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合粒子群算法的混流装配线排序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05736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合粒子群算法的混流装配线排序方法及系统,首先生成一个种群,随机产生粒子初始空间位置,并进行算法初始化设置。然后粒子走一步,更新粒子当前位置与当前速度。并根据当前位置计算所述问题的目标值。根据多目标帕累托最优解集的定义,找出当前种群中的最优粒子。粒子走一步后用温度下降系数更新当前温度。若当前温度大于终止温度,粒子继续走一步,重复以上过程;否则以种群中的最优粒子所在空间位置为所述问题的最优解,算法结束。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运用现有方法所得的调度方案目标值较差,效率低下的问题。效率低下的问题。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混合粒子群算法的混流装配线排序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车间生产调度
,涉及一种混流装配线生产排序的方法及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混合粒子群算法的混流装配线排序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产模式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个性化的消费趋势使传统刚性生产线面临严峻挑战,促使制造企业必须转向多品种、小批量的柔性生产模式,从而适应多元的市场需求。柔性化的生产方式增加制造过程的管理、调度难度。如何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和作业计划,提高交货满意度、提升产品质量,实现精益生产,是制造企业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0003]混流装配生产是现代企业普遍采用的生产方式,运作方式是根据产品装配工艺的标准,零部件以固定的生产节拍依次通过各个装配工作站,直至完成成品下线的过程。混流装配线排序属于组合优化问题,已被证明是NP难题,传统的数学解析方法如分支定界法、动态规划法等很难求解。近年来,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出现及不断发展,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粒子群优化算法隐含的并行性、群体性,处理NP难题有显著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流装配生产线的排序方法及系统,解决运用现有方法所得的调度方案目标值较差,效率低下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混合粒子群算法的混流装配线排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1:混合粒子群算法初始化设置,包括粒子群算法与模拟退火算法两部分初始化设置;r/>[0007]所述粒子群算法初始化设置包括设置种群规模,粒子初始空间位置;
[0008]设混流装配线有J个工位,每个工位区间是封闭的,L
j
表示工位j的区间长度,1≦j≦J;装配线以恒定速率V
c
移动,且每隔长度W投放一个工件;采用最小生产循环(Minimal Production Set,MPS)模式,即整个生产是由一系列重复MPS组成。设共用M种产品,生产总量分别是:D1,D2,

,D
m


,D
M
;则一个MPS中各产品的生产量记作:d1,d2,

,d
m


,d
M
=(D1/h,D2/h,

,D
m
/h

,D
M
/h),其中,h是D1,D2,

,D
M
的最大公约数,也是MPS循环次数。
[0009]首先产生由n个粒子X
i
组成的种群P={X1…
X
i

X
n
},其中1≤i≤n,n为种群规模;种群的粒子X
i
的初始空间位置随机产生,满足最小生产循环MPS中产品数量约束;粒子X
i
初始速度设置为0,粒子X
i
个体历史最优解设置为初始位置;
[0010]所述模拟退火算法初始化设置包括初始温度T0,温度下降系数α,终止温度T
end
设置;
[0011]步骤2:令当前温度T
n
=T0,粒子X
i
当前速度V
n
=0,粒子X
i
当前位置Z
n
等于初始位置Z0,Z
n
=Z0;令粒子X
i
个体历史最优解Z
pbest
与种群全局最优解Z
gbest
等于Z0;
[0012]步骤3:种群中粒子X
i
移动一步,计算粒子X
i
移动后的速度V
n+1
与空间位置Z
n+1

[0013]步骤4:计算X
i
移动后空间位置Z
n+1
的三个目标值,包括目标值f1,为期望超载时间;目标值f2,为零部件消耗波动率;目标值f3,为产品切换次数;
[0014]步骤5:获得当前种群中的最优粒子;
[0015]在步骤4计算出的三个目标值的基础上,依据多目标优化问题中非支配解集概念,找出当前种群中的最优粒子;多目标优化问题的解若多于一个,则是一个解集合,在该集合中的最优粒子的三个目标值不受其它粒子支配;
[0016]步骤6:采用模拟退火算法,运用Metropolis准则更新粒子个体历史最优解Z
pbest

[0017]步骤7:设置粒子全局最优解Z
gbest

[0018]将步骤5最优粒子所在空间位置作为种群粒子的全局最优解;种群中各粒子的全局最优解从中随机选取;
[0019]步骤8:种群粒子移动一步后更新温度T,令T
n+1
=αT
n

[0020]步骤9:判断更新后温度T
n+1
是否小于终止温度Tend;若更新后的温度T
n+1
小于设定终止温度Tend,则执行步骤10;否则回转执行步骤3;
[0021]步骤10:经步骤5得当前种群中的最优粒子的空间位置,即所求最小化多目标问题的最优解集,以此调度混流装配生产线排产顺序,使三个排产目标f1,f2,f3最小化,从而获得最优混流装配线的排产顺序。
[0022]本专利技术的系统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混合粒子群算法的混流装配线排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模块;
[0023]模块一,用于混合粒子群算法初始化设置,包括粒子群算法与模拟退火算法两部分初始化设置;
[0024]所述粒子群算法初始化设置包括设置种群规模,粒子初始空间位置;
[0025]设混流装配线有J个工位,每个工位区间是封闭的,L
j
表示工位j的区间长度,1≦j≦J;装配线以恒定速率V
c
移动,且每隔长度W投放一个工件;采用最小生产循环(Minimal Production Set,MPS)模式,即整个生产是由一系列重复MPS组成。设共用M种产品,生产总量分别是:D1,D2,

,D
m


,D
M
;则一个MPS中各产品的生产量记作:d1,d2,

,d
m


,d
M
=(D1/h,D2/h,

,D
m
/h

,D
M
/h),其中,h是D1,D2,

,D
M
的最大公约数,也是MPS循环次数。
[0026]首先产生由n个粒子X
i
组成的种群P={X1…
X
i

X
n...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混合粒子群算法的混流装配线排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混合粒子群算法初始化设置,包括粒子群算法与模拟退火算法两部分初始化设置;所述粒子群算法初始化设置包括设置种群规模,粒子初始空间位置;设混流装配线有J个工位,每个工位区间是封闭的,L
j
表示工位j的区间长度,1≦j≦J;装配线以恒定速率V
c
移动,且每隔长度W投放一个工件;采用最小生产循环(Minimal Production Set,MPS)模式,即整个生产是由一系列重复MPS组成。设共用M种产品,生产总量分别是:D1,D2,

,D
m


,D
M
;则一个MPS中各产品的生产量记作:d1,d2,

,d
m


,d
M
=(D1/h,D2/h,

,D
m
/h

,D
M
/h),其中,h是D1,D2,

,D
M
的最大公约数,也是MPS循环次数。首先产生由n个粒子X
i
组成的种群P={X1…
X
i

X
n
},其中1≤i≤n,n为种群规模;种群的粒子X
i
的初始空间位置随机产生,满足最小生产循环MPS中产品数量约束;粒子X
i
初始速度设置为0,粒子X
i
个体历史最优解设置为初始位置;所述模拟退火算法初始化设置包括初始温度T0,温度下降系数α,终止温度T
end
设置;步骤2:令当前温度T
n
=T0,粒子X
i
当前速度V
n
=0,粒子X
i
当前位置Z
n
等于初始位置Z0,Z
n
=Z0;令粒子X
i
个体历史最优解Z
pbest
与种群全局最优解Z
gbest
等于Z0;步骤3:种群中粒子X
i
移动一步,计算粒子X
i
移动后的速度V
n+1
与空间位置Z
n+1
;步骤4:计算X
i
移动后空间位置Z
n+1
的三个目标值,包括目标值f1,为期望超载时间;目标值f2,为零部件消耗波动率;目标值f3,为产品切换次数;步骤5:获得当前种群中的最优粒子;在步骤4计算出的三个目标值的基础上,依据多目标优化问题中非支配解集概念,找出当前种群中的最优粒子;多目标优化问题的解若多于一个,则是一个解集合,在该集合中的最优粒子的三个目标值不受其它粒子支配;步骤6:采用模拟退火算法,运用Metropolis准则更新粒子个体历史最优解Z
pbest
;步骤7:设置粒子全局最优解Z
gbest
;将步骤5最优粒子所在空间位置作为种群粒子的全局最优解;种群中各粒子的全局最优解从中随机选取;步骤8:种群粒子移动一步后更新温度T,令T
n+1
=αT
n
;步骤9:判断更新后温度T
n+1
是否小于终止温度Tend;若更新后的温度T
n+1
小于设定终止温度Tend,则执行步骤10;否则回转执行步骤3;步骤10:经步骤5得当前种群中的最优粒子的空间位置,即所求最小化多目标问题的最优解集,以此调度混流装配生产线排产顺序,使三个排产目标f1,f2,f3最小化,从而获得最优混流装配线的排产顺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混合粒子群算法的混流装配线排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标准粒子群算法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为:骤3中,标准粒子群算法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为:骤3中,标准粒子群算法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为:
其中,w表示惯性权重,c1与c2是加速因子;Z
pbest
表示粒子个体历史最优解,是粒子目前搜索出的最好位置;Z
gbest
表示种群全局最优解,是目前种群搜索出的最优位置;r1与r2是0到1之间的随机数;n是种群目前的迭代次数;Z
n
与Z
n+1
分别表示粒子当前位置与移动一步后的位置;V
n
表示粒子当前移动速度;V
n+1
表示粒子移动一步后的速度;Z
n+1
通过当前位置Z
n
与更新后的速度V
n+1
相加得到;参数T
n
与T0分别为当前温度和初始温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混合粒子群算法的混流装配线排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构建加工时间服从正态分布的混流装配线生产排序模型,在模型中,产品在工位的加工时间是一个随机变量,并以目标值f1期望超载时间为优化目标;Minimize:Subject to:to:to:to:to:to:to:式(4)是所求目标的数学表达式,其中U
ij
是超载时间,Z
(i+1,j)
/V
c
是开始时间;t
jm
表示产品m在工位j的加工时间,是一个随机变量,是一个变化的值;Z
ij
表示位于产品加工序列第i位的产品在工位j的初始加工位置;U
ij
表示位于产品加工序列第i位的产品在工位j的超载时间,I表示加工序列总位数;式(5)表达了产品加工序列的任意位置有且只有一个产品;式(6)说明了在一个MPS循环中产品m的产量为d
m
;式(7)表达了序列i+1的产品在工位j的初始加工位置,其值与前一个产品序列i的产品在工位j的生产情况紧密相关。m型产品在工位j的装配操作时间记为t
jm
;W表示产品投放间距;式(8)表示产品序列i的产品在工位j加工的超载时间,与初始加工位置有关;产品的加工顺序用数学变量表示为x
im
,式(9)表达x
im
的值与生产序列有关;若处于第i位的产品是型号m产品,则x
im
等于1,否则为0;式(10)指出第一个投放的产品在所有工位的初始加工位置均为0,且任意产品在全部工位的初始加工位置是大于或等于0;式(11)说明了任意产品在全部工位的超载时间是大于或等于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混合粒子群算法的混流装配线排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基于蒙特卡洛模拟计算期望超载时间;具体过程为:首先依据概率随机产生零件加
工时间的样本,然后以此样本计算出超载时间;重复这个过程n次,计算出超载时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炜琪胡新宇严明霞魏琼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