螺二氢茚链状自具微孔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式Ⅲ所示:
[0024][0025]一种具有如下式I所示的手性可溶性链状自聚微孔聚合物的应用,用于流体分离或制备发光膜。
[0026]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发光膜是按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0027]将具有如式I所示的手性可溶性链状自聚微孔聚合物溶解到氯仿中,制得浓度为1~5wt%的溶液,过滤后,将滤液倒在模具中,室温下缓慢挥发溶剂,得到黄色聚合物膜。将该膜浸泡到甲醇中24小时候取出干燥得甲醇处理后聚合物膜。
[0028]本专利技术的聚合物膜可以是手性纯的,也可以是消旋体。
[0029]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点及优点:
[0030]1、本专利技术的自具微孔聚合物可以是光学纯的。
[0031]2、本专利技术的自具微孔聚合物在氯仿、四氢呋喃等有机溶剂中可溶,方便制膜。
[0032]3、本专利技术的可溶性自具微孔聚合物膜对二氧化碳/甲烷、二氧化碳/氮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甲烷、氦气/甲烷、氦气/氮气等气体选择性很高,高于文献中同类材料的选择性,可满足气体实际分离应用的要求。
[0033]4、本专利技术的手性自具微孔聚合物具有强的荧光特征、旋光特征、以及手性偏振光特征。
[0034]5、原料易得、操作简单、条件温和。
附图说明
[0035]图1是实施例1的化合物2螺二氢茚单元的核磁氢谱图,
[0036]图2是实施例1的化合物2螺二氢茚单元的核磁碳谱图,
[0037]图3是实施例1的化合物2螺二氢茚单元的圆二色谱图,实线为吸收曲线,点线为圆二色谱曲线;
[0038]图4是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如下式I所示的手性可溶性链状自聚微孔聚合物或所述聚合物的对映体或非对映异构体:其中X为CR5R6、NR7、O或S;R1、R2、R3、R4、R5、R6、R7各自独立地为氢、烷基、环烷基、烷氧基、芳基、氟、氯、溴、碘、羟基或巯基;m为正整数,n、z为0或正整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性可溶性链状自聚微孔聚合物,其特征在于,m、n、z为≥1的正整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性可溶性链状自聚微孔聚合物,其特征在于,A1单体的结构为如下多酚结构之一或以下结构两者及以上混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性可溶性链状自聚微孔聚合物,其特征在于,A2单体的结构为如下结构之一或以下结构两者及以上混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性可溶性链状自聚微孔聚合物,其特征在于,式I所示的结
构中,螺二氢茚单元为单一手性的或对映体混合聚合,螺二氢茚单元结构如下式Ⅱ所示:6.手性并螺二氢茚链状自具微孔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如下:将A1单体、A2单体、K2CO3按摩尔比为1:1: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波马小华韩召斌丁奎玲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